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明
1.1. 適用范圍:適用于RID-10A型示差折光檢測器液相色譜儀校正。
1.2. 參照依據:依國家技術監督局JJG705-2002“實驗室液相色譜儀檢定規程”及《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VH制定。
1.3. 器操作及環境:應符合本儀器操作及維護保養規程。
2. 檢定項目和技術要求
2.1. 泵流量設定值誤差:Ss應≤±2%;重復性誤差:SR應≤±2%
2.2. 柱溫箱溫度設定值誤差ΔTs:應不超過±2.0℃;柱溫箱溫度穩定性:應不超過1.0℃。
2.3. 基線漂移:應≤5×10-6RIU/h;基線噪聲:應≤5×10-7 RIU。
2.4. 最小檢測濃度:應不超過5×10-6g/ml丙三醇/水溶液。
2.5. 定性測量重復性誤差(6次定量環進樣)應RSD≤1.5%。
2.6. 定量測量重復性誤差(6次定量環進樣)應RSD≤1.5%。
3. 檢定方法
3.1. 泵流量設定值誤差Ss,流量穩定性誤差SR的檢定
3.1.1. 儀器與用具
分析天平 萬分之一
秒表 精度1/100秒
容量瓶 50ml
3.1.2. 操作程序
3.1.2.1. 將泵、進樣器、色譜柱和檢測器連接好,以甲醇為流動相。
3.1.2.2. 按表1設定流量,待流速穩定后,在流動相排出口用事先精密稱定過重量的容量瓶收集流動相,同時用秒表記錄,準確收集10~25分鐘,再精密稱定其重量。收集時間
符合表1規定,每個設定值重復測定3次。
3.1.3. 結果計算
按下列公式計算SS和SR:
Fm=(W2-W1)/(P.t)
SS=(Fm-FS)/FS×100%
SR=(Fmax-Fmin)/F×100%
W2為容量瓶+流動相的重量(g)
W1為容量瓶的重量
P為實驗條件下的流動相密度(g/cm3)
t為收集流動相的時間(min)
Fm為流量實測值(ml/min)
FS為流量設定值
Fmin為同一組測量中流量最小值
Fmax為同一組測量中流量最大值
F為同一組測量中流量的算術平均值
3.1.4. 結果判斷:SS和SR值應符合下表規定
流量設定值(ml/min) 0.5 1.0 1.5
測量次數 3 3 3
收集流動相時間(min) 25 15 10
允許誤差 SS 3% 2% 2%
SR 3% 2% 2%
3.1.5. 注意事項:收集時間應將“秒”換算為“分”代入公式計算。
3.2. 柱溫箱溫度設定值誤差ΔTs、柱溫箱溫度穩定性Tc的檢定
3.2.1. 操作程序:將溫度設為40℃,將一經過校正的溫度計放入柱溫箱內,每隔10min讀取溫度計顯示溫度與柱溫箱顯示溫度一次,共讀取7次,求出平均值。
3.2.2. 結果計算:
ΔTs=平均值與設定值之差
Tc=7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控溫穩定性。
3.2.3. 結果判斷:柱溫箱溫度設定值誤差ΔTs應不超過±2.0℃;柱溫箱溫度穩定性應不超過1.0℃。
3.3. 基線漂移和基線噪聲的檢定
3.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C18
流動相:水
流速:1ml/min
數據處理:龍智達GPC色譜工作站
3.3.2. 操作步驟
將儀器各部份聯接好(檢測器接10mv輸出口),接通電源,以水為流動相,流速為1ml/min,量程范圍選擇0.01×10-6RIU,工作站放大倍數為5,啟動泵,待基線穩定后記錄基線30min和60min,根據檢測器衰減的倍數和測得的基線峰-峰高對應的記錄儀標度,按下式計算基線噪聲和基線漂移,用檢測器自身的物理量(RIU)表示。
3.3.3. 計算公式:
A×0.01×10-6
基線噪聲=-----------------------
10×5
B×0.01×10-6
基線漂移=-----------------------
10×5
式中:
10—檢測器輸出電壓為10mv;
5—工作站放大倍數;
0.01×10-6—為設置量程,RIU;
A—所記錄基線30min內,基線最大峰-峰高對應的值,mv;
B--所記錄基線60min內,基線偏離原點的值,mv/h。
3.3.4. 結果判斷:
基線漂移應≤5×10-6RIU/h;
基線噪聲應≤5×10-7 RIU。
3.4. 最低檢測濃度的檢定
3.4.1.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配制含丙三醇5×10-6g/ml的水溶液。
3.4.2. 色譜條件:
色譜柱:C18 流動相:水 流速:1ml/min 進樣量:20ul(定量環)
數據處理:龍智達GPC色譜工作站
3.4.3. 操作步驟:將儀器各部份聯接好(檢測器接10mv輸出口),接通電源,以水為流動相,流速為1ml/min,量程范圍選擇0.01×10-6RIU,工作站放大倍數為5,啟動泵,待基線穩定后,將上述
配制好的對照品溶液進樣,記錄色譜圖。
3.4.4. 按下式計算最小檢測濃度:
Cl=2?Nd?C/H
式中:
Cl:最小檢測濃度(g/ml);
Nd:基線噪聲峰-峰高,mv;
C:對照品溶液濃度(g/ml);
H:標準溶液的色譜峰高,mv。
3.4.5. 結果判斷:最低檢測濃度應不超過5×10-6g/ml(丙三醇/水溶液)。
3.5. 定性、定量重復性試驗
3.5.1. 色譜條件
色譜柱:C18
流動相:水
流速:1ml/min
進樣量:10ul(定量環)
數據處理:龍智達GPC色譜工作站
3.5.2. 操作程序
將儀器各部份聯接好(檢測器接10mv輸出口),接通電源,以水為流動相,流速為1ml/min,量程范圍選擇1×10-6RIU,工作站放大倍數為5,啟動泵,待基線穩定后,用進樣閥的定量環注入10ul1×10-3g/ml的丙三醇水溶液,連續進樣6次,記錄丙三醇的峰保留時間和峰面積。
3.5.3. 結果計算:
式中:
RSD%--定性(定量)測量重復性相對標準偏差;
Xi--第i次測得的保留時間或峰面積;
--6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
i--測量序號。
3.5.4. 結果判斷
定性測量重復性誤差:6次峰保留時間相對標準偏差(RSD)應≤1.5%。
定量測量重復性誤差:6次峰面積相對標準偏差(RSD)應R≤1.5%。
4. 檢定周期
4.1. 法定檢定周期為1年。
4.2. 儀器維修或發現異常時應全面檢定一次。 |
-
-
液相色譜儀(示差折光)檢定操作規程.rar
2007-7-23 22:5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12.15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積分: 金幣 -1
示差折光檢測器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檢定操作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