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質量] 2006年中國衡器工業年鑒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1:5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中國衡器工業年鑒
[經濟指標]
2006年衡器行業各項經濟指標保持繼續增長趨勢,經濟指標增長較快,經濟效益同比好轉。據中國衡器協會統計信息網在全國范圍內對195家衡器企業年報表統計,2006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8.1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工業增加值12.8億元,同比增長27%。
一、        衡器主要產品產量及主要生產企業
1、商用衡器
(1)案秤:產量為339.5萬臺,同比增長35%,銷售量同比增長33%,銷售額同比增長20%。主要生產企業是(排名以省市順序排列,以下均同):上海寺岡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上海凱士電子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
(2)臺秤:產量為180.0萬臺,同比增長53%,銷售量同比增長49%,銷售額同比增長92 %。主要生產企業是: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上海英展機電企業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青島公平衡器總公司。
2、工業衡器
(1)地上衡:產量為25167臺,同比增長31%,銷售量同比增長32%,銷售額同比增長15%。主要生產企業是: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福州科杰電子衡器有限公司、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公平衡器總公司、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
(2)地中衡:產量為5436臺,同比增長25 %,銷售量同比增長31 %,銷售額同比下降2 %。主要生產企業是:北京高登衡器輕機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泰山衡器有限公司、重慶大唐稱重系統有限公司。
(3)軌道衡:產量為406臺,同比增長125 %,銷售量同比增長115 %,銷售額同比增長66 %。主要生產企業是:北京海淀路通鐵路新技術聯合開發公司、沈陽衡器廠、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泰山衡器有限公司。
(4)料斗秤:產量為1180臺,同比增長31%,銷售量同比增長45%,銷售額同比增長36%。主要生產企業是:山西新元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無錫市耐特機電一體化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力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5)吊秤:產量為18311臺,同比增長291%,銷售量同比增長270%,銷售額同比增長32%。主要生產企業是: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惠而邦電子衡器(昆山)有限公司、青島公平衡器總公司、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
(6)皮帶秤:產量為2813臺,同比增長11%,銷售量同比增長13%,銷售額下降0.2%。主要生產企業是:北京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承德承申自動化計量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江蘇賽摩拉姆齊技術有限公司、溧陽正昌電控設備有限公司。
3、特種秤:產量為18147臺,同比下降16%,銷售量同比下降4%,銷售額同比增長24%。主要生產企業是:北京大和衡器有限公司、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惠而邦電子衡器(昆山)有限公司、重慶大唐稱重系統有限公司、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4、家用秤:產量為1754.2萬臺,同比增長23%,銷售量同比增長20%,銷售額同比增長27%。主要生產企業是:無錫市衡器廠有限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福州科迪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山市香山衡器有限公司、查氏電子實業(深圳)有限公司。
5、天平:產量為49.4萬臺,同比增長52%,銷售量同比增長46%,銷售額同比增長32%。主要生產企業是: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常熟百靈天平儀器有限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鈺恒電子(廈門)有限公司。
6、稱重顯示儀表:產量為40.2萬臺,同比增長94%,銷售量同比增長76%,銷售額同比增長102%。主要生產企業是:上海耀華稱重系統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惠而邦電子衡器(昆山)有限公司、余姚太平洋自控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志美電子有限公司。
7、稱重傳感器:產量為2500.2萬支,同比增長30%,銷售量同比增長27%,銷售額同比增長37%。主要生產企業是: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寧波柯力電氣制造有限公司、廣州電測儀器廠、東莞市華蘭海電子有限公司、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        銷售與經濟效益
據中國衡器協會統計信息網在全國范圍內對195家衡器企業年報表統計,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78.8億元,同比增長13%。2006年企業銷售收入增幅在10%以上的企業有37家。產品銷售率為96.6 %。銷售收入排前10名的企業有:上海寺岡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寧波柯力電氣制造有限公司、江蘇賽摩拉姆齊技術有限公司、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香山衡器有限公司、查氏電子實業(深圳)有限公司、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這10家單位的銷售收入占所統計195家衡器企業銷售收入的38.6%。
2006年實現利潤總額6.9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與去年相比增長較大;盈利企業盈利額7.2億元,同比增長11.5%;虧損企業虧損額0.3億元,同比增長0.6%;企業虧損面為16.9%,與去年基本持平。2006年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以上的企業有35家,明顯好于去年。
2006年創利稅總額10.4億元,同比增長23%;利稅總額排前10名的企業是:上海寺岡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稱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江蘇賽摩拉姆齊技術有限公司、寧波柯力電氣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余姚太平洋稱重工程有限公司、中山市香山衡器有限公司、重慶大唐稱重系統有限公司、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這10家單位的利稅總額占所統計195家衡器企業利稅總額的53.7%。
[進出口]
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共向世界17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衡器和天平產品,比去年增加了11個國家或地區。共出口衡器5.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4%。產品仍然主要出口到美國、德國、日本和香港等國家或地區。出口產品發貨地仍主要集中在廣東省(2.77億美元)、江蘇?。?.12億美元)、上海市(0.79億美元)、浙江?。?.44億美元),4省市出口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93.8%。2006年共出口天平產品1600多萬美元,比上一年出口減少100多萬美元,出現負增長。
