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據] 數據處理時修約疑問

[復制鏈接]
26#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0:46:26 | 只看該作者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4 03:38
謝謝你對我的理解哦!
      其實在之前的討論過程中,讓我收獲很大,在討中使我對該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 ...

以我們該實例來說,分辨力為1攝氏度的該干燥箱上的儀表,示值給出105攝氏度時,代表著104.6攝氏度至105.4攝氏度這么一個區間的量之值。在這樣的情況下,給出什么示值誤差-0.2攝氏度,修正值0.2攝氏度,真的沒意義哦!

您所說的104.6℃~105.4,僅僅是顯示示值的不確定區間(區間的中心位于105.0℃),而不是實際溫度的不確定區間。對于實際誤差為-0.2℃的干燥箱來說,實際溫度應該是105.2℃,實際溫度的不確定區間應該是104.8℃~105.6℃(實際溫度的不確定區間中心位于105.2℃)。那你此時的溫度修正值到底是0℃還是+1℃呢?得不到更加準確可靠的實際誤差值,校準還有何意義?那還需要用準確度和分辨力更高的計量標準來校準嗎?等精度的比對足矣。

27#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1:39: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0-1-4 11:45 編輯

因此,盡管被測量的值末位數無限延伸情況客觀存在著,但示值就是儀器的指示值,所謂儀器“化整前的示值”根本就不存在。

23樓某人說此番話自相矛盾。前半句說“客觀存在”,后半句就說“根本不存在”,純粹就是胡說八道。以下是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的表述:

“化整前的示值P”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呀?你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是不是?那真值也測不到,是不是也不存在呀?看不到,不可以用盡可能準確可靠的方法來進行定量的檢測與評估嗎?

關于“鑒別閾”,請不要與“分辨力”相混淆。定義中的形容詞一個使用了“最大”,另一個使用的是“最小”,一個是受“噪音”、“摩擦”、被測量變化或如何施加的影響,另一個是在設計時就確定的,完全不受影響。與“儀器指示的”值末位數長短有關的,應該是“分辨力”不是“鑒別閾”。

又是一處自拍腦袋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胡說八道。看看術語定義原文是怎么說的吧:

到底受不受“噪音”、“摩擦”的影響?。俊白畲蟆迸c“最小”完全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表述的,前者是站在不可察覺到變化的角度而言,后者是站在可察覺到變化的角度而言,實際兩者表征的都是同一個量值。當察覺到變化的瞬間,得到的量值就是不可察覺到變化的“最大值”,同時也是可察覺到變化的“最小值”。就如同人們稱“垂直度”一樣,也有人將該參量稱其為“不垂直度”這有何區別嗎?自己不懂,卻要裝懂。

至于“儀器最終示值誤差的修約,不是按照儀器分度值來修約,而是根據‘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的末位來進行修約”,其實,“儀器最終示值誤差的修約”肯定與“儀器分度值”密切相關,分度值只有0.1mm,儀器最終示值誤差修約到0.001mm只能是騙人的把戲而已。但“根據‘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的末位來進行修約”的說法有一定道理。JJF1059.1就明確規定測量結果的末位數與其測量不確定度末位數對齊,這種“對齊”是相互的,這是因為歸根到底都與儀器的“分辨力”或“分度值”有關。“分辨力”或“分度值”的末位數為小數點后1位,不確定度評定結果就不可能達到小數點后3位,“儀器指示的”測量結果最終值同樣也不可能達到小數點后3位,否則就可以判定為“假賬真算”。

這不是廢話嗎。分度值只有0.1mm,最終擴展不確定度的首位能評到小數點后第3位去嗎?JJF1059.1所規定的修約方向就是測量結果的末位向不確定度末位對齊,到了規某人嘴里就成了“相互的”,“分辨力”或“分度值”的末位數為小數點后1位,不確定度評定結果就不可能達到小數點后3。誰跟你扯到3啦?你怎么不說呀?后兩位難道也不可能嗎?從頭到尾都在鼓搗別人“真賬假算”。

28#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4 12:28:02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0:46
以我們該實例來說,分辨力為1攝氏度的該干燥箱上的儀表,示值給出105攝氏度時,代表著104.6攝氏度至105.4 ...

