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20-8-25 10:50 編輯
-
對《測量不確定度在法制計量合格評定中的作用》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
史錦順
-
引言
數日前,斤斤計較先生報道了關于制訂新版JJF《測量不確定度在法制計量合格評定中的作用》的消息,并上傳了計量領導部門征求意見的文件以及JJF草稿的全文。這是中國計量界的大事。謝謝斤斤計較先生。原文網址:
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9434&extra=page%3D1
經過一番苦讀、思索,我的總的意見是:此草稿不能用。
由于不確定度體系本身的嚴重錯誤,一經用在計量的合格性的判別中,就錯上錯。此種JJF,對計量工作不是指導,而誤導。對事業不負責任,將錯誤的作法輕率上升為“法制”,擾亂、危害實際工作,就可能演變成“罪行”了。危言縱聽嗎?應知:你用“法制”害人誤事,就有法制治你。至少,在道義的法庭上,你將被釘在計量歷史的恥辱柱上。
也許有人說:我是按國際規范照抄。那你就太失身分了;你是中國規范的制訂者,不能有那副奴才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盲目排外是錯誤的,全盤照搬也是錯誤的”。規范的起草者們,要深思。尊重規律是根本;國際上的不確定度體系的權威們,連起碼的邏輯知識都不懂,理他作甚!
因本人年老體衰,精力有限,本意見書得分幾步寫。爭取九月中寫成上報。這里是第一部分,是對《JJF》草稿的批注。第二部分是草稿錯誤分析;第三部分是關于計量誤差與合格性判別的史氏理論;第四部分是代擬《合格性判別規范》。
一 對征求意見稿的批注
圖1 真值可知誤差可求 .jpg (189.84 KB, 下載次數: 393)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2 上傳
圖2 相對真值.jpg (102.36 KB, 下載次數: 370)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3 上傳
圖3 準確度就是誤差范圍指標值.jpg (153.47 KB, 下載次數: 415)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4 上傳
圖4 準確度是定量的.jpg (177.29 KB, 下載次數: 422)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4 上傳
圖5 誤差范圍包括兩部分).jpg (153.41 KB, 下載次數: 409)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5 上傳
圖6 對示值誤差的不合理要求.jpg (151.46 KB, 下載次數: 412)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6 上傳
頻率短穩(隨機變化)測量儀,是目前分辨力最高的儀器(相對隨機差達10-16)而其系統偏差可略(同源測量可辨),無法滿足這個要求,也不該有此要求。大多數精密儀器都有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兩部分,其合成誤差范圍小于指標值(一般略有余量)即可,而不規定二者的比例關系,也無法規定。
圖7 混淆對象和手段.jpg (266.4 KB, 下載次數: 384)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7 上傳
圖8 缺少嚴格的計量誤差公式.jpg (192.7 KB, 下載次數: 380)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8 上傳
【史注】
必須有嚴格的計量誤差公式,才能有正確的合格性判別公式。
合格性判別公式是合格性判別的基礎。而計量誤差公式又是合格性判別公式正誤的前提。
本文的糊涂帳,比GUM與VIM更近一層。儀器的是否合格,著眼點竟然集中在計量標準上。計量的資格,必須是標準的誤差范圍比被檢儀器小得多,小到什么程度,可以計量哪級以下的儀器,這是計量資格的問題。環境等的影響,是通過儀器或標準來實現的。環境影響極小,是計量標準的必要條件;通常,屏蔽環境影響的能力,比被檢儀器要高得多,否則就沒資格當計量標準。此文,著眼地卻是分析環境對標準的影響,本么倒置了。
圖9 準確度定性說與準確度比自相矛盾.jpg (173.14 KB, 下載次數: 426)
下載附件
2020-8-25 10:09 上傳
圖10 不能實現的說法.jpg (324.48 KB, 下載次數: 388)
下載附件
2020-8-25 10:10 上傳
圖11 不該有的評定.jpg (804.6 KB, 下載次數: 419)
下載附件
2020-8-25 10:11 上傳
圖12 不確定度區間不包含真值.jpg (210.14 KB, 下載次數: 381)
下載附件
2020-8-25 10:11 上傳
圖13 不確定度不能只包含隨機誤差范圍.jpg (247.52 KB, 下載次數: 390)
下載附件
2020-8-25 10:12 上傳
圖12等說明,不確定度區間不包含真值。
測量計量的任務是認識客觀量值,即真值。既然不確定度的區間不包含真值,那就說明:不確定度沒有用途。
圖13 等說明,不確定度區間僅包含隨機誤差。忽視系統誤差的作用是不確定度體系的致命傷。而系統誤差是誤差范圍的主要部分。把主要部分忽略了,不確定度體系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
不確定度體系用于合格性判別,最基本的問題是混淆對象與手段的關系;把被檢對象的部分性能賴在計量誤差上,是原則性的錯誤。于是,計量這門科學技術被歪曲了。現存的許多亂象,正是盲目推行不確定度體系的必然后果。警惕呀,計量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