2006年我國共從世界44個國家/地區進口了衡器、天平產品,比上一年增加了3個國家/地區。衡器產品進口值同比增幅10.93%,遠遠高于2005年的3.5%。進口貨源地仍主要是德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省等國家/地區。進出口順差達4.8億美元,比2005增加0.8億美元。2006年天平進口1600多萬美元,與進口值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量將近是進口量的20倍。換句話說,出口天平的價值僅僅是進口的二十分之一。與2005年相比,天平的進口平均價格基本沒變,但是出口的平均價格幾乎降低了50%。由此可以看出天平的出口價格大戰愈演愈烈。為了保證我國天平生產企業的利益,為了維護我國天平產品的國際聲譽,希望生產企業盡快將“價格大戰”轉變為“質量大戰”、“信譽大戰”。
同時,“價格大戰”也在計價秤出口中展開。據海關統計資料,計價秤出口量浙江省高居榜首,占全國出口量的55%。上海位居第二,占全國出口量的30%。但是,上海市計價秤出口額占全國計價秤出口額的70%,遠遠高于浙江省的17%。上海市計價秤出口平均價格約為浙江省的8倍,上海企業的精明可窺見一斑。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和集成創新的力度,發展高端產品,出口產品在品種、質量、效益上下功夫,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方向。
2006年衡器、天平產品進出口統計,見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2#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0:26 | 只看該作者
表1   2006年全國衡器、天平產品分類出口統計表
分  類        出口量
(臺/套)        出口值
(美元)        比上年增加
(美元)        同比增幅
(%)
全國衡器產品出口合計        91,131,484        547,153,738        67,403,538        14.05
1、家用秤        66,957,887        293,183,649        30,703,182        11.70
2、皮帶秤        938        2,145,722        -759,506        -26.14
    其中:電子皮帶秤        737        1,529,980        -739,187        -32.58
          其他輸送帶上連續稱貨的秤        201        615,742        -20,319        -3.19
3、定量秤        54,039        4,387,327        2,659,853        153.97
    其中:定量包裝秤        1,845        1,273,872        461,854        56.88
          定量分選秤        2,229        316,846        268,946        561.47
          配料秤        32,849        2,369,582        1,985,306        516.64
          其它定量秤        17,116        427,027        -56,253        -11.64
4、最大稱量≤30kg的衡器        14,342,226        105,440,050        12,522,995        13.48
    其中:計價秤        1,133,637        30,941,933        3,973,217        14.73
          彈簧秤        4,812,423        7,648,260        -59,571        -0.77
          其它        8,396,166        66,849,857        8,609,349        14.78
5、30kg<最大稱量≤5000kg        974,727        37,988,953        620,585        1.66
    其中:地中衡        20,823        1,305,942        56,204        4.50
          其它        953,904        36,683,011        564,381        1.56
6、其它衡器        33,720        4,983,650        1,526,540        44.16
    其中:地中衡        385        2,142,895        551,258        34.63
          軌道衡        11        87,426        -31,521        -26.50
          吊秤        12,323        330,957        58,652        21.54
          其它        21,001        2,422,372        948,151        64.32
7、砝碼、秤砣;衡器零件(千克)        8,767,947        99,024,387        20,129,889        25.51
                                     
天平出口合計        290,479        16,251,676        -1,143,892        -6.58
1、感量≤0.1毫克的天平        29,131        1,533,198        -1,332,024        -46.49
2、0.1毫克<感量≤50毫克天平        261,348        14,718,478        188,132        1.29
*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繪制
表2    2006年全國衡器產品出口——國家/地區統計表
序號        國家/地區        出口值
(美元)        占衡器出口值
(%)        比上年增加
(美元)        同比增幅
(%)
1        美國        128,635,588        23.51        22,749,096        21.48
2        德國        58,613,644        10.71        -5,381,382        -8.41
3        日本        37,758,021        6.90        5,481,490        16.98
4        香港        30,281,629        5.53        -2,405,778        -7.36
5        英國        27,436,085        5.01        1,022,799        3.87
6        意大利        18,392,441        3.36        1,944,831        11.82
7        法國        17,901,909        3.27        3,255,044        22.22
8        荷蘭        17,435,351        3.19        1,370,650        8.53
9        韓國        12,965,894        2.37        1,658,137        14.66
10        俄羅斯聯邦        12,946,922        2.37        3,923,926        43.49
11        西班牙        11,901,151        2.18        589,204        5.21
12        瑞士        10,545,735        1.93        2,749,131        35.26
13        澳大利亞        8,790,940        1.61        2,084,232        31.08