我認為此時的修正值只能是0℃。如果說105℃時,標準示值為106.2℃,則修正值為1℃。
2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4 14:29:31 | 只看該作者
  27樓說:因此,盡管被測量的值末位數無限延伸情況客觀存在著,但示值就是儀器的指示值,所謂儀器“化整前的示值”根本就不存在。23樓某人說此番話自相矛盾。前半句說“客觀存在”,后半句就說“根本不存在”,純粹就是胡說八道。
  答:技術討論中可以發表任何不同觀點,但隨隨便便地罵人卻只能反映罵街者的低劣道德品質,于技術討論有害無益。
GUM說“真值”的“真”字可以省略,我說的“客觀存在”是被測量的(真)值?!罢嬷怠焙芸赡苁莻€無限循環或無限不循環小數,但測得值是通過儀器顯示或讀出的,其末位數受測量儀器“分辨力”或“分度值”的制約只能是“有限的”,尾數位數“無限的”測得值“根本不存在”。尾數位數無限的“真值”“客觀存在”與尾數位數無限的儀器顯示的“測得值”“根本不存在”,相互并不“自相矛盾”,更不是你所罵的“胡說八道”。
30#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4:49:49 | 只看該作者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4 12:28
我認為此時的修正值只能是0℃。如果說105℃時,標準示值為106.2℃,則修正值為1℃。 ...

那還用得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嗎?JJG53920167.5.5條和第7.5.11.3條和第7.5.11.4條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你搞清楚了沒有?到底這樣檢測到的實際誤差時“假戲”還是“真戲”?到底報出實際誤差是“假戲真做”還是“真戲真做”?報出實際誤差等于0或-1是“假戲真做”還是“真戲假做”?

3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4 15:20:55 | 只看該作者
  27樓復制粘貼了JJF1001的7.14和7.16,這種精神值得鼓勵,但其目的是為了混淆兩個術語就屬于用心不良了。我們不得不承認,此人混淆概念的手法的確非常高明,呵呵。27樓說,“最大”也好,“最小”也罷,只不過“完全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表述的”,“實際兩者表征的都是同一個量值”是最為典型的概念混淆用語,也是他所表達的真實目的。如果,“分辨力”與“鑒別閾”真的如他所說都是表征“同一個量值”,豈非我們的計量界術語專家真的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專門對同一個東西制造多個術語忽悠大家,大家越云里霧里,就越顯示其知識淵博高深了?在前面我就善意地提醒過此人,之所以定義“分辨力”和“鑒別閾”兩個術語,是因為它們本質上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值”。它們的區別我再提醒他一次,關鍵在于:
  “分辨力”由設計者規定和提出,同一型號規格的每個測量儀器的“分辨力”都相同,在制造前就已被設計者確定。所謂分辨力受“噪音”、“摩擦”、被測量變化或如何施加的影響,是設計階段必須考慮的,這些要素在使用階段的影響已包含在“分辨力”之內,不再考慮。末位數跳一個字代表的量值是固定不變的,“分辨力”不能通過調修加以改變。即便某些儀器使用中分辨力或分度值可能會發生變化,也不能調修,只能根據實際情況更改分辨力或分度值的大小,更改標識內容(例如水平儀等)。
  “鑒別閾”受“噪音”、“摩擦”、被測量變化或如何施加的影響,是使用階段需考慮的要素,是在設計者已確定了“分辨力”的前提條件下,考慮這些要素帶來的影響。因此“鑒別閾”對同一型號規格的不同儀器個體,很可能完全不同,具體大小需要通過檢定或校準獲得?!拌b別閾”達不到要求的儀器個體,需要“調修”,也完全可以通過調修達到要求。
3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4 15:51:21 | 只看該作者
  27樓的最后一個問題(最后一個自然段),既然此人已經承認劉彥剛量友關于儀器的讀數值末位數的小數點后位數不可能過多“這不是廢話嗎”,那就還有點自知之明,我就不想多說了。但“分度值只有0.1mm,最終擴展不確定度的首位能評到小數點后第3位去嗎?”仍然是可笑的。我們討論的是“修約”問題,修約的對象落實在“末位數”,在這里沒有人談及“首位”,JJF1059.1也沒有談及“首位”,講的都是“末位數”,“末位數對齊”。
  “末位數對齊”理所當然是“相互的”。誰的末位數是正確的,另一個就必須與它對齊。不確定度的有效數字不得多于2個是鐵定的原則,修約后多于2個或修約后不確定度等于0而與測得值末位數對齊,測得值可能錯了,或測得值的末位數一定是修約錯了。但,測得值修約正確,不確定的評定結果的末位數與它對齊后有效數字多于2個,就可以斷定不確定度評定一定出了錯,必須檢查不確定度評定過程中哪里出錯了,需找到錯誤,加以改正。
  我還是要強調一下,為什么會產生“不確定度的末位數與測量結果的末位數(相互)對齊”這種現象呢?根源就在于所用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或“分度值”決定了必然產生這個現象,所用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或“分度值”決定了測量結果的末位數位置,也決定了測量不確定度的末位數位置,因此它們的末位數必須“相互”對齊,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分辨力”或“分度值”都是測量設備的設計者確定的,不是測量設備使用中的計量特性,一般不需要檢定/校準。
33#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6:26:06 | 只看該作者

