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ple1314168 于 2017-10-9 18:05 編輯
贊賞你求學的熱心。希望能為不確定度作出貢獻。但是:
1.看你幾篇的文章,看你的語言就不是很舒服。用詞八股,批判的味道濃郁。好像神俯視蒼生的感覺!或者是過去留下的痕跡。大家是來討論的。
2.日心說、地心說。這樣把自己的東西推得這么高?這樣的概率接近“零”,屬于無限小。退一步講,日心說也是錯誤的。目前來說,宇宙沒有中心,也可以說誰都可以是中心。局部來說,可以認為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所以需要說明條件,范圍……
3.你自己也拿所謂的權威、科學“創新”作牌子,不是打自己嘴巴?創新的基礎是“自由”。
或者,我說啥都沒有用。因為你覺得你知道的就是所有!或者故意看不到人家99%的正確,只看到人家1%的可能不對。我講啥,你可以一下否認我所引用的東西是不可靠的,只有你的對。或者我這個人是針對你的,有偏。所以怎說都沒有用的,這就是所謂的強盜似的“辯證法”:國人最會用的。不過,看到你指出的問題,讓我整理一下知識點。科學的理論是自有其可擴充性;非科學的只能解釋已知的東西,為應對新事物只能不斷修改。前面我已經說了使用者誤用的可能,你又一棍打死!什么封建思想,你問問我們總理,主席,他們的政策是不是這樣?
不確定度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但是基礎是不變的。所謂的新理論,一定要包含已有的東西。就像相對論與牛頓力學。下面應對你的所謂7問:(基于開始圖片的三本書)。
對于第1問: 關鍵是很少人了解 隨機過程 !!!!σ除以根號N 是針對平均值給出的標準偏差! 因為每次測量都屬于 隨機變量,但是方差相同!
所以測量一次的時候,就是σ (這個是靠估計或者以前的信息。。。。。),如果單純測量多次,沒有其他信息的話,用這公式只是假設計算的標準偏差就是已知的。事情就是這樣,如果你可能反駁 既然已知為何再測?
對于5、6,個人認為 MPEV 類似公差,是我們希望控制的范圍、類似農藥含量控制。。。用來確定等級。
控制的期望,我們測試一下看否達到‘標準’。
|
-
56-1.jpg
(731.76 KB, 下載次數: 899)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56-1
-
56-2.jpg
(779.27 KB, 下載次數: 1004)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56-2
-
7.jpg
(525.92 KB, 下載次數: 884)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7-1
-
4-2.jpg
(1.47 MB, 下載次數: 978)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4-2
-
4-1.jpg
(1.67 MB, 下載次數: 919)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4-1
-
3-1.jpg
(1.72 MB, 下載次數: 968)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3-2
-
3.jpg
(1.67 MB, 下載次數: 918)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3-1
-
2-2.jpg
(1.58 MB, 下載次數: 907)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2-2
-
2-1.jpg
(1.76 MB, 下載次數: 899)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2-1
-
1-2.jpg
(1.78 MB, 下載次數: 904)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1-3
-
1-1.jpg
(1.56 MB, 下載次數: 880)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1-2
-
1.jpg
(1.71 MB, 下載次數: 911)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1-1
-
03.jpg
(1.81 MB, 下載次數: 909)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0-3
-
02.jpg
(1.61 MB, 下載次數: 957)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0-2
-
01.jpg
(1.69 MB, 下載次數: 920)
下載附件
2017-10-9 18:02 上傳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