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微信公眾號開門篇:葉老師給您解析不一樣的測量

[復制鏈接]
26#
lszgjl 發表于 2021-3-31 10:14:20 | 只看該作者
百家爭鳴!
27#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2:40:39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21-3-31 09:54
56是數值,是量的數值表達。數值56在數軸上是一個唯一的點,其發散性是0。

您給出了56這個數值,那就是 ...

您在混淆"量"與"值"的概念……56kg只是一個"值",若脫離所賦予的"量",是沒有意義的(在數學中,也要用適當的符號標記抽象的"量",討論才有意義。)………"56kg",可以是一頭豬的在剛吃飽的重(質)量,也可能是一頭豬吃飽后撒了泡尿后的重(質)量,……,就看到一個"56kg"的"值",誰知道是什么含義?說它是"常量",我只看到混淆了"量"、"值"概念。

如果從"很較真",世上是不存在"常量"的。但是,從"實用"的角度看,則會有若干若干的"常量"---"常量"是一種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量的模型"---在實用范圍內(條件下),量值近似唯一不變(可能的變化遠小于人們應用所"在乎"的程度)的"量"。…………在"量值基準"研究者的"世界",大概是沒有"常量"的?  在日常生活及工程測試計量"世界",存在"常量"【 實際就是其"固有(本質)不確定度",從"應用"的角度看,小的"不值一提"的"量"】
28#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21-3-31 13:22: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21-3-31 13:29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2:40
您在混淆"量"與"值"的概念……56kg只是一個"值",若脫離所賦予的"量",是沒有意義的(在數學中,也要用適 ...

測量學就是用數值來描述量的大小程度,把物理問題數學化,但決不存在脫離所賦予的量的意思。無論什么測量理論,這都是必經之路。

數學上的常量就是數值,數學是用數值來描述變量,每個數值在數軸上都是一個唯一的點,數值是參照系。如果沒有了參照系,就什么也說不清楚了。

變量之所以是變量,是因為它具有多種可能取值,這是純粹的數學概念。不是客觀上處于變化狀態的物理量的意思。

世上是不存在"常量"的-----這種對物理量的理解是正確的。但這種理解本身也是以數值為參照給出的,所以,只有數值是常量。


29#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5:15:09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21-3-31 13:22
測量學就是用數值來描述量的大小程度,把物理問題數學化,但決不存在脫離所賦予的量的意思。無論什么測量 ...

您從"誤"解人們的一種"不太嚴謹"的表述【--所謂:示值的不確定度、示值的重復性、測得值的不確定度、…】出發,導出了一個混淆"量"、"值"概念,顛覆人們對"常量"認知的理論。

所謂的"示值的重復性"、"示值的不確定度",其實際含義是:"示值"對應的那個"顯示量"的"重復性"、"不確定度",正是由于該"顯示量"可能會取0.89、0.83、0.91、0.79、……之類參差不齊的"示值",才有所謂"重復性"、"不確定度"的存在;所謂"測得值的不確定度",同解。并非針對那些具體"值"說話-,因為沒有意義!

說"8848.8m"這個具體值有多少"不確定度",只是您的"判決",有誰承認他確實這么理解了么?

表述上的"不嚴謹",可以改進。顛覆認知的"理論",讓人接收不易。
30#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21-3-31 16:21: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21-3-31 16:29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5:15
您從"誤"解人們的一種"不太嚴謹"的表述【--所謂:示值的不確定度、示值的重復性、測得值的不確定度、…】 ...


我只是從嚴格的數學表達和概念說事,我反對通過偷換概念的手法去形成測量理論。我當然也知道人們對不確定度概念的理解方式---但他們都沒有按數學表達式的原義理解,是他們在誤解數學表達式的含義。

測得值是一個數值,數值不是隨機變量,這從數學上講沒有問題。

請閱讀《計量科學與技術》(2021-3)之《測量誤差理論的真值中心論和測得值中心論》,建議您還是耐心看看我的解釋方法,然后再做對比。

正是因為試圖改進表述上的不嚴謹,所以才發現了理論邏輯的面目全非。
31#
都成 發表于 2021-3-31 16:38:12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問題很簡單,不必需要什么數學和統計學所謂嚴謹的概念和原理。