29樓某人無理都要攪三分。鐵的事實擺在這里,自拍腦袋瞎編臆造的東西,又拿不出證據,還不就是胡說八道嗎。我所有的說詞,都有證據為憑,不要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

“測得值”就是被測量的(真)值的估計值,測一次也是測,測N次取平均值也是測。不同的方法得到的測量結果,具有不同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難道單次測量與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一樣?

尾數位數無限的“真值”“客觀存在”與尾數位數無限的儀器顯示的“測得值”“根本不存在”,相互并不“自相矛盾”,更不是你所罵的“胡說八道”。

兩者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你沒有那個能力完全得到。但可以通過使用準確度更高、分辨力更細、改變測量方法等力所能及的手段,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向其“真值”有效逼近。以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的方法,就可以明顯提高測量結果的可信度(或可靠度),這已經是數學上早已證明了的東西,卻被你扯成了毫無意義的“假賬真算”。

3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4 16:42:13 | 只看該作者
  27樓問:“化整前的示值P”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呀?你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是不是?那真值也測不到,是不是也不存在呀?看不到,不可以用盡可能準確可靠的方法來進行定量的檢測與評估嗎?
  答:用JJG539《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否定我所說的“分辨力”決定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數位置的觀點,同樣是玩的概念混淆和偷換概念的把戲。規程講的“化整前的”示值和誤差,仍然是受到“分辨力”的制約,與大家討論的測量結果修約是兩回事。
  我一直在說被測量的“真值”是客觀存在的,也從來沒有人否定過這個客觀存在,灼灼逼人的反問除了栽贓的嫌疑外,毫無價值。規程所說“化整前的示值P”,同樣因為“分辨力”決定了檢定數字指示秤時的檢定結果的末位數位置。
  這個“檢定”過程其實也是“測量過程”,是用砝碼測量數字指示秤的示值,然后計算出示值誤差的測量活動。該測量過程盡管被測對象“秤”的分辨力是e,但使用的測量設備是砝碼,“分辨力”由“相當于0.1e的附加砝碼組”的質量間隔確定。這仿照了模擬式儀器檢定過程,被測對象模擬式儀器的“分度值”盡管是e,但肉眼可估讀到分度值的1/10,即可認為分度值e的儀器的“分辨力”可達0.1e。此時測得值末位數位置應與0.1e的末位數位置對齊。模擬式儀器最典型的檢定例子可參見JJG21-2008千分尺檢定規程。JJG539既然規定檢定所用測量設備是“0.1e的附加砝碼”,檢定結果就必由附加砝碼的分辨力限定,你“化整前”的測得值怎么也不會比0.1e的末位數位置還長。但,如果用分辨力e的數字指示秤去測物品質量,就只能讀得與e末位數對齊的測得值,絕對得不到與0.1e末位數對齊的測量結果。
35#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7:56:10 | 只看該作者

