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務來源 2 制定依據 本規范依據 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給出的規則編寫。依據JJF 1059.1《測量 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給出的方法,結合本規范制定的校準方法和校準示例對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3 主要技術說明 3.1 關于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拉伸器的校準。 3.2 關于引用文件 本規范引用下列文獻: JB/T6390-2007《液壓螺栓預緊器》 GB/T15622-2005《液壓缸試驗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 3.3 關于術語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 3.3.1 負載效率 load efficiency 拉伸器的實際輸出力值與理論力值的比值。 3.3.2 內泄漏 internal leak 拉伸器在保持 壓力時,因內部密封不良產生的漏油現象。 3.3.3 校準方程 calibration equation 為了使拉伸器能在給定力值范圍內連續使用,根據有限次數的定度數據建立的拉伸器壓力表示值與產生的標準力值之間的關系式。 注:一般為一次或二次曲線。 3.4 關于概述 拉伸器一般由液壓泵、高壓軟管、壓力表和拉伸體組成。其中液壓泵為動力源,壓力表反映泵的輸出壓力,高壓軟管聯接液壓泵和拉伸體。拉伸體是實現螺栓液壓拉伸的執行元件。主要由活塞缸、活塞、支承橋和拉伸螺母組成。 工作時,動力源輸出的高壓油經高壓軟管輸送至活塞缸,在壓力作用下活塞缸中的活塞上移,帶動拉伸螺母向上移動。拉伸螺母與工作螺栓螺紋聯接,從而拉長工作螺栓,使螺栓伸長達到所要求的變形量,變形控制在彈性變形范圍之內,然后進行預緊或拆卸作業,最后通過液力或者機械回位的方式使工作螺栓回復原來的形狀,完成作業。 3.5 關于計量性能 3.5.1 通用技術要求 3.5.1.1拉伸器主體及各主要配件上應有產品名稱、型號規格、出廠編號、制造廠、額定油壓、活塞面積(或油缸直徑)等信息。 3.5.1.2拉伸器外殼不允許有碰撞和摔落的明顯損傷。 3.5.1.3各運動部件活動自如、可靠,不得有松動、卡滯和影響操作的現象。 3.5.1.4拉伸器主要部件應配套校準與使用。對于更換后主要部件可能影響5.2主要技術指標的拉伸器,更換后需要進行后續校準。 3.5.2 計量性能 拉伸器準確度級別及技術指標見表1。 表1 拉伸器準確度級別及技術指標 3.6 關于校準條件 環境溫度:(23±5)℃ 相對濕度:£75% 其它條件:校準時不得有影響校準結果的干擾源。 3.7 關于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3.7.1外觀及附件檢查 測量儀的外觀和附件通過目測進行檢查,應滿足5.1的要求。 3.7.2 計量性能校準 規范7.1至7.4給出了具體的校準項目和操作步驟,對各項技術指標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3.8 關于校準結果表達 在附錄A校準結果不確定度評定中,結合被校拉伸器的校準實例,給出了校準方法、測量模型、測量不確定度分析、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計算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確定擴展不確定度和校準結果表達。 3.9 關于復校時間 推薦的復校間隔時間為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