請不要改變術語,也不要改變現有術語的定義,一切遵循JJF1001-2011,請認真理解下列術語:真值(3.21)、測量誤差(5.3)、測量結果(5.1)、測得值(5.2)、測量不確定度(5.18)。
現在有一個被測量需要測量,可能簡單也可能復雜,可有下列幾種情況:
1、沒有實施測量,真值知道嗎?當然不知道,知道了還要你去測量。測量誤差、測量結果、測得值、測量不確定度也都不知道。這簡直就是廢話!
2、實施了一次測量,真值知道嗎?還是不知道。真值不知道測量誤差也就不知道。但是測量結果有了(包括測得值和測量不確定度),測量不確定度是根據采用的測量方法和選用的測量儀器評估的。
3、換用準確度相同的不同儀器再實施一次測量,真值和測量誤差還是不知道。測量結果較2的結果會發生變化(測得值改變,但測量不確定度不變),因為評估測量不確定度的測量方法和選用的測量儀器的準確性未變。
4、換用準確度不同的儀器再實施測量,真值和測量誤差還是不知道。測量結果較2、3的結果會發生變化(測得值改變,測量不確定度也改變),因為評估測量不確定度的測量方法雖未變,但選用的測量儀器的準確性發生了改變,換用準確度高的儀器則測量不確定度變小,反之變大。
結論:我們實施測量一定是根據測量的要求或目的,采用合適的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來獲得測量結果(包括測得值和測量不確定度),測量不確定度是根據采用的測量方法和選用的測量儀器評估的,一般來說,采用不同準確度的測量儀器,就會得到不同準確度的測量結果,即不確定度的大小不同。在這之前沒有真值和測量誤差什么事,也不可能知道真值和測量誤差的什么分散性。只有知道了測得值和測量不確定度,才知道了真值所處的區間:測得值±測量不確定度,這才有了真值的分散性,以及其分散性的大小,這種分散性與真值無關,而是與測量手段有關。
32#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7:23:2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都成 發表于 2021-3-31 16:38
其實問題很簡單,不必需要什么數學和統計學所謂嚴謹的概念和原理。

請不要改變術語,也不要改變現有術語的 ...

【這種分散性與真值無關,而是與測量手段有關。】<<<  這說法有個前提"假設"-- 被測量是量值唯一、不變的"常量",也就是"真值"唯一的"量"。   不然,這種"分散性"也與"真值(本身的分散性)"有關。在許多實際"處理"中,正是"默認"了"真值"本身有"分散性"--- 在考慮所謂"測量重復性引起的不確定分量"時,認為它與"測量儀器引起的分量(B類方法評估)"無關。
33#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7:34:0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3-31 17:23
【這種分散性與真值無關,而是與測量手段有關。】

"測量不確定度"是基于"測量"評估(猜)出的被測量(真)值的"分散性",不一定是被測量(真)值的真正"分散性"。對于一般的被測量,前者包含后者;對于"常量"型的被測量,后者為"0","測量不確定度"完全取決于"測量手段"
34#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21-4-1 09:50:28 | 只看該作者
都成 發表于 2021-3-31 16:38
其實問題很簡單,不必需要什么數學和統計學所謂嚴謹的概念和原理。

請不要改變術語,也不要改變現有術語的 ...

您注意到了測量條件的變化,這個方向是我支持的,我多年前也是您這樣想。

但需要補充的是,僅有儀器這一個條件的變化是不夠充分的。要想讓測得值序列的分散區間肯定包含有真值,就得讓所有的測量條件都變,讓所有的誤差源都貢獻發散,這樣獲得的測得值序列的發散性才能包含真值。

但一個測量中讓所有測量條件都變化是不可能的,這只能依賴儀器計量行業的各種誤差的檢測資料,因為這些檢測資料恰恰是在所有可能條件下獲得的。這樣,不確定度評定就成了一個誤差的發散性的傳播問題---一個只有測量方案而根本沒有實施的測量也能評定不確定度了。

然后,在某些場合下把真值本身的不確定性(如李老師所說的真值本身的變化,定義不完整等)也看作是誤差問題,合成出廣義的不確定度。

又但是,這些思維要貫徹到所有測量方法之中時(譬如李老師提出的“白糖”問題),就會發現那種AB類不確定度評定根本不適用,AB合成充其量只是不確定度評定中的一個最簡單的特例(而且還有概念誤區),所以還是要完成一個全新的理論論述。

我這里再提一個另外的白糖問題,您看現有理論的AB類是否適用。

有三包白糖,用秤單獨稱量獲得重量值分別為a、b和c,兩兩組合稱量獲得重量值分別是d、e和f,三包一起稱量獲得重量值為g。求三包白糖重量的最優測得值及不確定度評價。
35#
都成 發表于 2021-4-2 11:56: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21-4-2 12:30 編輯
yeses 發表于 2021-4-1 09:50
您注意到了測量條件的變化,這個方向是我支持的,我多年前也是您這樣想。

但需要補充的是,僅有儀器這一 ...