“分辨力”由設計者規定和提出,同一型號規格的每個測量儀器的“分辨力”都相同,在制造前就已被設計者確定。所謂分辨力受“噪音”、“摩擦”、被測量變化或如何施加的影響,是設計階段必須考慮的,這些要素在使用階段的影響已包含在“分辨力”之內,不再考慮。末位數跳一個字代表的量值是固定不變的,“分辨力”不能通過調修加以改變。即便某些儀器使用中分辨力或分度值可能會發生變化,也不能調修,只能根據實際情況更改分辨力或分度值的大小,更改標識內容(例如水平儀等)。

這是31樓某人典型的將儀器“顯示裝置的分辨力”的概念與儀器“儀器的分辨力”的概念混為一談?!胺直媪Α钡亩x說得清清楚楚,是被測量的最小變化,而不是示值的最小變化。而“顯示裝置的分辨力”恰恰是指“顯示示值間的最小差值”。對于示值非連續變化的數顯儀器而言,“顯示裝置的分辨力”就相當于模擬儀器的“分度值”。而模擬儀器“顯示裝置的分辨力”,則由多種因素決定,有可能是分度值的1/2(如普通游標卡尺),有可能是分度值的1/5,也有可能是分度值的1/10

什么叫“承認劉彥剛量友關于儀器的讀數值末位數的小數點后位數不可能過多”呀?這分明是JJF1059.1的規定,也被你搬到我身上來做文章,到底想達到什么目的?

不確定度的首位,就是表征測量結果欠準數的首位,怎么叫沒有意義呀?當不確定度僅保留一位有效數字時,其“首位”即為“末位”,當不確定度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時,既有“首位”也有“末位”?!皽y量結果”就應該向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哪里有什么“互相的”謬論。

“分辨力”、“分度值”不需要檢定/校準,這還用得著你來宣傳嗎?!罢`差”要不要檢定/校準?數字指示秤的“化整前示值P”要不要檢測?不測出P,秤的誤差如何確定?哪里規定了最終測量結果不向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而要向“分辨力”、“分度值”對齊呀?

“末位數對齊”理所當然是“相互的”。誰的末位數是正確的,另一個就必須與它對齊。不確定度的有效數字不得多于2個是鐵定的原則,修約后多于2個或修約后不確定度等于0而與測得值末位數對齊,測得值可能錯了,或測得值的末位數一定是修約錯了。但,測得值修約正確,不確定的評定結果的末位數與它對齊后有效數字多于2個,就可以斷定不確定度評定一定出了錯,必須檢查不確定度評定過程中哪里出錯了,需找到錯誤,加以改正。

現在討論的情況,是修約后的測量結果的“末位(整數部分的個位)”,與不確定度的“首位(第一位小數)”都不對齊,到底錯在哪兒呀?該如何改正呀?

36#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9:33:19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4 16:42
  27樓問:“化整前的示值P”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呀?你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是不是?那真值也測不到,是不 ...

JJG539《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否定我所說的“分辨力”決定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數位置的觀點,同樣是玩的概念混淆和偷換概念的把戲。

我哪一句是概念混淆偷換概念呀?“分辨力”決定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數位數位置究竟是哪一位呀?是與“分辨力”同位還是與“分辨力”下一位同位呀?數字指示秤“分辨力”是多少?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又是哪一位?請舉例說明。與此對應的干燥箱的示值“分辨力”是多少?校準結果的又應該修約至哪一位?不要在這里東扯西繞。

該測量過程盡管被測對象“秤”的分辨力是e,但使用的測量設備是砝碼,“分辨力”由“相當于0.1e的附加砝碼組”的質量間隔確定。

怎么現在“分辨力”又成了由“相對應0.1e的附加砝碼組”的質量間隔確定呀?你不是說由設計者規定的嗎?設計者啥時候給出了這一規定呀?

但,如果用分辨力e的數字指示秤去測物品質量,就只能讀得與e末位數對齊的測得值,絕對得不到與0.1e末位數對齊的測量結果。

你只能說,單次測量結果只能讀到與e末位對齊的測得值,憑什么說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也得不到與0.1e末位對齊的測量結果?請問你的最終“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首位(欠準位)是哪一位?

3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5 00:06:22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7:56
“分辨力”由設計者規定和提出,同一型號規格的每個測量儀器的“分辨力”都相同,在制造前就已被設計者確定 ...

