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澄特鋼:計量先行 年創收益兩億元
王 越
2008-11-27
滔滔長江之尾,屹立著一家中國經營規模最大的特鋼企業———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這家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行列的我國最大的特殊鋼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年產優特鋼能力達300萬噸,2007年銷售收入突破178億元,利稅超過20億元。
近年來,興澄特鋼堅持節能降耗、節能減排,加強能源計量,努力發展循環經濟,先后實施5大項目,投入8億多元,現每年可從循環經濟項目中獲益超2億元,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配備72名計量“執法”人員
計量器具的配置到位、齊全,能有效監控企業原輔材料和能源的購入與消耗情況,也可以實施對過程和最終產品的計量檢測工作,為企業深化節能降耗夯實基礎,進而為企業生產經營、新品開發、能源管理、安全防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等提供重要保障。對此,興澄特鋼專門成立了能源計量部,配備了由72人組成的能源計量管理人員,統一進行能源管理、能源調度和計控管理,計量管理人員均在質監部門培訓后持證上崗。
目前,興澄特鋼在全廠配備了能源計量器具845臺(件),凡需計量的分廠、車間、班組和設備均配置到位,并按照計量檢測體系要求,從完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建立、量值溯源、計量設施配備、計量確認、計量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定期評審,對各單位實施能耗指標考核,與績效掛鉤考評,推進了企業能源計量精細化的管理。
建立13項最高計量標準
鋼鐵企業是耗能大戶。興澄特鋼用于用能單位和主要次級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均由公司統一管理,并依據計量數據進行經濟核算。
國家發布《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后,興澄特鋼在質監部門的指導下,對全公司的能源計量器具進行了清查、核對,并按照標準分別建立了能源計量器具臺賬。同時強化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一方面明確要求能源計量器具的運行率要大于98%,并每月考核;另一方面強化能源計量器具的檢測,建立了13項最高計量標準,確保能源計量器具的準確。
為更好地利用和調度能源,興澄特鋼還于2007年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能源數據采集系統。該系統運行后,不僅省去了人工抄表的環節,而且能隨時監控和掌握能源動態,為調度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數據。
實施5大項目改造
通過計量檢測數據,興澄特鋼特別重視采用先進技術,優化生產工藝,達到節能減排。去年以來,他們先后實施了5大項目的改造,使公司節能技術不斷有了新突破,獲取了較好的收益。
以氣代油。興澄特鋼生產中的烘烤、軋鋼鋼坯的加熱、生產生活用蒸汽,原來均使用柴油和重油作燃料,年耗油最高達6.7萬噸。公司高爐、轉爐投產后,他們通過計量數據進行技術改造,在全國率先進行以低熱值的高爐煤氣替代重油進行軋鋼加熱,以轉爐煤氣替代重油進行煉鋼烘烤鋼包。經測算,以氣代油的革新為企業年節省重油5萬噸,年經濟效益超過1億元。
熱電聯動。興澄特鋼綜合利用煤氣建成2臺5萬千瓦發電機組,不僅每年可節煤12萬噸,而且新增電量8億千瓦時,年效益達8000萬元。除解決自身用電量60%以上外,還向社會提供蒸汽50萬噸以上。
壓差發電。根據計量測定的數據,興澄特鋼應用最新工藝技術,利用高爐爐頂壓力之差,安裝了TRT發電機組,在不消耗任何能源、不產生任何污染的前提下,實現無公害發電。現3臺TRT發電機組日發電20萬千瓦時,年發電量達5000萬千瓦時,年效益達2000萬元。
水循環利用。本著惜水如金的宗旨,興澄特鋼采用新工藝,對生產過程中的冷卻水不外排,經處理后循環利用,水的循環利用率達96%以上,而且再利用水達到國家清潔生產一級標準,噸鋼新水耗僅為4噸,為全國領先。
變廢為寶。興澄特鋼引進了高溫驟冷技術,改進冶煉煙氣的冷卻工藝,提高了除塵效果。同時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鋼渣經破碎回收后用于制磚、筑路、制水泥;除塵灰和氧化鐵皮用于煉鐵燒結,每年節省礦砂3萬噸,回收廢鋼3000噸,實現效益2500萬元;高爐產生的水渣全部作為水泥廠原料,年提供水泥生產原料6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