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證書互認制度(OIML-CS)研討會在杭州舉行。會議以推動我國OIML認證的發展,賦能OIML實驗室建設為目的,吸引了國內外計量領域的權威專家和機構代表齊聚一堂,為全球計量體系優化提供“東方范式”。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作為重要的國際合作組織,目前有64個正式成員國與66個通信成員國。OIML-CS證書互認制度是對符合OIML國際建議的計量器具進行證書簽發、注冊和使用的一種國際認證制度,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旨在促進各國貿易暢通、減少貿易壁壘、增進各國互信互認。 ??多年來,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一直致力于OIML國際實驗室資質能力建設。2014年5月,成為我國首家、國際第二家電能表OIML證書試驗指定實驗室;2017年,出具我國首份、國際第3份電能表OIML證書;2018年,正式獲得OIML-CS改革后新體系框架下的指定試驗機構授權;2020年10月,成為國內第一批通過OIML國際同行評審的電能表B類轉A類實驗室;2024年11月,成為國內首家通過電能表OIML證書指定實驗室聯合評審的實驗室。 ??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負責人就OIML-CS實驗室建設的相關經驗進行分享,該院以實驗室能力建設為支點,形成“標準——平臺——服務”三位一體發展模式,通過三大路徑賦能全球合作。 ??一是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筑牢全球計量話語權。聚焦標準先導、立足國際視野,積極參加電動汽車充電樁國際建議、OIML R46電能表等高水平國際標準制定,牽頭制定《OIML證書試驗附加要求 OIML R46(有功電能表)》,首創性融入中國技術方案。 ??二是搭建高端國際交流平臺,擴大技術合作輻射圈。通過多層次國際交往提升行業影響力,先后承辦亞太法制計量論壇(APLMF)電能表計量檢定和型式批準培訓線上研討會及各類國際培訓,參加OIML法制計量管理體系、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國際研討會議,與25個成員國建立了技術對話機制。 ??三是賦能企業全球化布局,破解技術貿易壁壘。打造高能級國際互認實驗室,不斷延伸IEC、EN以及ISO標準認證體系,以檢測服務助推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022年至今,累計助力25家出口企業的21大類、近百批次產品獲得歐盟、中東、非洲等多國國際市場準入,幫助企業贏得超過50億元的海外訂單。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搭建起了標準聯通與產業升級的橋梁,持續推動OIML-CS在中國落地生根,標志著我國邁入OIML-CS深化協作新階段,推動“中國實驗室”成為國際規則制定的關鍵參與者和貿易便利化的核心賦能者,也為全球計量體系優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東方范式”。 ??據悉,會議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辦,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承辦。(馮浩/文 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