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馮.克里青教授訪問國家計量院
來源:國家計量院 發布時間:2008-6-18
6月5日,諾貝爾獎獲得者、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固體研究所所長馮·克里青教授來國家計量院訪問。克里青教授1972年在維爾茲堡物理學所獲得博士學位,1980年在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任教。1980年克里青教授從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發現了量子霍爾效應,并因此獲得了1985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克里青教授在國家計量院訪問期間,做了題為“量子化霍爾效應與計量”的專題報告會。在報告中,他歸納總結了量子化霍爾效應在計量領域中最重要的應用,并就量子化霍爾電阻的準確度和對基本物理常數準確測量的重要性,以及量子電阻和質量單位千克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進行闡述,內容深入淺出,豐富多彩。報告會由于亞東副院長主持,我院100余名科研人員參加了報告會。總局計量司宋偉副司長、科技司王越薇處長等領導出席了報告會。
報告會結束后,克里青教授在我院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量子化霍爾電阻基準、約瑟夫森電壓基準、532 nm激光標準和銫鐘等實驗室,并前往我院昌平實驗基地進行了參觀。
參觀結束后,張玉寬院長與馮·克里青教授進行了親切愉快的會談。張院長首先對克里青教授的訪問表示熱烈歡迎,隨后向克里青教授全面介紹了我院的計量科技事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并誠摯邀請克里青教授擔任計量院的國際顧問,為我院今后的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等工作提供幫助和指導。
克里青教授感謝張玉寬院長的熱情接待,并表示很榮幸能收到計量院國際顧問這一邀請。克里青教授還說,計量是世界上最先進、難度最大的科學,需要大量的優秀科學家,但正因為計量科學是基礎科學,所以它也是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沃土。計量院實驗基地給計量科技人員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平臺,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計量事業。
會談在友好、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于亞東、段宇寧副院長及我院三位首席研究員參加了會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