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一八 于 2020-11-29 22:44 編輯
產業計量提出已經有10多年時間了,目前,原質檢總局在全國批籌了一批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一些省市紛紛籌建國家和地方的產業計量中心,產業計量快速發展起來。但我們不能一味追風,都要建立產業計量中心。現在的產業計量中心幾乎都是各省市的計量檢測機構在申請建立,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產業計量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在人員、設備、技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建立產業計量中心。 建立產業計量中心,就需要走進企業,走上生產線,服務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包括研發設計、生產、使用以及報廢階段。針對過程中各個階段存在的問題,我們要采取措施解決。下面就我們汽車制造產業計量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研發、設計階段 汽車制造涵蓋從原材料、零部件加工到各種主機及部分零配件的生產。包括發動機、底盤和車體等主要部件的生產;組裝成車的主機和各種零、部件的配件生產。為此在研發、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產品技術指標的計量總體要求,包括使用什么樣的檢測設備、質量控制點的選擇以及如何進行計量檢測等。各項設計要考慮計量方便,保證計量的質量,主要的測量參數如力學、光學、幾何量、電學及溫度計量等諸多參數。為此產業計量中心人員必須參與到汽車研發設計的過程中去,與企業的研發設計人員一起工作,這樣工作人員就必須要懂汽車設計、懂工藝、懂計量控制等,這對人員的要求是很高的,這樣的人員很難找。而且我們想要參與汽車的研發設計以及工藝設計,汽車生產廠不一定會同意,特別是參與工藝流程,乃至企業的保密、關鍵工藝更不可能。這些就是人員方面存在的問題。
2.生產階段 生產階段需要按照設計的要求開展產品的生產,在此階段中,產品的符合性評價是產品使用之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關系到產品各方面技術指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符合性評價就需要測量出具相關數據,有了數據才有評價,有了評價才有質量。由此產生了新的問題:第一人員的問題,需要產業人員懂工藝生產,而工藝又是企業的商業秘密,我們的產業計量人員要想進入對方的工藝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二技術、設備,生產過程中的測量不再是單一的測量,許多關鍵技術和支撐技術的研究催生出大量獨特的、非常規量的測量要求,如極端量測量、高速動態響應測量、多參數復合測量等,為此我們需要研發更多的專用測量設備以及測量方法。汽車生產中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1)精密測量:零配件加工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三坐標測量機、數控機床、齒輪、量規、幾何量及形位公差測試方法研究及測試裝備研制。在檢測能力上達到極小尺寸和大尺寸的精密測試水平,極小尺寸方面實現納米級測量,使測量的準確度從微米級提高到納米級。在汽車產業中表面粗糙度達1納米級;大尺寸方面開展大型車輛車如掛車、貨車的車身外廓尺寸,大型工件外形尺寸,大空間內動態目標精確定位等重要參數的精密測量。 (2)動態測量:動態力、動態扭矩、動態壓力、動平衡測試技術和方法的研究和應用。動態力、動態扭矩、動態壓力、動平衡等瞬時值的測量方法和動態值在測量期間隨時間或其他影響量的變化規律。 (3)在線測量:不同于傳統的離線測量,是一種與產業產品生產系統相連接的測量,它的測量對象主要是動態量,一般而言它是一種不用于靜態量的測量或者不能獨立的測量,其測量過程一般不需要人工干預。在線測量突破了原來傳統的計量工作模式,對于產品形成過程中工藝與質量控制,在線計量活動起著關鍵技術作用,為此需要研究非接觸、快速計量檢測系統;生產線上傳感器及儀表的在線檢測;大型綜合參數測量設備的在線設計;在線實時校準等設備及技術。 (4)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電動汽車直(交)流充電機(樁)檢測,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額定容量計量測試及可靠性試驗等。 這些測量都不同于傳統的測量,需要我們去研發新的設備,新的技術,突破傳統計量才能完成。
3.使用階段 使用過程中需要對產品性能進行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定量評價,以確定其是否持續滿足使用要求。使用階段的計量服務主要是為了檢測汽車使用中的性能而開展的檢測,這就需要我們開發相應的檢測儀器,開展汽車轉向角、四輪定位、汽車制動系統檢測、車輛關門速度、力檢測、燈具檢測、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等檢測服務,以確保汽車在使用階段的安全。這就需要我們跟當地的車管所、車輛檢測站等開展合作,這塊業務范圍很難進入,有很多需要去協調的地方。
4.報廢階段 汽車不再繼續使用要報廢時的計量檢測服務包括檢測車輛是否不再繼續使用、哪些零部件還可以繼續使用,以及安全環保檢測,以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等方面的檢測。想要參與汽車報廢回收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資質、業務范圍、技術等。 產業計量中心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面臨的問題很多,在人員、技術、設備上都需要我們去突破。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突破這些難題,產業計量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區域、跨行業的產業集群,形成示范應用,為企業產值、服務效能和產品質量的大幅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和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