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管式壓力表變動量超差的原因及調整方法
壓力表示值變動量超差,即輕敲位移超差,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和處理。
1 新壓力表示值變動量超差
新生產的壓力表在調校時出現示值變動量超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彈簧管的彈性滯后過大造成
的。一般處理方法是對該儀表重新進行130%的超壓老化處理,超壓時間為0. 5 h以上,以提高彈簧管
的比例極限,減小其彈性滯后。
2 老壓力表示值變動量超差
對使用一段時間重新檢修的壓力表,檢修中出現示值變動量超差則有以下幾種情況:
a) 由于儀表頻繁工作,零件接合處的活動間隙過大,如軸與孔配合松動,軸向間隙與徑向間隙過大,以及齒牙磨損,配合松動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示值變動量超差。
當傳動零件的軸向間隙過大,或齒輪嚙合間隙過大,游絲力矩過小,甚至指針軸套松鉚等都會造成
示值跳動變化不定的動蕩位移;而齒輪嚙合間隙過小,拉桿與扇形齒輪尾部的示值調節螺釘固定太緊
(間隙也太小) ,游絲力矩過大,扇形齒輪與中心齒輪安裝軸則會出現示值跳動后不再變化的磨擦位
移。調整時,首先要確定造成示值變動量的原因,針對情況進行調整。調整后,應使各間隙適中,游絲力
矩適中,或重新鉚緊指針與軸套。
b) 彈簧管內積污也是儀表示值變動量超差的原因之一。處理方法是用醫用注射針管向彈簧管內注射四氯化碳,并振蕩清洗,直至積污清洗干凈。
c) 彈簧管產生變形是儀表產生示值變動量超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儀表示值變動量較大,并與
不回零同時出現,則可認為彈簧管已變形。彈簧管變形是無法修理的,應予報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