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著眼 重點突破 分類管理
隨著“轟隆!轟隆!”兩聲巨響,山東海化金星化工有限公司80米高的煙囪和60米高的造粒塔應聲倒地,這標志著金星化工拆除工作已接近尾聲;在同一座城市的坊子城南工礦區,隨著一聲聲巨響,27根煙囪結束了它們的使命,瞬間倒地,標志著該區從此徹底告別了實心磚。這一系列行動正是山東省濰坊市吹響的節能減排的“集結號”。
今年該市必須完成萬元GDP能耗下降5%的目標,市政府在著力抓好淘汰落后產能上下功夫。該市被列入全國、全省重點耗能單位的企業分別為12家和92家,全市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耗能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耗能總量的90%,占全社會能耗總量的64%,抓好這些企業的節能就抓好了全市節能工作的重點。該市質監局從大處著眼,以重點耗能單位為突破口,開展重點耗能企業能源計量工作,促進節能降耗。
他們組織開展對年綜合能耗5000噸以上標準煤單位的能源計量監督檢查,做好全省千戶重點耗能企業的計量考核工作。檢查督促企業依法配備能源計量器具,結合檢查情況對企業進行A、B、C分類管理。對A類企業,以企業自查為主,推動企業建立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積極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對B類企業,進行引導帶動、重點幫扶、促使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對C類企業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整改,并在人員、管理方面給予指導和幫扶,對整改不合格單位依法查處。
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該局圍繞企業主要能源消耗、能源計量管理、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能源計量檢測和數據使用、能源計量產生的效益等方面,建立重點耗能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檔案;借國家強制性標準《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實施之機,組織全市的100多家重點耗能企業參加了宣貫會議,進行《節約能源法》、《計量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學習,提高企業能源計量意識;并與用能企業簽訂《共同推進節能降耗增效工作責任書》,明確企業節能降耗的目標和責任;成立了13支能源計量工作服務分隊,制定下發了《關于對全市節能降耗計量服務活動進行督察考核的通知》和《考核辦法》;同時,加強節能降耗專項執法,對不能按照規定配備能源計量器具、保證能源計量器具周期檢定,以及出具虛假能源計量檢測數據的企業進行曝光和批評教育,并依法進行處理;通過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對在用鍋爐逐臺進行經濟運行監測,凡不符合標準和無法達到經濟運行指標的,要進行改造或淘汰。
孚日集團股份公司2005年投入3600余萬元引進了粉煤灰蒸壓磚設備,以熱電廠每年產生的近20萬噸粉煤灰和灰渣為主要原料,建設了1條年產1億塊標準粉煤灰蒸壓磚的生產線,變廢為寶,年增加銷售收入2500萬元。該集團公司下屬的化工公司,在年產6萬噸氯堿產品的同時也產生大量氫氣,為此他們建設了雙氧水項目,年可利用氫氣100余立方米,產生效益1400萬元。針對外排印染廢熱水溫度高的特點,投資1000萬元購置了廢熱回收裝置,年可節約蒸汽8萬余噸,節約資金1000余萬元。
海化集團在節煤、節水等方面的成效也非常顯著:純堿廠通過對蒸餾塔、吸收塔等設備進行改造,減少蒸汽消耗和廢液排放,年節能4000噸標準煤,增加效益600萬元;在節水方面,廢水回收處理綜合利用、聚合干燥冷凝水回收、電石泥泵電機變頻改造等項目年節約淡水200萬立方,節約生產成本500多萬元,年創經濟效益1400多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