14        印度尼西亞        8,568,132        1.57        843,999        10.93
15        加拿大        7,381,928        1.35        2,090,395        39.50
16        臺灣省        6,857,717        1.25        747,072        12.23
17        土耳其        6,381,741        1.17        1,831,996        40.27
18        印度        6,228,428        1.14        1,124,535        22.03
19        比利時        6,030,226        1.10        -1,204,056        -16.64
20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5,726,596        1.05        -722,657        -11.21
         其他國家/地區        106,373,660        19.44        23,650,874        34.92
         全國合計        547,153,738        100.00        67,403,538        14.05
*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繪制
表3    2006年全國衡器產品出口——發貨地統計表
序號        發貨地(省、市)        出口值
(美元)        占衡器出口值
(%)        比上年增加
(美元)        同比增幅
(%)
1        廣東省        276,941,938        50.62        16,844,479        6.48
2        江蘇省        112,115,902        20.49        23,166,557        26.04
3        上海市        78,800,557        14.40        10,688,788        15.69
4        浙江省        43,561,232        7.96        13,649,664        45.63
5        福建省        14,902,792        2.72        1,813,123        13.85
6        山東省        6,357,793        1.16        1,896,787        42.52
7        陜西省        2,643,473        0.48        -737,049        -21.80
8        北京市        2,131,738        0.39        -2,416,284        -53.13
9        遼寧省        1,443,845        0.26        684,298        90.09
10        河北省        1,384,654        0.25        514,130        59.06
         其他省市        6,869,814        1.27        1,299,045         
         全國合計        547,153,738        100.00        67,403,538        14.05

*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繪制

表4   2006年全國衡器、天平產品分類進口統計表
分  類        進口量
(臺/套)        進口值
(美元)        比上年增加
(美元)        同比增幅
(%)
全國衡器產品進口合計        662,963        64,922,244        6,396,465        10.93
1、家用秤        23,483        497,835        91,989        22.67
2、皮帶秤        563        12,932,176        3,461,102        36.54
     其中:電子皮帶秤        223        2,597,735        878,759        51.12
              其他輸送帶上連續稱貨的秤        340        10,334,441        2,582,343        33.31
3、定量秤        2,031        17,047,833        2,266,002        15.33
     其中:定量包裝秤        318        4,140,809        1,299,691        45.75
              定量分選秤        275        3,397,184        21,842        0.65
              配料秤        823        7,624,944        2,647,952        53.20
              其它定量秤        615        1,884,896        -1,703,483        -47.47
4、最大稱量≤30kg的衡器        76,211        3,932,013        1,116,282        39.64
     其中:計價秤        21        85,706        40,554        89.82
              彈簧秤        38,864        291,068        53,868        22.71
              其它        37,326        3,555,239        1,021,860        40.34
5、30kg<最大稱量≤5000kg        12,960        5,596,810        -340,261        -5.73
     其中:地中衡        76        1,137,456        708,697        165.29
              其它        12,884        4,459,354        -1,048,958        -19.04
6、其它衡器        547,715        9,583,472        1,702,867        21.61
     其中:地中衡        22        358,770        212,713        145.64
              軌道衡        15        721,759        702,834        3,713.79
              吊秤        17        59,859        24,736        70.43
              其它        487        8,443,084        762,584        9.93
7、砝碼、秤砣;衡器零件(千克)        547,174        15,332,105        -1,901,516        -11.03
                                     
天平進口合計        14,723        16,268,365        871,815        5.66
1、感量≤0.1毫克的天平        9,096        9,589,663        1,155,906        13.71
2、0.1毫克<感量≤50毫克天平        5,627        6,678,702        -284,091        -4.08
*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繪制
表5    2006年全國衡器產品進口——國家/地區統計表
序號        國家/地區        進口值
(美元)        占衡器進口值
(%)        比上年增加
(美元)        同比增幅
(%)
1        德國        19,127,736        29.46        -1,129,235        -5.57
2        日本        15,896,724        24.49        3,065,940        23.90