  一、對一貫混淆概念的人,能在35樓第二自然段認識到“顯示裝置的分辨力”與儀器的“分辨力”不同,實在難能可貴。但其解釋卻是可笑的,說出“模擬儀器‘顯示裝置的分辨力’”的話,更是令人笑掉大牙。眾所周知數字式儀器有“顯示裝置”,因此只有“顯示裝置的分辨力”,沒有“分度值”。模擬式儀器有“標尺”,沒有顯示裝置,因此只能有“分度值”,沒有“顯示裝置的分辨力”。定義都沒搞清楚,奢談什么“分辨力”與“顯示裝置的分辨力”的區別,怎能不蹩腳?
  二、35樓說“承認劉彥剛量友關于儀器的讀數值末位數的小數點后位數不可能過多”分明是JJF1059.1的規定,也被搬到他身上來做文章,到底想達到什么目的?”
  答:這是我對一貫概念混淆的人尚能有這么點正確認識的鼓勵,此外別無他意。
  三、35樓說“不確定度的首位,就是表征測量結果欠準數的首位,怎么叫沒有意義呀?”,這是混淆“誤差”與“不確定度”兩個概念的典型話語。不確定度表征的是測量結果“可信性”或“可靠性”的參數,并不表征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表征測量結果“欠準”的參數叫“誤差”,“誤差”才是表征測量結果“準確性”的參數。
  如果一個人只有一個兒子,他還用得著分大兒子小兒子嗎?同樣,“僅保留一位有效數字時,其‘首位’即為‘末位’”的論調不值一駁,“僅有一個”,何來首末、前后、大小之分?這種狡辯只能被人們恥笑。
  四、35樓能認識到“分辨力”、“分度值”不需要檢定/校準,值得表揚。但,提出“‘誤差’要不要檢定/校準?數字指示秤的‘示值’要不要檢測?”的問題,就太小兒科了,自己去查檢定規程,只要識字,一看便知。
  五、哪里的規定都是測量結果“與”其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哪里都沒規定最終測量結果“向”或“不向”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跋颉庇兄鲝年P系,“與”是并列關系,誰與誰的“對齊”沒有主從關系,一定是“相互的”。測量結果與其不確定度的末位之所以能相互對齊,根本原因就在于出具測量結果所用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或“分度值”對讀數值末位數給予了限定。
  六、35樓問:現在討論的情況,是修約后的測量結果的“末位(整數部分的個位)”,與不確定度的“首位(第一位小數)”都不對齊,到底錯在哪兒呀?該如何改正呀?
  答:首與末的區分太簡單了,小孩子們都會。要說錯在哪,錯就錯在應該是“末位數對齊”,是末位數與末位數的對齊,不是末位數與首位數的對齊。作為一個資深計量工作者連這么簡單的事都拎不清,難怪對許多概念都混淆不清!
3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5 01:06:57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9:33
用JJG539《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否定我所說的“分辨力”決定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數位置的觀點,同樣是玩的 ...

