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在不破壞前提下,檢查工件宏觀缺陷或測量工件特征的各種技術方法的統稱無損檢測。它廣泛應用于設計階段試驗、制造過程、成品檢驗、在線檢查等諸多方面,對各類材料(金屬、非金屬等);各種工件(焊接件、鍛件、鑄件等);各種工程(道路建設、水壩建設、橋梁建設、機場建設、游樂設施等)進行質量檢測。目前,不包括用于機加工零件探傷的機械行業,僅已取證的制造、安裝、維修的鍋壓管特行業中的企業就達N多家,但是受檢率還不到1/5,據統計已受檢的設備中合格率不到60%。此現狀的成因是多方面。
二、射線探傷設備的計量特性
利用射線(X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等)穿過材料或工件時的強度衰減,檢測其內部結構不連續性的技術稱為射線檢測。射線探傷發展至今,人們看重的就是它有透射物質的能力,即可以在不破壞成型構件外觀結構的情況下,通過射線透照去發現它內部組織狀況的能力。業內人士知道,射線探傷工作中要得到一張合格的、可用于評價的射線膠片,需要進行焦片距準確地擺位;需要控制好管電壓、管電流的大小、射線照射時間;需要控制顯影液的濃度、溫度和顯影時間等等提系列操作,諸多因素中的任何一環都可能影響到對穿透力最終結果的判斷。所以,評價一張合格的射線底片是以準確、合理的曝光條件選擇、顯影條件選擇為前提的。同樣,用拍片的方法檢測探傷機穿透力指標最終結果反映在射線底片上,但其幾何清晰度、固有清晰度、靈敏度都是以探傷機本身的管電壓、管電流、照射時間、焦點尺寸等技術指標的準確作為保證的。比如,射線線質的軟硬將影響射線底片上的對比度和固有不清晰度、有效管電壓的大小將影響到穿透物體的厚薄、焦點大小將影響到射線底片靈敏度等等。所以說,探傷機的技術指標好壞對與射線底片像質有直接影響。這些都是檢定中衡量X射線探傷機的計量性能的條件。至于X射線工業電視掃描成像系統更能說明問題,無論基于射線圖像增強器還是基于光纖耦合CCD的射線成像系統、或線陣探測器掃描成像系統(LDA)、甚至基于科學級CCD相機的新型射線數字成像系統,射線線質軟硬都將影響成像質量的高低。顯然,射線探傷中發現物體內部缺陷的過程僅僅是定性分析過程,而準確得到物體內部缺陷存在的位置、形狀、尺寸大小的過程就是賦予被測對象量值的結果量化過程。
當然,作為一種計量器具,量值比對或傳遞須以數據為載體。所以,客觀、準確的數據是衡量和評價計量器具的前提。比如,射線探傷的穿透物質的能力,按現行規程規定的檢測方法要求用拍片方式進行。其量值傳遞的主要是測試中用到的A3鋼標準試塊,是向長度計量標準方面溯源,這種穿透物質厚度大小的能力,是衡量X射線探傷機產品質量和計量性能好壞的量化指標之一。另外,可以用測試半質層的方法進行,其溯源方向為電離輻射計量標準。半值層即指在射線穿透物質后強度為入射強度一半時的厚度。半值層概念應用于描述射線(無論窄束單色還是寬束多色)的透射衰減規律應該是一種有用的方法。該方法更利于用一些物理概念加以解釋和定量分析,同時利于量值傳遞和溯源。但是該測試方法與拍片的方法相比較測試工作時間長,計算過程繁瑣,需要更多材料不同、厚度不同的標準效驗濾片。它的優點是可以根據探傷機射線衰減系數,實時、真實地確定其實際穿透物質的能力,其作用與企業自檢時制作的曝光曲線作用相似,但應該比曝光曲線的數據更準確。
計量檢定規程規定的測試項目和方法是經過充分討論后報經國家批準執行的,所以還應該得到尊重并執行。按現有的技術手段,用什么方法以及增加什么技術指標檢測射線探傷機不是技術問題,比如用測試半值層效驗穿透力、用測試焦點尺寸替代靈敏度、清晰度測試、用測試輻射場均勻性效驗探傷機輻射場邊沿的射線強度等等。至于對射線探傷設備的檢定怎樣進行更合理、有效、經濟,建議并歡迎有識之士在下次規程修訂時可以去充分展開討論。
三、法律法規要求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過去計量監管范圍外的計量器具和各種新的計量器具不斷產生。如今各類計量器具無論品種還是規格都已經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范圍,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按照計量學分類解釋,計量器具不外乎分為①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的計量基準器具;②用于量值傳遞,開展檢定工作的計量標準器具;③直接用于確定被測對象量值大小工作計量器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六十一條給出的定義:用以直接或間接測出被測對象量值的裝置、儀器儀表、量具和統一量值的標準物質,包括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工作計量器具統稱計量器具。可見無論直接(單獨)或間接(連同輔助設備一起)用于進行測量的器具都是計量器具。通常,工作計量器具更是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生產領域中,在產品生產中對質量測試和監督環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計量器具不是一般工業產品,要保證其在全國的量值統一和可溯源性,計量監督管理任務任重道遠,依法檢定計量器具不但是法律賦予法定計量部門的責任,也是貫徹國家計量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生產、使用計量器具企業的法定責任和義務。所以射線探傷設備的生產、使用單位應當認真對待,負起責任來,自覺提高法制計量意識,決不可聽之任之。
四、結語
通過器械輕輕敲擊物體,聽聲響來辨別物體有無裂紋、用手拍打西瓜憑經驗聽聽響聲猜生熟與否的無損檢測方法,是至今還沿用的古老而最簡單的無損檢測方法;但因它們對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程度做不出準確的判斷,而不被視無損檢測的技術方法。只有用技術手段保證無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才是通常意義上的無損檢測技術方法。目前廣泛采用的常規無損檢測技術方法有射線檢測(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渦流檢測(ET)和聲發射( AE) 、泄漏檢測(UT)、光全息照相、紅外熱成像、微波檢測等等非常規無損檢測。把無損探傷設備作為工作計量器具并依法管理,不僅其具備計量器具性能特征,還實屬其擔承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但涉及到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更涉及產品使用后可能帶來的國家財產、人身安全問題,防止其危害極為重要。我們不能因為認識上的偏差,或對探傷設備檢定方式方法的不同,就認為探傷設備不是計量器具或對其檢定與否無關緊要而拒檢。也不能因為企業在日常工作中自檢時做了曝光曲線(現場檢定中發現有的設備長期未做)就規避計量監管,從而增大自身風險承擔系數;更不能圖省事省錢將設備送不具備資質的單位檢定。重視探傷設備的依法管理,定期檢查,做到設備運行狀況心中有數,才能把可能的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和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之言,無強人之意,聽且聽之,無妨討論.
[ 本帖最后由 YXQ 于 2009-1-5 15:4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