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型分光光度計故障三例及排除方法
李竹青
(濟南市計量檢定所,濟南 250001 )
摘要 介紹了751型分光光度計在檢定中常見、鮮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關鍵詞 分光光度計 檢定 故障排除
751型分光光度計工作于紫外、可見、近紅外光譜區,波長范圍寬,200~1000nm,采用30°角的利特羅(littrow)石英棱鏡作色散元件,光程1m長,其狹縫0~2mm連續可調,具有較好的光學結構,在化學分析中得到廣泛使用。由于儀器結構復雜,出現故障后,維修起來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以下介紹該類儀器出現的三例故障及排除方法。
1 751-GW型分光光度計數字顯示不穩、暗電流、光電流都不穩,且隨機性變化
1.1 故障分析
光門關閉后,儀器的暗電流隨機性變化,說明故障不在光源部分,而是在光電轉換部分(光電管)、微電流放大器、A/D轉換部分、計算機數據處理部分。
1.2 檢修方法
按單元分割法進行查找,儀器的結構框圖如下:
光源 → 光門 → 光電轉換 → 微電流放大
↓
顯示 ← 計算機數據處理 ← A/D轉換
圖1
(1)檢查光電轉換部分
將光電管選擇桿置于中間位置,使得GD-5蘭敏管和GD-6紅敏管與微電流放大器斷開,儀器顯示仍然不穩,證明光電轉換部分工作正常。
(2)檢查微電流放大器部分
把微電流放大器輸出端斷開,將A/D轉換部分的輸入端與“地”相連接,觀察儀器顯示仍然不穩,說明故障不在微電流放大器部分。
(3)檢查A/D轉換部分
A/D轉換由14433來完成,由于14433的模擬輸入端與“地”相接,VX=0,影響14433工作的因素還有基準電壓,測量“2”腳,發現電壓VR不穩,與儀器顯示不穩同步,測量1403第“2”腳,其輸出的標準電壓(2.5V)很穩,說明問題出在W1(10kΩ)多圈電位器上,更換該電位器故障排除。
對十余例751-GW型分光光度計數字顯示不穩、特別是暗電流也不穩的故障檢修中發現,基本上都是由于W1多圈電位器引起的。由于該電位器是老式產品,密封不嚴,其接點氧化,導致接觸不良。數字顯示不穩也是751-GW型分光光度計最為常見的故障。
2 751型分光光度計波長重復性差,在波長準確度檢定中,特征吸收峰尋找困難
2.1故障現象及分析
在波長準確度檢定中,尋找特征吸收峰困難,在反復尋找過程中,儀器內部有“杠鐺”聲,打開主機頂蓋發現,響聲由儀器波長調整桿發出,而波長調整桿左端在凸形螺旋鼓輪中不能定位。其定位是由拉伸彈簧通過尼龍線牽引波長調整桿來完成的,造成不能定位的原因是老鼠將尼龍線咬斷。
2.2 檢修方法
(1)將波長調至最低端200nm處;
(2)打開主機面板、頂蓋及后蓋;
(3)準備一根30cm長的尼龍線,在一端打活結;
(4)用一長柄鑷子將活結套在波長調整桿左端下方的螺母上,將線一拉,活結就收緊在螺母上;
(5)將線從定滑輪上面穿過來,線嵌在定滑輪的槽中;
(6)將線拉下,穿在拉伸彈簧的上端,將彈簧上拉10mm左右,打死結即可。
3 狹縫不能關閉
3.1 故障現象
狹縫指示0時,在可見光譜區,用W燈作光源,將參比(空白)試樣置入光路,打開光門,透射比T>100.0%,而不能進行分析測試。
3.2 檢修方法
(1)拆下比色室。打開比色室蓋,用儀器所附的內六角板手,從左側將比色室拆下;
(2)拆下濾光片架;
(3)拆下光孔板。拆下光孔板上的螺絲,輕輕取下光孔板,以免拉壞狹縫刀片;
(4)拆下主機后蓋板、單色器后側小蓋板,將燈泡(或手電筒)伸入單色器內,以觀察狹縫的透光寬度;
(5)狹縫指示從0轉到0.005mm處;
(6)松動左狹縫刀片上的二個固定螺釘,在修理過程中右面狹縫刀片不動;
(7)輕輕推動刀片使與右面刀片吻合,刀口不應有明顯的V字形,即光路進口與出口應同時閉合。然后再緩慢地緊固狹縫刀片上的二個螺絲。注意:在旋松螺釘或緊固時,螺絲刀的旋動只能平面用力,切忌向里用力,防止使兩片刀口處平面錯開而嚴重漏光不能修復;
(8)轉動狹縫旋扭,觀察狹縫刀口關閉的情況,如果狹縫寬度從0到0.01mm,而實際刀口仍舊不動,說明左面刀片與右面刀片吻合過緊,應松開一點,重復5~7,反復調整后,達到滿意即可復原;
(9)用指甲油點固狹縫刀片上的固定螺絲,以防使用中松脫;
(10)以相反的步驟裝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