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電放電(ESD)
1. 基本知識
2. 靜電危害
3. 靜電防護
靜 電
靜電就是靜止的電荷。靜電的產生是由于電子在外力的作用下,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受外界磁場的影響而產生的極化現象
以下每個項目都會令靜電產生:
摩擦、碰撞、剝離
靜電感應
電容改變
壓電效應
電磁輻射感應
日常生活可以感覺得到的靜電現象:
閃電
冬天在地毯上行走及接觸把手時的觸電感
在冬天穿毛衣時所產生的噼啪聲
靜電放電(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在具有不同靜電勢的兩個物體之間的靜電轉移。
靜電敏感器件(ESDS)--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usceptibility
日常操作、試驗和運輸容易遭受靜電場或靜電放電所損害的分立器件、集成電器或組件.
注:損害包括器件性能的任何降低或不正常。
MOTOROLA定義的靜電敏感器件(ESDS)分類:
0類:0~200V
1類:0 V~1999V
2類:2000V~3999V
3類:4000V~15999V
N類:16000V以上,非靜電敏感元器件
靜電對集成電路的損傷主要表現為:
芯片內熱二次擊穿
金屬噴鍍熔融
介質擊穿
表面擊穿
體積擊穿等
半導體的損壞形式有兩種:
1.災難性損壞
器件不能操作
約占受靜電破壞的原件的百分之十
1.接地
2.靜電屏蔽
3.離子中和
接地就是將靜電通過一條線的連接放入大地,這是防靜電措施中最直接最有效的。
導體常用的接地方法有:帶防靜電手腕及工作表面接地等。
靜電敏感元件在儲存或運輸過程中會暴露于有靜電的區域中,用靜電屏蔽的方法可削弱外界靜電對電子元件的影響。最通常的方法是用靜電屏蔽袋作為保護。
絕緣體往往是易產生靜電的,對絕緣體靜電的消除,用接地方法是無效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離子中和, 即在工作環境中使用離子風機,離子氣槍。
進入防靜電區域必須按規定穿好防靜電工作服和防靜電鞋。
靜電敏感元器件的搬運、儲存及分發必須存放在防靜電包裝內 。
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禁止穿出工作區域,并按規定定時清洗
醫生說:
“我們絕對不會讓手術在沒有經過細菌消毒的環境下進行,雖然細菌看不見,摸不著。”
腕帶測試
戴好腕帶,把插頭插入標有 “WRIST CORD”標志的插孔內.
按住表面金屬測試按鍵,保持5-10秒鐘.
如果綠色 “PASS” 指示燈亮,則表示腕帶功能正常.
如果紅色的 “FAIL LO” 或 “FAIL HI” 指示燈亮同時伴有響聲,則表明腕帶功能不正常,需要立即檢查.
靜電鞋測試
放一只腳于底盤上,假如已鋪設導電地板,那么必須抬起另外一只腳離開地板,并且確信 “WRIST CORD” 插座無插頭插入.
按住表面金屬測試按鍵,保持5-10秒鐘.
如果綠色 “PASS” 指示燈亮,則表示靜電鞋功能正常.
如果紅色的 “FAIL LO” 或 “FAIL HI” 指示燈亮同時伴有響聲,則表明靜電鞋功能不正常,需要立即檢查.
換另一只腳重復上述步驟.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