實驗室認可評審應對技巧 期間核查
期間核查不是用來應付認可評審組的,而是用來在儀器校準周期和標準物質有效期內確保持續有效所采取的中間檢查措施。對此,有些實驗室頗不以為然。我認為,儀器在校準周期內出現故障的風險相對標準物質要大一些,當然前提是標準物質保存在良好狀態下。
一、儀器的期間核查
實驗室應根據儀器的校準周期制定本年度的期間核查計劃,不同類型的儀器應采用不同的期間核查頻次和不同的核查方法以及核查合格與否的判定依據。例如,對于每天都使用的電子天平,可以制定一份作業指導書,規定每天早晨上班開啟天平后,采用天平內置砝碼進行“CALIBRATION”(自校準),天平恢復原狀則認為通過校準,并以此作為判斷天平期間核查合格的證據。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PH計等都可以根據檢定規程來制定核查方法。對于蛋白質測定儀等自行檢定的儀器,在檢定時可以用基準試劑硫酸銨的平行重復性試驗來進行,而作為期間核查可以采用質控樣品隨機檢測的辦法。
二、標準物質的期間核查
2008年底的cnas主任評審員研討會上,有一種聲音認為標準物質無法進行期間核查,要求評審組今后不得出具標準物質期間核查方面的不符合項。但由于未形成會議紀要發放主任評審員和技術評審員,今后實際評審中是否這樣做尚無定論。我認為,農藥、獸藥標準物質由于證書上純度標示本來就比較含糊(有的寫“約98%”、有的寫“大于99%”),無法進行期間核查尚情有可原,但有的標準物質完全可以進行期間核查,我在現場評審中如果遇到照樣會提出不符合。例如,感官檢驗標準樣品(大米精度),只要密封包裝、妥善放置在低溫狀態,大米不會發黃,精度不會變化。這種情況下,只需定期檢查大米標準樣品的外觀即可作為完成期間核查工作;對于有效期限長達5-6年的基準物質鄰苯二甲酸氫鉀、碳酸鈉之流,完全應該進行期間核查。核查手段恰巧與標定相反。標定是在設定基準物質純度為100%的前提下去推算未知標準滴定溶液的濃度,期間核查則采用已知濃度(技術監督局、國外試劑商有售)的標準滴定溶液來衡量基準物質的實際純度。如果計算下來純度在該基準物質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則認為合格。由于基準物質一般比較穩定,在其有效期內一般只需核查1-2次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