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21-10-9 10:25 編輯
令人目瞪口呆的測量學概念 武漢大學 葉曉明 在傳統的經典測量理論中,精密度被定義為重復觀測值或重復測得值相對于其數學期望的發散性。 例如,武漢大學教科書《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第27頁之例3-1就這樣表述:觀測值 d=23.4mm,其標準偏差 σ( d)=0.2mm;測得值 S=11.7m, 其標準偏差 σ( S)=0.1m。 但是,做個簡單的等量代換就能得到,這種數學表達實際給出了悖論式: σ(23.4)=0.2和σ(11.7)=0.1 二個很明顯的問題: 1. 數值23.4和11.7的標準偏差居然不是0,這違背了最基本的概率論概念E(C)=C和σ2(C)=0,是些錯誤的數學表達式。 2. 數學表達式σ(d)=0.2mm和σ(S)=0.1m的實際含義分別是σ(23.4)=0.2和σ(11.7)=0.1,跟精密度的概念定義根本不是同一個意思,測量學教科書實際是在偷換概念地解釋其含義。 顯然,要正確解釋測量概念,我們得先澄清幾個很淺顯的數學概念:23.4和11.7究竟是數值還是變量?測得值(觀測值)究竟是數值還是變量?什么是變量的數學概念? 以錯誤的數學概念為邏輯出發點,所推理出的測量誤差理論不可能正確。 2021 10 6于武漢大學
1.jpg (1.22 MB, 下載次數: 691)
下載附件
2021-10-9 10:20 上傳
2.jpg (819.27 KB, 下載次數: 670)
下載附件
2021-10-9 10:20 上傳
6.jpg (2.51 MB, 下載次數: 739)
下載附件
2021-10-9 10:21 上傳
參考文獻: [1] 葉曉明 等. 誤差理論的新哲學觀. 計量學報,2015 Vol. 36 (6): 666-670 [2] 葉曉明 等. 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 Measurement, Volume 83, April 2016, Pages 96–105 [3] 葉曉明 等. 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s regularities and effect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Volume 126, October 2018, Pages 65–71 [4] 葉曉明 等. Comparison of variance concepts interpreted by two measurement theories. Journal of Nonlinear and Convex Analysis, Volume 20, Number 7, 2019, Pages 1307-1316. [5]葉曉明 等. A New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Measurement Error and Its Uncertainty.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20. [6]葉曉明 等.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on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Measurement Theories.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2020 [7]葉曉明 等. 測量誤差理論的真值中心論與測得值中心論. 計量科學與技術,2021 [8]葉曉明. 《新概念測量誤差理論》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 11
補充內容 (2023-1-19 13:44):
相關論文已經由日本數學雜志 Journal of Nonlinear and Convex Analysis正式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