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計量院交流高頻大電流計量裝置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08-04-09
3月27日,受科技部委托,在我院主持召開了“交流大電流量程頻率擴展”課題成果鑒定會。
會議邀請了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彭時雄研究員、中國工程院張鐘華院士和清華大學趙偉教授等7位專家組成了鑒定委員會,彭時雄研究員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
交流電流國家基準向高頻大電流方向擴展是近年來交直流轉換領域國際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只有美國NIST和奧地利BEV利用其特殊研制的分流器采取臺階法實現了交流電流向100A,100kHz的擴展。
鑒定委員會在聽取了張江濤副研究員關于《交流大電流量程頻率擴展研究》報告,并現場考察了課題裝置后,一致認為:課題組采用電阻電壓法研制的新型交流高頻大電流計量裝置,在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交直流轉換差可計算1Ω同軸交流電阻器,用同軸結構有效地減少了電阻的殘余電感,從而使得交直流轉換差在100kHz下降至1×10-6以下;研制的兩種新型互感器式交流電阻器,不會隨電流的增大而產生過高的溫升,從1A傳遞到100A只需兩步(其他國家至少需六步),明顯降低了傳遞過程中不確定度的累積;提出的可自校的電抗分流器和新的測量方法,首次成功地解決了目前其他國家交流電流基準采用的臺階法存在的不確定度分量的評估問題,該方法還首次解決了臺階法中兩電阻不能同時接地電位的問題,從而消除了較大的不確定度分量。課題的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該課題是我院承擔的兩項“十五”國家科研院所社會公益研究專項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工作項目之一,“國家現代電學計量標準和檢測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中的7個研究任務中的一個。至此,該項目已經完成的量子電阻基準、工頻諧波基準、直流電壓分壓比標準以及交流高頻大電流基準4個課題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