我的舉例是最簡單和普遍情況,即通常認為被測量的真值是相對恒定的,測量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是儀器的不準(其讀數是相對恒定的)。簡單的搞清楚了,再加上被測量和儀器的不穩定又有何難,再說,這些分量往往相對儀器的不準又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實施測量就是為了獲得測量結果(通常包括測得值和測量不確定度),測得值獲得要用到數據處理的理論,測量不確定度用到GUM或1059.1等的方法,如此而已。不就是為了一個不確定度表示符號問題,都這么多年了,目前從GUM到1059.1再到實驗室認可相關文件規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就是有問題,因為都用習慣了就繼續用吧。
您說測得值沒有方差,測量誤差和真值有方差。事實是我們實施測量根本就得不到測量誤差和真值,一個也得不到。正確循序是通過實施測量獲得測得值和測量不確定度,這個測量不確定度是與測得值相關聯的(測量方法及選用的儀器),有了這個不確定度我們才知道了真值所處的范圍, 這才認為獲得了測量誤差和真值的方差,再重復一遍,這個方差的大小主要與測量的手段有關。請注意先有誰后有誰,你說測得值有沒有方差?
不要老盯在什么數學和統計學所謂嚴謹的概念和原理上。很簡單,就看一個測量要獲得什么,怎么獲得就行了,那些得不到的東西,沒用的東西,就是描述成花又有什么用!
36#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21-4-2 13:55: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21-4-2 14:02 編輯
都成 發表于 2021-4-2 11:56
我的舉例是最簡單和普遍情況,即通常認為被測量的真值是相對恒定的,測量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是儀器的不準( ...


說通俗點吧,我就是要解決“白糖問題"中的不確定度評定。您若能按GUM或1059解決那當然更好啊,“測量手段”如34樓所描述,要獲得不確定度評定值。
37#
njlyx 發表于 2021-4-2 16:59:2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21-4-2 13:55
說通俗點吧,我就是要解決“白糖問題"中的不確定度評定。您若能按GUM或1059解決那當然更好啊,“測量手段 ...

不知您要解決哪個"白糖問題"? 是您提出的"三包白糖"的問題嗎?………如果是我以前提出那個所謂"白糖問題"("問題"表述的具體數值后來有些修正),主要是涉及所謂"測量模型"與"相關性的適當處理"問題,好像看不出您的理論是如何解決了?
38#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21-4-2 17:14:17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4-2 16:59
不知您要解決哪個"白糖問題"? 是您提出的"三包白糖"的問題嗎?………如果是我以前提出那個所謂"白糖問題 ...

因為您根本就沒有看,我論文中有個基線解析算法的不確定度評定比您的白糖復雜得多。
39#
njlyx 發表于 2021-4-2 17:40:14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4-2 16:59
不知您要解決哪個"白糖問題"? 是您提出的"三包白糖"的問題嗎?………如果是我以前提出那個所謂"白糖問題 ...

      設一包白糖的實際重(質)量為 X--真值,按"實用"觀點,此X只有唯一真值,是"常量",只是我們不知道X值究竟是多少?--- 是個"不確定量"。
       用秤稱它,記秤的"示值誤差"為Δ,對X稱量的"示值"為Y,可得"稱糖"的"測量方程"為
        X=Y-Δ
       重復"稱"這包糖n次,可得n個"示值"  Y : {y1,y2,…,yn},由此可統計出"示值"Y的所謂"標準偏差/標準不確定度"u(Y)【說明:假設這"秤"并非按"標準"分度的商用秤,不然,示值{y1,y2,…,yn}不會有變化--- u(Y)=0 】; 示值誤差Δ的"標準不確定度"u(Δ)用所謂"B類方法"評估---根據秤的"最大允許誤差"之類指標。
       在假定X是"常量"的前提下,"示值"Y與"示值誤差"Δ必定是"相關的"(相關系數r一定"大于0",但也一定"小于1",具體值取決于秤的"示值誤差"中所謂"隨機"成份的比例),于是,X的"標準不確定度"u(X)為
    u(X)=√(u(Y)^2+u(Δ)^2- 2×r×u(Y)×u(Δ))
---> 多次重復稱量取"平均"時,所得到的u(X)會小于u(Δ)。
40#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21-4-2 20:57:28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4-2 17:40
設一包白糖的實際重(質)量為 X--真值,按"實用"觀點,此X只有唯一真值,是"常量",只是我們不知道X ...

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三包白糖,需要同時獲得三個測得值,但共有7個觀測值---只有7個,n-t=7-3=4,統計無效;秤的示值誤差既導致7個觀測值彼此發散,也同時導致了它們的整體偏離,AB類根本區分不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1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深夜a级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z0xxxx另类| videos性欧美|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韩国伦理电影年轻的妈妈| 免费羞羞视频网站|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视频www|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国产毛片哪里有| 无翼乌日本漫画| 色屁屁www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性色av|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国产寡妇偷人在线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а√天堂资源中文在线官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国产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老子午夜伦不卡影院| 91影院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亚洲欧美清纯丝袜另类|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成动漫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色吧视频在线观看|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