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504.jpg (16.66 KB, 下載次數: 300)
下載附件
2015-9-25 22:35 上傳
研究人員提供的最新證據表明,汽車在實驗室檢測中得出的尾氣排放值與它們在實際道路上行駛時的排放值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大眾汽車(Volkswagen)尾氣造假丑聞發生后,汽車制造商的操守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曾幫助揭穿大眾造假案的一家研究機構周五發布最新數據,稱歐洲道路檢測中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汽車銷售宣傳冊中公布的官方實驗室檢測結果平均高出40%。
領導此次研究的環境研究機構——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簡稱ICCT)表示,這一數字創下了“新高”,2003年兩者之間的差距僅為10%,但該機構沒有將之歸因于欺騙裝置。
ICCT匯總了對來自6個國家的至少9家汽車制造商的近60萬輛汽車的研究合后得出了上述結論。
ICCT駐歐洲的董事總經理彼得?莫克(Peter Mock)表示:“就實驗室檢測結果與實際道路表現之間的差距而言,約四分之三緣于汽車制造商在利用當前監管的漏洞。”
很多人都知道,汽車制造商會利用完全合法的手段來鉆過時的實驗室檢測系統的空子,例如給輪胎過量充氣來減少滾動阻力,或者在檢測前重新給汽車電池完全充電。
實驗室檢測與實際道路檢測結果差異的其余部分,緣于一些技術在實驗室中的效果優于在實際道路行駛時,例如在交通堵塞時關閉引擎的“啟停”系統。一些會增加油耗的設備,比如空調,在實驗室檢測中也會被關閉。
歐洲監管機構正推動從2017年起引入新的檢測系統。他們還計劃在同一年推出針對氮氧化物排放的實際道路檢測系統。
大眾案的核心是柴油引擎和氮氧化物排放,ICCT的最新研究則關注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對象既包括汽油車也包括柴油車。
歐洲制造商機構——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沒有立即回應記者就這些數據置評的請求。
至于大眾的丑聞,ACEA表示,“沒有證據證明這是一個全行業的問題”。
然而,在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大眾的危機的情況下,汽車制造商的股價波動得很劇烈。
寶馬(BMW)股價周四一度下跌9%。此前,一家德國雜志發布了一篇報道,著重提到了一款寶馬汽車在尾氣實際道路檢測中的表現。
在寶馬發布聲明稱“未操縱任何尾氣檢測”后,該公司股價收復了一些失地,最終在昨日收跌5%。
寶馬還表示:“ICCT展開的兩項研究證實,接受檢測的寶馬X5和其他13款寶馬汽車符合關于氮氧化物排放的法定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