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特征
一般來講生產上或功能上的要求決定了要測量哪些特征,在有的情況下有一些下述條件的特征
(a)
由于可接近性的原因不能測量;
(b)
由于測量不現實,例如局部的小弧段;
(c)
用別的儀器更經濟。
為了建立工件的精度,用戶應當考慮用坐標測量機測量的表面數為最小。
1.2.裝夾
在建立策略時,若有可能只作一次簡單的裝夾而能測量所有的相關特征是重要的。
假如多于一次裝夾,則可能由于操作的誤差降低了測量過程,因而減少了最終結果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亦可能由于不需要復雜的探針配置而提高了精度。
一般來說用戶測量一個工件時應當用最少的裝夾次數,一次裝夾應當是目標,任何一種測量方法都是速度和精度的折中;對于很小的公差,為了得到較高的精度,可能要進行多次裝夾因而要化較長的時間,永遠要記住目標公差,這在下面的例子中用圖表示。
在圖1要求得到A,B和C各兩個球間的距離,這可以如圖所示的一次裝夾中得到,距離BC的不確定度可能比其他兩個為小,因為這個測量只用到測量機的一個軸,BA和AC的測量要求測量機兩個軸聯動,似乎有較大的不確定度;如果把零件旋轉,把其他兩邊都轉到BC的位置,那么因為用了同一段光柵尺和位置,三次裝夾的測長不確定度較小。
1.3.重新定位的方法
2節的進一步擴展是重新定位技術,用這種技術可以把標準體-例如標準球,安在被測零件上,此零件可以用多次裝夾的方法來測量,在每個裝夾位置,亦測量標準體,軟件從不同的裝夾中收集數據,然后在相同的參考系(坐標系)中加以整理。
重新定位的詳情請參考NPL的報告 “CLM2 用重新定位方法測量標準體”。
1.4.小結
用最少的裝夾次數
對于關鍵的尺寸,若有可能僅用測量機一個軸
選用最適當的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