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物質的研制與應用
一. 標準物質及其作用
標準物質是具有準確量值的測量標準,它在化學測量、生物測量、工程測量與物理測量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標準物質具有以下特點:
(1) 標準物質的量值只與物質的性質有關,與物質的數量和形狀無關;
(2) 標準物質種類多,僅化學成份量標準物質就數以千計,其量限范圍跨越12個數量級;
(3) 標準物質實用性強,可在實際工作條件下應用,即可用于校準檢定測量儀器,評價測量方法的準確度,也可用于測量過程的質量評價以及實驗室的計量認證與測量仲裁等;
(4) 標準物質具有良好的復現性,可以批量制備并且在用完后再行復制。
1. 標準物質的定義
按照“國際通用計量學基本術語”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指南30”,標準物質有如下定義:
(1) 標準物質(Reference Material)(RM)
具有一種或多種足夠均勻和很好確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準設備,評價測量方法或給材料賦值的材料或物質。
(2) 有證標準物質(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附有證書的標準物質,其一種或多種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確定,使之可溯源到準確復現的用于表示該特性值的計量單位,而且每個標準值都附有給定置信水平的不確定度。
(3) 基準標準物質(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PRM)
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于1993年建立了物質量咨詢委員會(CCQM),在1995年的物質量咨詢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了如下定義:
基準方法(Primary Method of Measurement)(PMM)
具有最高計量品質的測量方法,它的操作可以完全的被描述和理解,其不確定度可以用SI單位表述,測量結果不依賴被測量的測量標準。
基準標準物質:
一種具有最高計量品質、用基準方法確定量值的標準物質。
2. 標準物質的分類
按標準物質的技術特征分類,通常可以分為三類:
(1) 化學成份或純度標準物質
(2) 物理化學特性標準物質
(3) 工程技術特性標準
按學科專業分類,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物質委員會(ISO/REMCO)將標準物質分為十七類,它們是:1、地質學;2、物理化學;3、核材料、放射性材料;4、環境;5、有色金屬;6、黑色金屬;7、塑料、橡膠、塑料制品;8、玻璃、陶瓷;9、生物、植物、食品;10、生物醫學、藥物;11、臨床化學;12、紙;13、石油;14、無機化工產品;15、有機化工產品;16、技術和工程;17、物理學和計量學。
按標準物質的用途分類,通常可以分為:
(1) 用于產品交換,即國內外貿易用的標準物質;
(2) 用于質量控制,即用于生產流程的監測、產品的檢驗的標準物質;
(3) 用于特性測定的標準物質;
(4) 科學研究用的標準物質。
3. 標準物質的分級
一般分為一級標準物質和二級標準物質。一級標準物質主要用來標定比它低一級的標準物質或者用來檢定高準確度的計量儀器或用于評定和研究標準方法或在高準確度要求的關鍵場合下應用。二級標準物質或工作標準物質一般是為了滿足本單位的需要和社會一般要求的標準物質,作為工作標準直接使用,作為現場方法的研究和評價,日常實驗室內質量保證以及不同實驗之間的質量保證,即用來評定日常分析操作的測量不確定度。
詳見附件 |
-
-
標準物質的研制與應用.rar
2008-4-23 16:3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64.08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積分: 金幣 -1
售價: 1 金幣 [記錄]
研制標準物質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