3        臺灣省        7,878,720        12.14        3,023,335        62.27
4        美國        3,612,462        5.56        -1,850,170        -33.87
5        韓國        2,404,216        3.70        -137,662        -5.42
6        意大利        2,250,643        3.47        1,121,116        99.26
7        瑞士        2,214,310        3.41        262,386        13.44
8        芬蘭        1,973,579        3.04        1,413,143        252.15
9        英國        1,397,211        2.15        -130,972        -8.57
10        法國        1,349,832        2.08        -43,202        -3.10
         其他國家/地區        6,816,811        10.50        801,786         
         全國合計        64,922,244        100.00        6,396,465        10.93
*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繪制
表6    2006年全國衡器產品進口——收貨地統計表
序號        收貨地(省、市)        進口值
(美元)        占衡器進口值
(%)        比上年增加
(美元)        同比增幅
(%)
1        上海市        16,506,036        25.42        2,416,496        17.15
2        江蘇省        13,134,649        20.23        3,577,499        37.43
3        廣東省        6,948,287        10.70        -2,120,866        -23.39
4        浙江省        4,132,209        6.36        -1,805,132        -30.40
5        北京市        3,375,134        5.20        1,023,436        43.52
6        安徽省        3,069,575        4.73        2,721,655        782.26
7        遼寧省        2,275,795        3.51        1,375,668        152.83
8        山東省        2,238,615        3.45        -311,275        -12.21
9        福建省        2,085,719        3.21        808,835        63.34
10        天津市        1,961,297        3.02        -270,322        -12.11
         其他省市        9,194,928        14.17        -1,019,529         
         全國合計        64,922,244        100.00        6,396,465        10.93
*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繪制
3#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2:06 | 只看該作者
[行業活動]
★ 春節前夕,中國衡器協會召開了在京衡器界同仁春節座談會,大家共敘過去的一年所取得的成績與相互間的友誼,暢談新一年的宏偉目標,交流創新、改革、發展的經驗與感想。出席座談會的有在京的衡器企業及外地企業駐京辦的代表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軌道衡計量站、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計量測試研究院等計量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專家以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廖長京處長和協會的老領導、老專家共60多人。
★ 2月20日-21日,GB/T 7722-2005《電子臺案秤》國家標準宣貫會在浙江省永康市舉行。作為國家標準的《電子臺案秤》GB/T 7722-2005標準,采用OIML R76《非自動衡器》國際建議新版本內容,經歷了大約4年的修訂與審批。國家質檢總局已批準于2005年12月1日起實施。為了正確、深刻理解該標準,推動該標準在全國的實施,全面提高我國電子臺案秤產品水平,中國衡器協會組織中國衡器協會技術專家委員會、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了這一期全國性的GB/T 7722-2005《電子臺案秤》標準宣貫會,70余名來自全國的技術、標準、工藝和技術監督檢測人員參加了本期宣貫會。
GB/T 7722-2005《電子臺案秤》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的陳日興先生全面講解了新標準和解答學習中的問題。陳日興先生在講解中對照原GB/T 7722-1995《電子計價秤》、OIML R76《非自動衡器》國際建議和《非自動秤通用檢定規程》,詳細分析了它們與新標準的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使與會代表深領其義。
采取互動形式是本次宣貫會的一個特點,代表們不僅學習了新標準,還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問進行了交流,通過研討,代表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電子臺案秤標準的內容和意義。衡器屬于國家重點管理的六種計量器具之一,對國計民生有很大的影響。在我國,電子臺、案秤是使用量最大、應用面最廣的衡器產品。在國家對電子計價秤的歷次監督抽查中,暴露出不少質量問題。
浙江省金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朱祖廣局長、永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陳加斌局長、永康市衡器協會會長、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應天通先生出席了會議。
會后,參會人員參觀了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永康市風華衡器有限公司等企業。
★ 3月10日,中國衡器協會向全體會員下發了《第七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紀要》
中國衡器協會七屆五次理事會于2005年11月13日至14日在重慶市召開。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傳感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等有關領導到會并做了重要發言,會議討論了若干與行業發展相關的重要事項?!都o要》主要內容如下:
一、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劉新民副司長對國家計量法修改情況、電子計價秤抽查情況和國家質檢總局新一年改革、發展、服務的工作方針向代表做了全面、簡要的介紹說明,對衡器行業“十一五”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曹立平副理事長就中國衡器協會2005年的工作總結和2006年的工作計劃向理事會作了匯報發言。
三、張景堯理事長對由中國衡器協會組織編輯、已由計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衡器實用技術手冊》的有關情況做了詳盡說明。
四、會議期間在趙玉昆副理事長的主持下對行業發展的若干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代表們一致認為要認真研究編制好中國衡器行業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發展綱要,要創建集約式、節約型的新型稱重科技工業產業。