  一、我哪一句是概念混淆偷換概念呀?“分辨力”決定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數位數位置究竟是哪一位呀?是與“分辨力”同位還是與“分辨力”下一位同位呀?數字指示秤“分辨力”是多少?測量結果的修約末位又是哪一位?
  答:你到處都概念混淆偷換概念,自己去看自己的帖子吧,對于一個資深計量工作者還用我點破嗎?
  我和量友們已經多次告訴你,測量設備的“分辨力”末位數在哪里,用這個測量設備實施測量,所能讀得的測得值末位數就是那里。數字指示秤是被測對象,“砝碼”連同“0.1e的附加砝碼組”是檢定中使用的測量設備,此時使用的測量設備又被稱為“計量標準”。測量設備的分辨力(再次提醒你請與分度值相區分)是什么,測量(檢定)結果的末位數就應該與它對齊。
  二、怎么現在“分辨力”又成了由“相對應0.1e的附加砝碼組”的質量間隔確定呀?你不是說由設計者規定的嗎?設計者啥時候給出了這一規定呀?
  答:附加砝碼組是數字指示秤檢定使用的計量標準裝置組成之一,單個附加砝碼的質量間隔就是該測量設備(即計量標準)的“分辨力”,因此也就決定了使用該測量設備“測量”被測對象(數字指示秤)示值或示值誤差時測得值的末位數。而砝碼組各單個砝碼的質量間隔是設計人員在砝碼制造前早就確定了的,因此這種“測量設備”的分辨力仍然是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就給出的,是無法改變的。
  三、單次測量結果只能讀到與e末位對齊的測得值,憑什么說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也得不到與0.1e末位對齊的測量結果?
  答:“單次測量結果只能讀到與e末位對齊的測得值”完全正確?!岸啻螠y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也得不到與0.1e末位對齊的測量結果”是你的臆造,在本論壇中,我還沒有發現一個人像你這么說。誤差理論和不確定度評定理論告訴我們,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時,其準確性和可信性均高于單次測量的結果。平均值是通過多次測量所得測得值通過計算得到的,并非由儀器直接讀得,如果平均值仍然“只能讀到與e末位對齊”,還是與單次測量結果的末位數保持一致,將無法與單次測量結果與區分準確性和可信性的高低,因此誤差理論告訴我們,平均值為測量結果時應比單次測量結果多保留一位小數。
  四、請問你的最終“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首位(欠準位)是哪一位?
  答:我再強調一遍,完整的測量結果表述方法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有效數字不得超過兩個,測量結果的末位數與其測量不確定度的末位數對齊,從來不講“首位數”。因此,我對你的這個問題也只能“呵呵”了。我認為,一個資深計量工作者提出這個問題,真的很莫名其妙,很外行,即便初入計量門檻的新人,都不會提出如此外行的問題。
39#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5 04:13:12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4 14:49
那還用得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嗎?JJG539-2016第7.5.5條和第7.5.11.3條和第7.5.11.4條的 ...

       那還用得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嗎?JJG539-2016第7.5.5條和第7.5.11.3條和第7.5.11.4條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你搞清楚了沒有?到底這樣檢測到的實際誤差時“假戲”還是“真戲”?到底報出實際誤差是“假戲真做”還是“真戲真做”?報出實際誤差等于0或-1是“假戲真做”還是“真戲假做”?
       因為在整個30分鐘校準過程中,被校準干燥箱儀器示值,就我們前面討論的該實例來說,未必一定一直是105攝氏度,箱體中心的實際溫度更不太可能一直不變。所以必須用15次(規范規定的)測量被校準干燥箱儀器示值取平均值,用15次(規范規定的)測量被校準干燥箱中心實際取平均值,并按規范給出的測量模型計算作為最終測量結果。


40#
csln 發表于 2020-1-5 08:51: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20-1-5 09:12 編輯

測量結果
校準點105℃ ,y=105.2℃ ,U=0.7℃(k=2) 沒毛病

至于去考慮干燥箱顯示分辨力的不確定度分量,太扯了

假如干燥箱溫度設定是5度間隔,要如何評定不確定度?又如何給出測量結果?再假如這臺干燥箱為了某種特別用途,就只有105度這一個溫度點,又如何評定不確定?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數據處理問題,這是一個物理問題,不了解被校準儀器和標準器原理,不了解測量的物理機制,評定不確定度,純屬瞎掰
41#
路云 發表于 2020-1-5 11:40:39 | 只看該作者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5 04:13
那還用得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嗎?JJG539-2016第7.5.5條和第7.5.11.3條和第7.5.11 ...

無論你怎么測,所有的讀數,都是以被校對象干燥箱的設定值(105℃)為基礎,在準確度和分辨力更高的標準裝置上讀數獲得。實際對最終測量結果修約至哪一位,只能由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末位決定,而不可能是依據被校對象的分辨力來決定。

就如38樓量友所說,假如干燥箱的分辨力是5℃,用同樣的計量標準對其進行校準,最終得到的干燥箱的溫度示值誤差是不是要修約至5℃的整數倍呢?完全沒有道理嘛。30分鐘15次的測量結果肯定有變化,但被校對象的示值在30分鐘內完全有可能根本不變化。你將其實際誤差修約到5℃的整數倍(要么是0℃,要么是+5℃或-5℃,要么是+10℃或-10℃),你覺得合適嗎?這是“真戲假做”還是“假戲真做”還看不出來嗎?

