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MRI)》等兩項新規程6月14日起實施
2008-06-10
從2008年6月14日起,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JJG009(粵)-2008《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MRI)》,JJG010(粵)-2008《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X射線醫用輻射源》兩項規程將正式實施。
這兩項新規程是由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起草編寫的。其中,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是通過磁場獲取人體組織的圖片信息,用像素顯示其內部固有的組織細胞核的分子環境,為醫學提供觀察更準確的臨床診斷工具,JJG009(粵)-2008《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MRI)》規程與其他地方規程的主要區別在于對儀器計量性能中各主磁場強度進行更窄范圍的分級,從而使儀器信噪比和圖像均勻性要求更符合各類儀器的實際檢定,儀器縱橫比檢定項目的提出更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X射線醫用輻射源是指利用帶有計量特性的有用X射線束,借助電子計算機,通過數字減影技術將骨頭、脂肪及軟組織的影像除去,從而得到純血管影像,通過觀測影像的幾何尺寸和密度的變化,以檢查血管病變或其他疾病所致的異常,或用于介入治療的裝置。JJG010(粵)-2008《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X射線醫用輻射源》規程首次對目前常用的DR探測器最小分辨力和動態范圍提出了具體的計量要求,使檢定結果更能為使用者提供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