五、鑒于目前展覽會過多過濫的情況,不僅使企業經營成本增加,而且有一些不具備舉辦展覽會條件和資質的單位也以各種方式巧立名目、招搖撞騙,給一些參展企業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為此,在此次理事會上,部分理事單位根據2004年9月在上海召開的副理事長單位擴大會議提出的舉辦展覽會的意見,又再次提出規范辦展秩序的建議,并經過討論最終達成意見:各會員單位每年只參加一次專業性的衡器展覽會,其他綜合性的展會可根據自身需要參加。各會員單位要積極參加由中國衡器協會舉辦的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努力提升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的形象和水平,一定要把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辦成最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水平的專業展覽會,積極地促進我國衡器工業的發展。
六、代表們根據目前行業內存在的市場混亂、無序競爭的情況,強烈要求行業內部要加強自律,呼吁大家共同遵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游戲規則,特別是在對外出口方面一定要杜絕低水平、低價格的惡性競爭。大家一致認為再這樣下去,企業勢必會虧損,產品質量必定會下降,必會引起國外的反傾銷制裁,給企業和行業造成更大的損失。
4#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3:48 | 只看該作者
★ 5月16日-18日,中國衡器協會2006年工作年會暨第二屆中國衡器行業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和《第六屆全國稱重技術研討會》在杭州市東茂賓館召開。
中國衡器協會會員代表和衡器技術專家委員會代表、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代表共二百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劉曉華秘書長主持,曹立平副理事長受張景堯理事長委托代表理事會向代表們匯報了2005年工作總結和2006年的工作計劃;國家輕工裝備制造業“十一五”規劃起草小組組長、中國輕工業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胡楠先生作了“中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群體的發展趨勢和機遇”的專題演講,英國國家計量院副院長馬丁?博賽先生作了“歐洲計量器具指令(MID)——歐洲法制計量的新方法”的報告。兩位專家的報告生動精彩,為企業制定“十一五”發展戰略,開拓衡器產品國際市場提供了服務平臺,達到了中外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目的。
會議期間,藍星沈陽輕工機械設計研究所所長鄭麗梅帶領一些人公開攪亂大會會場,進行“文革遺風”的拙劣表演,在參會代表的強烈譴責下,這些人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出會場。
代表們對協會秘書處一年來在廣大會員支持下開展的技術咨詢服務、組織技術標準制修訂和培訓工作、制定衡器行業十一五規劃、編輯出版《中國衡器實用技術手冊》、組織赴美赴日兩個出國考察團與國外同行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等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協會堅持編輯出版《衡器工業通訊》、不斷充實刷新“中國衡器網站”內容,努力為行業服務,得到企業的好評。
稱重技術研討會是每年一次的衡器行業盛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屆稱重技術研討會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吊秤傳感器偏載監測的探討;Setra獨特的陶瓷電容技術在稱重領域的應用;FRAM(鐵電存儲器)在稱重領域的應用;Ad-4820在稱重控制領域的應用。
★ 5月17日-19日,《2006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本屆展會的展覽面積、參展商、國內外專業來賓人數、展示效果等均大大超過歷年衡器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以及我國臺灣、香港地區和國內的190多家衡器廠商十分踴躍地參加了本屆展覽會。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王世成副會長、浙江省人大葉榮寶副主任等國家領導人和英國國家計量院馬丁副院長、朝鮮國家質量監督局金明東處長、臺北市度量衡商業同業公會林毓峰理事長等友人應邀參觀了展覽會。
本屆展覽會得到了國內外衡器企業和經銷商的高度重視,雖然在展會的前兩天,天不作美,一直下著大雨,但沒有阻攔住前來參觀展會的專業觀眾。據反饋的參展商意見表顯示,參展企業普遍對本屆展會的觀眾人數和質量表示滿意。據統計,參觀本屆展會的專業觀眾達近萬人次,其中非本地大陸觀眾占70%,國外和港、澳、臺觀眾占13%,有來自世界50個國家和我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客商前來參觀了展覽會。
★ 8月9日,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全省衡器產業發展研討會。會議在山西長治維特衡器有限公司維特大廈召開。山西省質技監系統的有關領導與全省衡器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衡器協會曹立平副理事長和青島衡器測試中心王均國主任應邀出席了研討會并作了精彩演講。
本次研討會主題鮮明、嚴謹高效、發言踴躍、盛況空前。與會各位領導重點分析了山西省衡器市場及衡器制造企業的現狀和問題,在肯定山西省企業取得的成績的同時,對當前衡器產業面臨的諸如產品標準低、研發隊伍薄弱、假冒偽劣和低價傾銷等嚴重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最后,質技監局領導在會議總結中提出加強規范山西省衡器市場的措施和做大做強山西省衡器產業的意見:
一、        把握機遇,轉變觀念,以質取勝,創新發展;
二、加強技術監督,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重錘打擊無證經營和假冒偽劣;
三、建立質量抽查制度,嚴格考核條件,提高獲證門檻;
四、提倡誠信經營理念,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多創名牌產品;
五、解放思想,創造條件,虛心學習省外國外的先進經驗;
六、政府部門樹立優質快捷服務思想,處理好服務與監督的關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企業做大做強創造條件。
★ 根據中國衡器協會七屆五次理事會議審議通過的2006年協會工作計劃,中國衡器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擴大)工作會議于9月在成都舉行。會議由劉曉華秘書長主持,首先由曹立平副理事長傳達了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2006年9月4日在北京召開的行業協會工作會議的會議精神。接下來匯報了協會貫徹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劃中關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向國家勞動部申報開展“衡器裝配調試工”培訓項目的工作情況;匯報了協會貫徹落實國家人事部關于在機械制造業貫徹“653工程”的工作情況。協會已經根據人事部和中輕聯的要求制定了衡器行業的“653工程”方案(草案)。
王燕華副秘書長在會上匯報了成立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在國家質監總局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已在民政部注冊成立。成立軌道衡專業委員會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促進軌道衡技術的發展,更希望通過軌道衡專業委員會能規范軌道衡產品的生產,加強軌道衡產品的管理,為其他衡器產品的管理探索新的經驗。
劉曉華秘書長在會上匯報了2007年工作計劃(草案),匯報了“2007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的情況,匯報了2007年創名牌工作的情況以及2007年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準備進行換屆工作的意見。