42#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6 05:05:29 | 只看該作者
csln 發表于 2020-1-5 08:51
測量結果
校準點105℃ ,y=105.2℃ ,U=0.7℃(k=2) 沒毛病

測量結果
校準點105℃ ,y=105.2℃ ,U=0.7℃(k=2) 沒毛病

至于去考慮干燥箱顯示分辨力的不確定度分量,太扯了

假如干燥箱溫度設定是5度間隔,要如何評定不確定度?又如何給出測量結果?再假如這臺干燥箱為了某種特別用途,就只有105度這一個溫度點,又如何評定不確定?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數據處理問題,這是一個物理問題,不了解被校準儀器和標準器原理,不了解測量的物理機制,評定不確定度,純屬瞎掰。
~~~~~~~~~~~~~~~~~~~~~~~~~~~~~~~~~~~~
       如干燥箱溫度設定是5度間隔,分辨力仍為1℃,那么不確定度評定仍與原實例一樣。只是此時通過干燥箱溫度設定值,修正干燥箱儀表示值的能力就更低了。
       如果干燥箱溫度儀表分辨力為5℃,那么此時就被校準儀器分辨力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就達0.289?=0.289X5℃=1.5℃。
43#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6 05:17:05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0-1-5 11:40
無論你怎么測,所有的讀數,都是以被校對象干燥箱的設定值(105℃)為基礎,在準確度和分辨力更高的標準裝 ...

      無論你怎么測,所有的讀數,都是以被校對象干燥箱的設定值(105℃)為基礎,在準確度和分辨力更高的標準裝置上讀數獲得。實際對最終測量結果修約至哪一位,只能由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末位決定,而不可能是依據被校對象的分辨力來決定。

      就如38樓量友所說,假如干燥箱的分辨力是5℃,用同樣的計量標準對其進行校準,最終得到的干燥箱的溫度示值誤差是不是要修約至5℃的整數倍呢?完全沒有道理嘛。30分鐘15次的測量結果肯定有變化,但被校對象的示值在30分鐘內完全有可能根本不變化。你將其實際誤差修約到5℃的整數倍(要么是0℃,要么是+5℃或-5℃,要么是+10℃或-10℃),你覺得合適嗎?這是“真戲假做”還是“假戲真做”還看不出來嗎?
~~~~~~~~~~~~~~~~~~~~~~~~~~~~~~~~~~~~
       可是不確定度也要受到被校準儀器分辨力的影響,而且像這樣分辨力較大的儀器,分辨力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占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比例更大哦!也正為該儀器分辨力較大,使得出現的一些現象(校準結果及其不確定度要由分辨力來主主宰)著實讓我們不習慣!
44#
路云 發表于 2020-1-6 07:16:23 | 只看該作者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6 05:17
無論你怎么測,所有的讀數,都是以被校對象干燥箱的設定值(105℃)為基礎,在準確度和分辨力更高的 ...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已經涵蓋了被校對象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該多大就多大。用分辨力d5℃的測量儀器(假設示值誤差E=-2℃,不確定度U3℃,k2),對實際溫度為103℃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如果進行的是不修正測量,那么修約后的最終測量結果就應該是101(修約至與U的末位(個位)對齊)。如果進行的是修正測量,那么修約后的最終測量結果就應該是103(同樣修約至與U的末位(個位)對齊)。絕不可能依據分辨力d5℃,將最終測量結果修約至100105。

45#
杰出青年 發表于 2020-1-6 10:10:17 | 只看該作者
不確定度與測量結果位數對齊,所以偏差應該是-0.2。
46#
csln 發表于 2020-1-6 13:18:05 | 只看該作者
劉彥剛 發表于 2020-1-6 05:05
測量結果
校準點105℃ ,y=105.2℃ ,U=0.7℃(k=2) 沒毛病

假如干燥箱溫度設定是5度間隔,要如何評定不確定度?又如何給出測量結果?再假如這臺干燥箱為了某種特別用途,就只有105度這一個溫度點,又如何評定不確定?

