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您的觀點表示支持。但“示值誤差的帶寬不應超過最大允許誤差允許值‘±’后面所對應的規定值”這句話的意思,并非您所說的是想讓它測量范圍內任何一段的誤差在±0.020 mm以內的意思,而是說示值誤差的波動范圍不應超過最大示值允差的絕對值。 JJG34-2008《指示表(指針式、數顯式)檢定規程》中的表6、表7中的“最大允許誤差”均不帶正負號,這與GB/T1219-2008《指示表》中的表2表述完全不一致。
1.png (29.86 KB, 下載次數: 327)
下載附件
2018-9-23 13:44 上傳
2.png (11.39 KB, 下載次數: 358)
下載附件
2018-9-23 13:44 上傳
3.png (872.64 KB, 下載次數: 289)
下載附件
2018-9-23 13:45 上傳
實際上在JJG34-2008中,只有“全量程進程各被檢點的示值誤差”的表述,才是真正與JJF1001-2011第7.32條“示值誤差”的定義相符。而“任意間隔段示值誤差”與“全量程示值誤差”的表述,均與該定義不符,是取錯了名,應該叫“任意間隔段示值誤差的絕對值”和“全量程示值誤差的帶寬”(與GB/T1219-2008《指示表》表2中“注4”的表述一致),其物理意義就是誤差的波動范圍區間寬度的定量表征。 所謂“浮動零位”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將所有點的誤差,均以置零那一點的示值誤差值進行修正,即:將示值誤差曲線向上或向下平移置零點的修正值。 GB/T1219-2008《指示表》表2中“注3”的表述,我個人認為實際上也是有問題的。對于進程示值而言,任何間隔段的示值誤差都應該是“終點示值誤差”減“始點示值誤差”(結果必然有正負號),而不是“最大示值誤差”減“最小示值誤差”(結果不帶正負號,實際上就是“誤差的絕對值”)。 我們來看一看JJG34中有關示值誤差獲得方法的部分內容表述:
4.png (44.37 KB, 下載次數: 336)
下載附件
2018-9-23 15:07 上傳
不難看出,A、C、D三段表述的是“任意相鄰兩點誤差之差的最大值”,而B、E兩段表述的則是“任意段誤差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的最大值”。同樣都是表述“任意間隔段的示值誤差”,用的卻是不同的語義。后者的“段誤差”是由前者的“點誤差之差”求得。而“相鄰兩點誤差之差”并沒有限定是用“大誤差”減“小誤差”。按照誤差的定義,就是應該用“終點誤差”減“始點誤差”(根據行程方向確定)。 而對于“回程誤差”,同樣也是取錯了名,實際上是“示值進回程差的絕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