最后,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曹立平匯報了衡器標準化工作情況以及衡器標委會秘書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5#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5:01 | 只看該作者
★ 11月11日,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簡稱軌道衡專委會)成立大會在安徽省池州市順利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國家機關、軌道衡計量站、軌道衡生產企業和軌道衡用戶共62人。國家質檢總局和鐵道部領導到會祝賀并作重要講話。
軌道衡專委會是在一些軌道衡生產企業、用戶和軌道衡計量站積極倡導并得到國家質檢總局和鐵道部大力支持下,中國衡器協會秘書處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不懈地努力,作了大量的籌備工作,最終上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國資委和民政部得到批準,經本次會員大會審議通過一系列有關文件后宣布成立的中國衡器協會的分支機構。
成立軌道衡專委會的宗旨是倡導行業自律,推動中國軌道衡產品技術進步,促進中國衡器工業的發展。按照民政部的有關規定,軌道衡專委會作為中國衡器協會的分支機構,將按照協會的章程開展活動,接受中國衡器協會的領導和管理,其成員單位必須是中國衡器協會的會員。軌道衡專委會由具有生產軌道衡產品資質的企業、專業檢測機構和產品主要使用單位以及具有較高造詣的軌道衡技術專家、學者組成。這是一個在行業內開展專業技術研討、為行業服務的組織。他的主要任務是:開展行業、市場與技術發展調查研究,制定軌道衡行業發展戰略;提出關于軌道衡法制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對生產和應用中的問題,提出意見和解決方案;參與制訂行業科技發展規劃及行業內重大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投資與開發項目的論證與評估工作;承擔與軌道衡有關的標準和規程的制修訂工作;組織國內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組織技術培訓與標準、規程宣貫學習;為企業提供產品開發、技術管理、使用維修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大會對《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2007年工作計劃》、《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文件管理及印章管理制度》以及中國衡器協會軌道衡專業委員會組織機構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大家對上述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見,獲得了一致通過。

[行業信息]
★ 8月11日,中國衡器協會副理事長、山東泰山衡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和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凌晨2時在山東泰安病逝,享年73歲。趙和迎同志一生曾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被授予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根據發改委和中輕聯的要求,中國衡器協會對《2005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衡器行業的修訂意見上報中輕聯,中輕聯匯總各行業協會的意見后將統一報送國家發改委。
國家發改委頒發的《2005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中衡器產品有7項,對這7項限制類產品,衡器協會沒有提出修訂意見。但根據行業的發展和企業上報的“技術政策建議”,協會提出了增加3項鼓勵類產品:高速公路控制超載稱重系統、冶金稱重系統設備、長臺面動態軌道衡及貨物重量監測系統。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表彰信息化先進單位,衡器行業三企業榜上有名。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關于推薦表彰“2006年度全國輕工業企業信息化先進單位(個人)”的通知》(中輕聯信息統計[2006]165號)文件精神,經輕工各行業協會和地方管理部門的推薦及中國輕工業企業信息化領導小組專家組評審,上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批準,全國共99家輕工企業獲得“2006年度全國輕工業企業信息化先進單位”光榮稱號。濟南金鐘電子衡器有限公司,寧波柯力電氣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耀華稱重系統有限公司三家衡器企業榜上有名。同時受表彰的還有58名優秀領導和78名科技人才。寧波柯力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的梅科達被授予“2006年度全國輕工業信息化優秀領導” 榮譽稱號。濟南金鐘電子衡器有限公司的喬洪梅、訾強和寧波柯力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的姚玉明被授予“2006年度全國輕工業信息化科技人才”榮譽稱號。
6#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6:09 | 只看該作者
[標準化工作]
☆ 5月16日至17日,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根據2005年11月《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三屆二次會議》的計劃安排,于5月16日至17日在杭州市舉行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學習相關政策,研討發展趨勢,討論《非自動衡器》、《稱重指示器》、《數字式稱重傳感器》標準草稿。上述三個標準和《自動軌道衡》標準的起草人和標委會委員共計29名代表參加了標委會會議。
與會代表排除了衡器標委會沈陽秘書處個別人阻撓會議的干擾,堅持參加會議,在主任委員曹立平、副主任委員沈立人的主持下,完成了會議主要任務。
1、關于《非自動衡器》標準的討論情況
    與會代表通過討論后,一致認為《非自動衡器》國際建議自1992年頒布以來,多次進行修改,2005版增加了許多電子衡器方面的要求和規定,比較全面的反映了目前我國非自動衡器的現狀,同意起草單位等同采用該國際建議的意見。但還有幾點改進建議如下:①鑒于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已發出2006版的《非自動衡器》建議草案,建議本標準按R76:2006獲批版本進行修改。②為了標準繼承性,建議應盡量采用已得到公眾認同的名詞術語和注釋。③新增內容的譯文需經討論,以求達成共識。
    2、關于《稱重指示器》標準的討論情況
    該標準由于國際法制計量組織沒有相應的國際建議可借鑒,因此起草過程中遇到了較多問題,急待商議。為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曹立平主任委員、沈立人副主任委員邀集參加修訂工作的9名代表于15日舉行了專題預備會議,對急需澄清的問題進行了梳理與匯總。在大會正式討論中對以下幾個問題達成了共識:①標準按照OIML R76的思路進行編寫。②建議標準的名稱改為《電子稱重儀表》,使覆蓋面擴大至稱重變送器、PC等,使其更符合現狀與發展。③標準的準確度等級按《非自動衡器》的符號標注;為了避免混淆,建議將稱重指示器的檢定分度數標注在標牌上。④標準主要適合非自動衡器中采用的數據處理裝置,其他類似裝置其相同部分適合于本標準。
3、關于《數字式稱重傳感器》標準的討論情況
    由于數字式稱重傳感器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產品,編寫此類標準有一定的困難,為此起草單位先拿出了數字式稱重傳感器的“通訊協議”討論稿征求意見。與會代表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供起草人參考:①目前國際上多種總線技術允許同時存在,傳感器的通訊協議是否一定要統一?②對通訊協議進行硬性規定是否會影響技術的發展,是否采用總體規定,枝節開放的方式留有余地?③通訊協議在制定為標準后被公開的情況下,對衡器的防作弊技術是否會產生影響?④2000版R60《稱重傳感器》國際建議中,已明確指出:對于裝有電子線路的傳感器需要增加8項附加試驗。在此種情況下是否有必要制定《數字式稱重傳感器》標準?