你倒是把后面這一半也評出來啊,如果這臺干燥箱就只能指示105度,你也評一下不確定度出來
4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6 15:53:17 | 只看該作者
csln 發表于 2020-1-6 13:18
假如干燥箱溫度設定是5度間隔,要如何評定不確定度?又如何給出測量結果?再假如這臺干燥箱為了某種特別用 ...

  不確定度是“評”出來的,不是“測”出來的,“測”出來的叫測得值、測量結果、誤差,“評”出來的才叫“不確定度”。因此,在評定不確定度前,應該給出所有評定不確定度的真實可靠的“有用信息”,沒有“信息”或“信息”不足,評定的不確定度就是“假賬”,再怎么“真算”,也還是假的,騙人的。
  本例有兩個測量過程,一個是用計量標準校準干燥箱溫度顯示值,另一個是用干燥箱的溫度計監控干燥箱內的溫度。前一個測量過程的被測對象是干燥箱上的溫度計,使用的儀器是溫度計檢定標準。后一個測量過程的被測對象是干燥箱內的溫度,使用的儀器是干燥箱上的溫度計。因此在不確定度評定前,一定要給出以下確切的“信息”:評定的對象(叫“輸出量”)是什么,測量過程的諸要素(人機料法環)各是什么,各要素的大小和誤差(或允差)是多少(叫“輸入量”),測量方法是什么(為了正確寫出測量模型)。
  “假如干燥箱溫度設定是5度間隔,要如何評定不確定度?”,這個問題只給了確定受檢點數量的原則是每間隔5℃有一個受檢點,環境可默認為自然環境,測量方法可默認為直接測量法,被測溫度就是所用溫度測量設備的顯示值。但因為不知道要求評定干燥箱上的溫度計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還是評定使用干燥箱上的溫度計監控干燥箱內溫度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也不知道溫度計檢定標準或溫度計的計量要求,這些基本信息都沒有,所以無法評定。
  “假如這臺干燥箱為了某種特別用途,就只有105度這一個溫度點,又如何評定不確定度?”的問題,與上一個問題相同,雖然給出了被測參數大小是105℃,環境默認為自然環境,測量方法也可以默認為直接測量法,但并沒有給出評定的對象是溫度計的校準結果還是干燥箱內的溫度監控結果,沒有給出溫度計檢定用標準(校準用的測量設備)或溫度計(干燥箱我的監控用的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信息量相差甚遠而無法評定。
48#
csln 發表于 2020-1-6 16:12:1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6 15:53
  不確定度是“評”出來的,不是“測”出來的,“測”出來的叫測得值、測量結果、誤差,“評”出來的才 ...


如果你能讀懂樓主的問題,又了解一點干燥箱工作原理和箱內溫度校準方法,信息足夠了,完全可以評定出不確定度

如果這些你都不懂,只會教條地讀規范條文還讀不清楚,你說再多也沒用
4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6 21:35:40 | 只看該作者
csln 發表于 2020-1-6 16:12
如果你能讀懂樓主的問題,又了解一點干燥箱工作原理和箱內溫度校準方法,信息足夠了,完全可以評定出不確 ...

  我承認愚鈍,對不給已知信息或信息不足,甚至連被測對象(被評定的對象)都不告訴,這種糊里糊涂的不確定度評定題,我的確無法評定。既然這是你自己出的題,而且自己說可以評,還是請你不吝賜教,親自評定這個不確定度吧,本人愿洗耳恭聽,誠心誠意向你學習。
50#
csln 發表于 2020-1-6 21:58:17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0-1-6 21:35
  我承認愚鈍,對不給已知信息或信息不足,甚至連被測對象(被評定的對象)都不告訴,這種糊里糊涂的不 ...

你總算還謙虛一回,40樓已經清楚告訴你答案了

干燥箱內溫度及其穩定性是由其伺服控制電路決定的,跟其指示沒有直接關系,其指示分辨力是多少或者根本就沒有溫度指示都不影響校準結果不確定度,因為這些不參與校準時溫度測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2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院的网址| 日本在线视频WWW鲁啊鲁|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这里只有精品网| 日本三级高清电影全部|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a中文字幕|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天天爱添天天爱添天天爱添|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1区2区| 五月婷婷六月天|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jizz性欧美12| 欧美性受xxxx|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两个体校校草被c出水| 色婷婷中文字幕|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欧美日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