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什表示,需要非常準確非常系統級別的測量學,才能支持建造出像LIGO這樣的儀器,從而實現10的負12次方級別這么靈敏的激光測量,檢測黑洞發出的引力波擾動。
860.jpg (401.92 KB, 下載次數: 152)
下載附件
2022-11-7 16:18 上傳
11月3日,上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里·巴里什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工程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演講。
“我們的實驗需要現代物理學、天文學等領域的結合,由理論物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創新,非常具有挑戰性,也需要高級精密的工程能力進行支持。”11月3日,上海,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教授在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工程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作了《工程學與物理學發現(Engineering and Physics Discoveries)》的主題演講,強調理論研究與工程學的緊密關系。
巴里什是美國實驗物理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院榮譽教授、引力波研究先驅。因對“LIGO探測器和重力波的觀測做出了決定性貢獻”,他與萊納·魏斯和基普·索恩一起被授予諾獎。
“今天我想分享的話題是工程和科學如何互動,如何讓發現科學知識變成可能。”巴里什說。
他的演講以愛因斯坦對于引力波的研究作為引子:“愛因斯坦在大約一百多年前提出了一個關于引力的新理論,他通過這個理論解決了許多牛頓的問題。他發現牛頓的理論認為蘋果的掉落是即時發生的,掉下來的蘋果你馬上就能看到。但實際上從蘋果掉落到我們身上這個過程的傳播也是需要時間的。他的引力波理論非常清晰:這一切的發生,都與光速有聯系。”
861.jpg (461.33 KB, 下載次數: 151)
下載附件
2022-11-7 16:18 上傳
11月3日,巴里·巴里什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工程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介紹愛因斯坦對于引力波的研究。
“比如兩個黑洞如果在宇宙深處合并就會產生巨大的引力波。”巴里什說,當兩個黑洞一起釋放出引力波,引力波以光速來到13億年后的地球,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引力波會擾動地球上的時空,而科學家可以通過LIGO儀器去檢測這種擾動。
巴里什提到,這個技術涉及許多工程學和物理學知識,例如位于華盛頓的激光干涉儀,展示了引力波的機理。當引力波穿過檢測器的時候,就會改變其中的圖形形狀,從而形成擾動。檢測到的形變十分微小,小于10的負21次方,這需要一個巨大的光干涉儀。同時科學家還要屏蔽地球表面的一些噪音,這都是非常精密的工程學問題。
巴里什說,干涉儀中間有兩個管道,內部的儀器非常精密,用于構成激光干涉儀。可以讓光線能夠移到正確的位置上,也允許科學家持續更新,持續跟進,而不是需要在每次測量后整個推倒重來。這些部件能夠遮擋噪音,長度是4公里。管道內部是真空的,壓力級別是10的負9次方,需要使用非常精密的光學組件,在表面和機體配備非常高的精密度,能夠精確地反射光。他們的成果是YAG激光器,能夠給激光帶來穩定的頻率和非常高的準確性,而這些都是技術上的挑戰,需要有很強的工程能力。
巴里什還介紹了如何通過工程學屏蔽地球上的干擾:“我們使用的是一種多階段隔離技術,結合了一些汽車上日常會使用的技術,比如說震動減震的這些機械機理。我們做了四個級別的減震器,但是還不能達到10的負12次方的計量級別,所以我們增添了其他的技術。比如說用很多傳感器去測量剩余的地球運動,然后我們的主動減震器再把這些噪音減掉。”
巴里什表示,需要非常準確非常系統級別的工程學,才能支持建造出像LIGO這樣的儀器,從而實現10的負12次方級別這么靈敏的激光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