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學軍;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主任;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計量是國際公認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發達國家把計量檢測、原材料和工藝裝備列為現代工業生產的三大支柱,是支撐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也是城市競爭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近年來,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計量工作,核電儀器儀表、商用飛機、智能網聯汽車等3家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先后落戶上海,對推動相關產業創新、核心競爭力提升以及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傳統優勢制造業的改造提升,目前上海還面臨一些短板,如與制造業發展相配套的高端計量測試服務發展滯后,產業關鍵領域測量能力和水平不高,計量測試行業市場活力不足等,特別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速逆全球化影響下,國際計量測試技術服務供給不足的風險對我國自身產業計量測試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為了加快提升產業測試服務供給能力,國家先后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要加強計量測試能力的建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建設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020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全面推進國家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助推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帶領推動下,已在汽車、大飛機、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共籌建了34家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上海市主動服務國家質量發展戰略,持續聚焦產業計量測試能力提升,2020年5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市經信委、市科委和市國資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上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推動形成自主核心的“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力爭到2030年圍繞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建設10家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20家具有長三角乃至全國輻射力的上海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打響“上海制造”品牌、建設上海科創中心提供計量技術支撐保障。為此,由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跨區域聯合推動,18個長三角國家和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入駐參與,打造“產業計量云(長三角)”的“互聯網+”產業計量測試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產業生產要素配置、計量測試資源優化和集成方面的優勢,夯實長三角市場一體化計量技術基礎公路,服務區域協同“智”造和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的發展格局對產業計量測試工作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要實現由原來單一測量到現代多元測量再到系統解決方案的轉變,加速產業計量服務理念、技術、方式和機制的全方位變革。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一是要加快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培育建設,開展前瞻性計量測試技術和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高端儀器儀表和專用測試設備研發高地;二是要加大區域產業計量測試能力融合,依托產業計量云平臺,通過市場化運行探索優化產業計量測試服務新模式,加強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實現計量測試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三是要加緊夯實產業計量基礎建設,圍繞產業發展瓶頸完善相關計量測試技術規范、標準體系,重視培養計量專業人才,爭取促進政策支持計量測試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