針對《數字式稱重傳感器》標準討論中出現的上述4點問題,委員們建議由協會組織中國衡器協會衡器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聯席會議,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
代表們建議:下次會議最好能同中國衡器協會理事會和技術專家委員會同時召開,更廣泛地征集衡器專家和廣大制造企業的代表對標準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推進行業的標準化工作。
代表們對衡器標委會沈陽秘書處個別人干擾本次會議的行為表示譴責,認為秘書處應執行標委會三屆二次會議經過三分之二委員通過的決議即《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條例》,在主任委員領導下開展工作。
代表們建議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上級領導堅持原則,主持正義,以利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
7#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7:57 | 只看該作者
[計量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型式審查目錄》1月13日公布,自8月1日起實施。新目錄內容涵蓋75大類220多種,包括有測距儀、溫度計、衡器、流量計、壓力儀表、材料試驗機、振動沖擊測量儀、噪聲測量分析儀器、環境與防護計量(率)計、分光光度計、水質分析儀等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緊缺的高科技計量器具。此次公布的新目錄是由國家質檢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的規定組織修訂的。
★ 6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發了《關于配料秤、配料系統等辦理計量器具許可證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了:一、帶有重力式自動裝料稱重裝置、連續累計自動稱重裝置(皮帶秤)、非連續累計自動稱重裝置的配(給)料秤、配(給)料系統,分別屬于重力式自動裝料衡器、連續累計自動衡器(皮帶秤)、非連續累計自動衡器的范疇,應辦理計量器具許可證和型式批準。二、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所配置的超載限制檢測裝置,不辦理計量器具許可證和型式批準。
★ 10月25日,按照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計量司技術法規計劃安排,全國衡器計量技術委員會在成都召開了2006年工作年會。來自北京、天津、上海、黑龍江、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川等省市的24名委員出席了會議。主任委員王連生同志做了全國衡器計量技術委員會2006年工作總結報告;閆寶珠秘書長主持制定了委員會2007年工作計劃;會議審議并通過了《衡器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審定稿;研究討論了《自動軌道衡》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征求意見稿。

[“653工程”]
★ 11月24日,衡器行業“653工程”專家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航天總公司七零二所劉九卿研究員、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周祖濂高工、測力室吳鯤高工、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陳日興高工、上海耀華稱重系統公司趙寧高工、上海友聲衡器有限公司周彪教授、濟南金鐘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沈立人高工和中國衡器協會理事長張景堯、副理事長曹立平和協會秘書處的同志參加了會議。
此次會議是為了貫徹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人才發展戰略思想,落實人事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聯合制定的《現代制造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實施辦法》(國人廳發〔2006〕59號 ),完成中輕聯交給協會的任務——在衡器行業推動開展《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而召開的。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①討論確定衡器行業“653工程”實施方案;②討論確定衡器行業“653工程”施教大綱;③商議衡器行業“653工程”教材編寫范圍與內容;④討論確定衡器行業“653工程”實行計劃。
北京恒泰新科公司的專家特意趕到現場為專家們演示了遠程教育方案,專家們認為將傳統的授課方式與現代網絡技術結合起來,會充分發揮“653”教學的作用。
經過與會專家們積極熱烈的討論,確定了中國衡器行業“653”工程實施方案、教材編寫原則、范圍和實施計劃。會議還決定,會后立即制定關于“653”課程調查表,進一步在行業中征求意見,以加強授課的針對性。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標志著衡器行業“653工程”的正式啟動。
★ 11月25日,衡器行業實施《制造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方案公布。方案確定了衡器行業實施《制造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的任務與目標、施教原則和內容、受教范圍及形式、組織機構和實施計劃等內容。

[國際交流]
★ 1月29日,在國家質檢總局三層會議室召開了第11次中日計量定期協議會會議,參加會議的日方代表團團長是日本計量機器工業連合會副會長、國際事業委員長加島淳一郎先生;副團長是日本計量機器工業連合會常務理事生田一男先生;團員有日本計工連總務部長堀井茂先生和寺岡精工、大和制衡、上海石田等十六位企業代表。參加會議的中方代表團團長是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宣湘司長,劉新民副司長為副團長。團員有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鐘新明處長,陳紅、馬愛文、趙燕副處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于亞東副院長,中國衡器協會張景堯理事長、劉曉華秘書長,中國計量學會趙若江秘書長,中國計量協會肖世光秘書長等。
大會由劉新民副司長主持,宣湘司長致歡迎辭,日方團長致辭。宣湘司長和加島淳一郎先生分別通報了中日雙方法制計量最新發展情況與中日雙方合作進展情況。
宣湘司長從中國的法規體系建設、量傳體系建設、保障體系建設、法制計量監管、工業計量服務、國際計量交流與合作六個方面向日方通報了中國計量發展現狀。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于亞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秘書長趙若江、中國計量協會秘書長肖世光、中國衡器協會秘書長劉曉華分別做了發言,介紹各單位近期工作與中日交流情況。
會上,中日雙方代表研究、討論了中日韓計量研討會事宜和今后合作事宜并交換了有關信息資料,商討了ROHS指令事宜。晚上國家質檢總局舉辦了晚宴招待中日雙方代表。會議完成了預期任務,圓滿結束。
8#
 樓主| nbuyqf 發表于 2007-7-25 12:19:13 | 只看該作者
★ 4月4日-16日,由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宋奎運總經理、郭瑩暉經理、江蘇申大衡器有限公司周俊副總經理、江蘇賽摩-拉姆齊技術有限公司周泉副總經理、寶雞四維衡器有限公司王建軍總經理、東莞華蘭海電子有限公司伍德??偨浝怼⒁髠チ浝?、珠海市長陸工業自動控制系統有限公司何曉東總經理、束永根工程師、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應煜總經理助理和中國衡器協會曹立平副理事長共計11人組成中國衡器協會赴日韓衡器考察團,先后參觀了第22屆日本國際計量計測展覽會和日本大和、石田、優尼帕斯和韓國凱士四個衡器企業,進行了認真的考察與座談,圓滿地完成了考察任務。
