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大載荷移動平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大負載振動測試技術……千余項軍民融合技術亮相6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營軍品企業高新科技成果展,眾多新技術已成規模投入民用。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會吸引到600多家企業參展,設展位1000多個,參展高新科技成果近1100項。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三一重工、航天圖景、北京中航智、久智光電子等知名企業紛紛亮相,技術成果涉及新材料、先進制造、動力傳動、衛星導航、仿真裝備、電子裝備等十余個專業領域,涵蓋民營企業參與裝備科研生產的主要領域。
來自軍工央企的軍民融合技術頗為引人注意。由中航工業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研制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外形酷似《星球大戰》中的外星人。據該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機器人采用的激光雷達導航等技術原本用于軍用,轉民用后可取代人工進行要地巡檢、安保巡視等,目前正在電力、安防、警務等領域大力推廣。
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從事全向智能裝備研制的神舟智通公司,近日剛剛接到中國中車青島四方車輛公司一批大型重載轉運設備訂單。該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原本用于火箭裝備的重載轉運設備,現在正在成規模投入動車、地鐵車輛生產裝配。航天科技集團七零二研究所有關人士透露,原本用于火箭的振動測試裝備,也在轉向用于大型車輛生產測試。
記者采訪發現,當前一些軍工企業技術轉民用,通常采取設立專門子公司的方式,專注于民用領域設備研制,技術衍生自軍用領域,卻是根據民用需要量身定制。另外,一些軍工企業也采取與民營企業緊密合作的方式,共同開發民用市場。
“軍工企業長于技術研發,民營企業則擅長渠道銷售,民營企業在銷售中發掘市場需求,我們再根據客戶需求研制新產品或者對已有產品進行改進,以適應市場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七零二研究所一位負責人說。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