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務來源
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以下簡稱CT模擬定位機),在現代放療中提供腫瘤的定位和簡單的治療計劃設計,為用戶提供影像融合的功能,它參與到放射治療的全過程,并確保了先進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的準確實施,因此放射治療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的質量控制,沒有質量控制的放療模擬是沒有精確度可言的,更談不上病人的安全保障。其計量性能與輻射劑量大小與患者的安全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開展檢定以保障量值的統一。
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主要由X射線管、高壓發生器、探測器、計算機成像系統、控制裝置、診斷床和激光定位裝置等組成。實際上就是螺旋CT機加三維激光定位系統,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患者體外建立一個相對空間的坐標系,利用計算機三維重建技術,將患者CT圖像進行三維重建,計算出靶區與周圍正常組織的相對空間關系,使腫瘤受到最佳劑量照射的同時,使周圍正常組織、器官僅受到很小的可逆性損傷,提高放療療效。
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檢定規程的制訂項目是技術委員會于****年*月提出了制定《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的申請,2013年負責起草單位調整為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質監總局在國質檢量函[2018]**號質檢總局關于國家計量技術法規修訂計劃的通知中下達了《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制定計劃,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負責起草,完成期限:2018年完成報批稿。
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為規程第一起草單位,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負責定位模體研制。參加起草的還有中國計量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共4家單位共同起草了《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國家計量檢定規程。
二、編寫過程
《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負責。CT模擬定位機定位模體研制由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負責,定位模體于2018年1月研制完成并產業化。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在規程編制、模體研制、驗證試驗等全過程起到關鍵作用,中國計量大學在AAPM RPT_83 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機和CT模擬定位過程的質量保證(Quality assurance for computed-tomography simulators and the computed tomography-simulation process)國際標準的翻譯、校對,多次驗證試驗等全過程做了大量工作,南方醫科大學在規程制定前期做了標準與技術資料的收集,調研等準備工作。由于JJG 961-2017《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國家計量檢定規程2017年出版,因此,《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今年又按照新版做了修訂。依托“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機定位模體研制”項目研究成果和前期檢測校準試驗結果,規程起草小組于2018年6月形成檢定規程的初稿,并依據其方法進行了多次驗證試驗,驗證測量方法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作不確定度的評估。在此基礎上,于2018年9月完成了檢定規程的征求意見稿,準備向全國電離輻射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和相關單位的專家征求意見。
三、檢定項目的有關說明
目前各級醫院使用的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主要是SIEMENS西門子、TOSHIBA東芝、PHILIPS飛利浦、GE、NEUSOFT中國東軟集團等公司的品牌。由于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的臨床應用技術復雜,可變參數較多,如電離輻射劑量、空間分辨力、激光定位系統的精度等參數,而每一個參數的準確與否都會直接影響病人腫瘤靶區勾畫的準確性,從而影響放射治療的效果。為了保證治療過程的順利及腫瘤病人的治療效果,對設備計量參數準確性的定期檢定和用戶不定期的維護、校準都是正確、合理使用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的關鍵。放射治療CT模擬定位機計量檢定的主要技術指標是:電離輻射劑量、均勻性、噪聲水平、圖像之間的一致性、CT值、掃描層厚、空間分辨力、低對比分辨力、掃描床的技術要求、激光定位系統的精度等。
本規程研究和制訂的主要是掃描床的技術要求和激光定位系統的精度。
1、采用的標準
《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X射線輻射源》的起草采用的主要規程標準如下:
JJG 1026-2017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
JJF 1035-2006 電離輻射計量術語及定義
GB/T 10149 醫用X射線設備術語和符號
AAPM RPT_83 CT放射治療模擬定位機和CT模擬定位過程的質量保證(Quality assurance for computed-tomography simulators and the computed tomography-simulation process)
2、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的技術指標
CT模擬定位機是螺旋CT機加三維激光定位系統,因此螺旋CT機部分的指標要與國家現有規程一致。由于國家CT規程于2017年剛剛修訂發布,代表國內先進水平,因此本規程關于螺旋CT機的計量性能指標等同采用JJG 1026-2017醫用診斷螺旋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的內容。
3、掃描床的技術要求:
AAPM(美國醫學物理學協會)輻射治療委員會第66號CT掃描儀關于掃描床和床面的性能要求:
(1)平坦的床面應該是水平的和垂直于成像平面;
(2)根據數字指示器床的垂直和縱向運動應該準確和重現性好;
(3)掃描控制床移動指示和位置是準確的;
(4)平坦的床面不應該包含任何產生偽影的物質(螺絲,等等)。
經過試驗研究,本規程通過檢測掃描床頭、中、尾部與水平面的平行度來實現(1)的性能要求。通過負載情況下,移動掃描床50cm,測量掃描床實際移動的距離與設置距離之差,來實現(2)、(3)的要求。通過掃描床上激光定位燈檢測模體,檢驗(4)的要求。
4、激光定位系統的精度
AAPM(美國醫學物理學協會)輻射治療委員會第66號CT掃描儀關于CT掃描儀激光定位燈的性能要求:
(1) 機架內激光燈應該準確地識別確定機架開口范圍內的掃描平面;
(2) 機架內激光燈應該和掃描平面平行正交并且應該貫穿掃描平面中心;
(3) 垂直墻壁安裝激光燈應該準確地間隔成像平面;
(4) 墻激光燈應該和掃描平面平行正交,并且應該相交與掃描平面的中心重合點;
(5) 吊頂的(徑向/矢狀)激光燈應該正交成像平面;
(6) 吊頂的(徑向/矢狀)激光燈移動應該準確、線性和可重復的。
經過試驗研究,本規程通過使激光定位燈檢測模體中心定位線和CT定位機機架激光定位線完全重合,用2mm的層厚掃描出激光定位燈檢測模體中心的斷層影像來實現(1)、(2)的性能要求。通過使激光定位燈檢測模體中心定位線和外置激光定位線完全重合,用2mm的層厚掃描出激光定位燈檢測模體中心的斷層影像來實現(3)、(4)、(5)的性能要求。通過標記好激光線移動的起始位置,橫向移動50cm后,記下激光線的終點位置,獲得的結果來檢驗(6)的性能要求。
四、計量檢定裝置
用于CT模擬定位機檢定的計量檢定裝置有5大類:
1、診斷水平劑量計
規程給出校準因子擴展不確定度和穩定性指標。
2、劑量性能模體
劑量性能模體是有機玻璃制成的。
3、計量性能模體
裝有水或等效組織的、直徑為20cm的模體。模體中有空間對比分辨力(率)、低對比分辨力(率)和層厚等插件。
4、激光定位檢測模體
三個小柱上方各有一組沿三維X、Y、Z方向分布的直徑1.0 mm的圓孔,圓孔交匯處放置鉛球。
5、長度儀器
水平儀:分度值優于0.02 mm/m,長度約15cm;激光測距儀:(0~200)cm ,分度值1mm。
|
-
-
xsxfsy.rar
2019-1-12 16:4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263.45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積分: 金幣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