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儀器設備配置
1、檢測儀器量程、準確度等級要能滿足部分被檢測參數要求。
檢測標準規范對被檢參數的技術指標都有規定要求。依據計量法規,所用檢測儀器的量程、準確度等級必須等于或高于被檢參數的對應指標。由于檢測材料品種繁多、性能各異,很多檢測機構在配置檢測儀器時考慮不周全,致使檢測儀器不能滿足部分檢測參數的技術指標要求。
一些檢測機構的儀器配置中缺少感量0.01g 以上的天平,最小刻度0.1攝氏度的溫度計,最小刻度0.1ml 的量筒等,儀器雖然毫不起眼,但直接影響了部分參數的檢測。
2、儀器配置結構要合理,工具及輔助設備配置要齊全。
一些檢測機構在配置儀器設備時,從節省費用角度出發,在滿足被檢參數量程、準確度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儀器臺數。結果造成實際操作中的配備不合理現象。
還有一些檢測機構在配置儀器時,主要儀器設備都已到位,但忽略了測試個別參數時所需的工具和輔助設備,這些都會造成相應參數無法檢測。
3、自校用標準器具不全
依據計量認證考核規范JJG1021-1990的規定。檢測用儀器必須定期進行檢定和校驗,其中有檢定規程的儀器需定期交計量部門檢定。而無檢定規程的儀器可自行校驗。自校儀器必須有相應的計量標準器和校驗方法并且能量值溯源到國家基準。大部分檢測機構按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建委編制的《檢測儀器自校規程》對部分儀器進行自校。但也有部分檢測單位沒有嚴格按自校規程的要求去做, 只填寫了自校記錄表, 流于形式。沒有按自校規程要求配備自校計量儀器和試驗設備所需要的各種儀器、儀表、量具等,如自校試模所需要的直角尺、水平尺、塞尺。自校砂、石篩需要的讀數顯微鏡等, 有些檢測機構即使配備了部分自校用儀器, 但不安全, 更談不上按自校規程認真進行自校工作,并量值溯到國家基準, 所以這一塊屬失控的范圍。
二、環境條件要能適應檢測要求
以力學試驗室為例,正常情況下要求試驗機工作時的環境溫度為(10~35)攝氏度,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試驗機的運行。而進行水泥強度檢測時,要求環境溫度為(17~25)攝氏度,這就要求力學室采取一定的溫控措施,尤其在冬、夏兩季。一些檢測機構沒有考慮力學室的溫度要求。還有部分檢測人員在檢測過程中忽視了對被檢材料的溫度要求, 如水泥膠砂強度試塊成型時忽視了對拌合水的溫度要求(直接用自來水),忽視了樣品本身的溫度要求(防水卷材拉力試驗時,樣品沒有在25攝氏度室溫靜置一段時間,而直接進行試驗)。如果在檢測過程中試驗室的環境條件或被檢材料的溫度不能滿足檢測要求,就很難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可靠。
三、檢測工作中操作要規范
1、一些機構的檢測人員在實際檢測工作中,不能完全按照檢測操作程序或檢測實施細則進行試驗。忽視了檢測前對被測樣品的檢查,如試塊不量尺寸直接試驗,鋼筋不量直徑直接試驗等;忽視了對檢測儀器的檢查,造成儀器量程、準確度等級與所檢參數要求不符,如水泥細度檢驗用感量0.1g 的天平稱量,而標準要求天平感量為0.05g 等。還忽視了對被檢產品的取樣要求,如砂、石材料不按四分法取樣等,這些都屬操作程序不規范,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原始數據采集、記錄、處理要嚴謹
原始數據即為材料參數檢測時檢測儀器所給出量值,或稱為測量儀器的示值。示值的讀取采集與所用儀器的準確度密切相關,其有效位數應取到儀器刻度盤相鄰刻度標記間的內插估計值,如對感量為1g 的天平,有效數應取到0.1g,分度值為1kN 的萬能材料試驗機,示值有效位數應取到0.5kN 等。一些檢測人員在試驗時沒有遵守這一讀數原則,經常省略了最后一位估讀數。導致試驗原始記錄中的初始數據不能反映所用儀器準確度。
3、試驗報告的出具要慎重
至于天平,現在大多數使用的電子天平,如0.1mg精度或0.01mg精度的天平都要有所準備。再有就是天平的最大稱量是否滿足量程的需要。通常取最大載荷加少許保險系數即可,也就是常用載荷再放寬一些。
然后就是天平安裝室的環境要求了,非常重要:
1、房間要避免陽光直射,最好選擇陰面的房間或用遮光的方法
2、應遠離振源如鐵路、公路、振動機等振動機械,無法避免的應采取防震措施。
3、遠離熱源和高強電磁場等環境。
4、工作室內溫度應恒定,以20攝氏度左右為佳。
5、工作室內濕度應在百分之45~75以內為佳。
6、工作室內應清潔干凈,避免氣流的影響。
7、工作室內應無腐蝕性等氣體的影響。
8、工作臺應牢固可靠,臺面水平度要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