中國衡器協會代表團的到來,受到日本計量工業連合會的重視。4月5日上午第22屆日本國際計量計測展覽會開幕式之前,日本計量工業連合會會長宮下茂先生接見了代表團并表示熱情歡迎。開幕式時計工連特意安排曹立平團長在主席臺就座并隨主席團參觀。4月6日,計工連又盛情邀請代表團全體成員參加國際企業座談會,為代表團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 6月6日,由中國衡器協會劉曉華秘書長、杭州南洋傳感器有限公司羅緒荊總經理、無錫市耐特機電一體化技術有限公司王媛總經理、石家莊市衡器廠路向英總經理、包頭市申大電子稱量有限公司楊平總經理、杭州四方電子衡器廠俞河會總經理、鄭州恒科實業有限公司李強副總經理、高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陳莾總經理等人組成的中國衡器協會代表團前往美國參觀美國國際衡器協會(ISWM)主辦的2006年國際衡器展覽會。
ISWM2006年國際衡器展覽會于6月7日-9日在美國達拉斯市舉行,共有41個單位參展,這次展覽會相對集中展示了美國衡器企業生產的產品,基本反映了目前國際上衡器工業發展的現狀和技術水平。展覽會期間,代表團成員認真觀看了各國參展廠家的產品,并進行了廣泛、卓有成效的業務洽談和交流,收集了許多寶貴的信息和資料。中國衡器協會劉曉華秘書長和代表團各位團員拜會了美國國際衡器協會主席Richard Sharpe先生。
★ 6月27日,泰國衡器協會林錦輝會長率領的一行30人的泰國訪華代表團首先拜會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計量司,計量司宣湘司長向他們介紹了中國計量體系情況,工業計量處王順安處長介紹了中國計量器具型式批準的有關規定。泰國訪華代表團還參觀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并到汽車衡檢定現場參觀。
隨后泰國訪華代表團拜訪了中國衡器協會秘書處,這是中泰兩國衡器界第一次進行交流與會談。中國衡器協會劉曉華秘書長和王燕華、王先榮副秘書長熱情地接待了泰國衡器協會代表團。劉曉華秘書長首先代表中國衡器協會向泰國客人表示熱烈的歡迎,隨后詳細介紹了中國衡器協會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協會開展的各項行業活動,介紹了全國衡器生產、銷售及進出口情況,特別介紹了中泰衡器進出口情況。泰國衡器協會林錦輝理事長介紹了泰國衡器協會的基本情況和泰國政府對衡器生產管理和使用管理的情況。隨后在中國衡器協會的安排下,泰國訪華代表團參觀了北京大和衡器有限公司和北京清泰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泰國訪華代表團成員,除泰國衡器協會成員外還有國家政府官員:泰國國內貿易部副部長Sonkot先生,泰國度量衡局局長Verasak先生,泰國度量衡局標準處處長助理Chartee先生,衡器室官員Theppingo先生和Pitsanuraj先生。
泰國衡器協會向中國衡器協會贈送了“權衡憑正直,輕重在公平” 的紀念牌匾。

[領導關懷]
★ 5月29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中輕聯秘書長)、黨委副書記王世成同志與杜同和副會長,攜中輕聯副秘書長陶小年、吳秋林、朱念琳等同志及辦公室副主任陳建國同志一行6人到衡器協會指導工作并調研、考察、座談,聽取了衡器協會工作匯報并要求每個人對中輕聯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在聽取了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后,王世成副會長對衡器協會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對協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和意見,為衡器協會在中輕聯關懷支持下進一步做好行業服務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他各位領導也就其主管的工作提出了建議。要點如下:
一、協會人少事多但為行業作了很多的服務工作。“秤砣雖小壓千斤”,衡器行業不大但是國計民生處處少不了,協會工作也如此,雖然人手少,但是網站建設、行業信息統計、標準化工作、刊物出版、咨詢服務、展會舉辦等各個方面工作都要開展,衡器協會整個運作是有效的、規范的,內部管理與約束機制較健全。從今年杭州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的規模、特裝水平、會員對協會工作的反映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出大家是認可衡器協會的工作的。加上配合展覽會開展的技術交流、標準研討、請英國計量院馬丁先生介紹歐洲計量器具準入,大家的反映是很好的。雖然這個展覽會與其他一些行業展覽會的規模不可比,但是與國內外同行業相比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衡器專業展覽會。
二、關于協會提出的幾個問題,王世成副會長給予了明確指示:1、職業培訓問題。開展職業培訓是提高行業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協會要按照人事部和勞動部要求,做好在職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培訓。對此中輕聯將給予大力支持。2、標準化工作問題。中輕聯已經開會統一思想,今后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一律由行業協會擔任,按標準委要求在主任委員的領導下開展標準化工作,沒有主任委員簽字標委會所有文件不得發出。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游戲規則,沒有規則是不行的。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委章程辦事。3、協會工作人員福利待遇等問題,中輕聯有關部門已經列入議事日程,將逐步研究解決。
三、王世成副會長對衡器協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1、加強與國際同行的聯系,建議籌備發起成立衡器行業國際組織。2、培育創建中國國際衡器展覽會世界品牌。3、積極培育創建衡器民族品牌。4、抓好衡器行業專業化、特色區域建設。
    協會秘書處全體人員參加了座談并匯報了各自主管的工作。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zcyjkl + 2 認同觀點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xxx|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男小| h电车侵犯动漫在线播放|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品善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乱e伦有声小说|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性xxxxfreexxxxx国产|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本韩国视频在线观看| 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欧美卡2卡4卡无卡免费|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VR|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毛片女人毛片一级毛片毛片|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电影|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 吃奶摸下激烈免费视频免费|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欧美亚洲精品suv|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观看|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va在线高清|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网址|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和主人玩露出调教暴露羞耻| 91啦视频在线|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电影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