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據] 請教檢測能力Mcp出自哪里?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黑嘿小哥 發表于 2015-7-7 18: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主要想知道來源于GB,還是其他文件,最終的出處。
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7-8 00:49:13 | 只看該作者
  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推進企業計量定升級時,原國家計量局為評價企業計量器具配置的能力是否適用于該企業測量要求的一種指標,國家計量局按測量能力指數大小將企業的測量能力劃分了五個等級。
3#
隨風飄揚 發表于 2015-7-8 06:43:32 | 只看該作者
請教2#版主:Mcp現在還適用嗎,應該說不強制使用了嗎
4#
長度室 發表于 2015-7-8 08:17:1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7-8 00:49
  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推進企業計量定升級時,原國家計量局為評價企業計量器具配置的能力是否適用于該企 ...

早上好!請問能否給介紹一下五個等級,很想學習一下呢。謝謝!
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7-8 11:47: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5-7-8 11:58 編輯

測量能力指數Mcp值評價推薦表
 檢  測                  Mcp能力評價               
 類  型           A           B           C    D            E
檢驗 高精度    2            1.3      1          0.7        <0.7
與  一般精度  3~5           2~3       1.5~2         1~1.5 <1.0
監控 低精度   7.5            4.5    3         2.3            <2.3

測  高精度    1.1           0.9            0.7             0.5        <0.5
   一般精度     1.7~2            1.3~1.7       1~1.7         0.7~1         <0.7
量      低精度           3                    2.5                   2               1.5        <1.5
  注:A配置高,B配置足夠,C配置尚可,D配置不足,E配置嚴重不足。
  本人注:測量過程控制的重點應該是“檢驗與監控”這種測量過程,作為管理人員,我們的應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一般精度”測量的能力“配置尚可”上,即關注Mcp≥1.5上。測量能力指數小于1.5的測量方案是不足為取的,應該要求相關測量過程的設計人員加以改進。
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7-8 12:09:07 | 只看該作者
隨風飄揚 發表于 2015-7-8 06:43
請教2#版主:Mcp現在還適用嗎,應該說不強制使用了嗎

  應該說Mcp用來評價測量能力仍然是有效的、實用的,雖然并不強制,但Mcp與現在用測量不確定度評判測量方案的可信性的1/3原則是一脈相承的。
  三分之一原則是:當U/T≤1/3時,測量方案是值得采信的,是可靠的,其中U為測量方案的測量不確定度,T為被測參數的控制限(允許的最大與最小值之差)。
  用Mcp評判測量方案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的指標是:Mcp=T/(2U)≥1.5。變換一下為T≥1.5×(2U),即T≥3U。T≥3U與U/T≤1/3是同一個效果的兩種不同表達形式。
7#
隨風飄揚 發表于 2015-7-9 06:32:1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規矩灣錦苑版主,知識達到了融會貫通,高境界也!
8#
yw1121044948 發表于 2017-3-13 10:11:11 | 只看該作者
三分之一原則是:當U/T≤1/3時,測量方案是值得采信的,這句話出自哪個標準呢????一直找不到
9#
wll_8712 發表于 2017-3-26 13:39: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wll_8712 于 2017-3-26 13:47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7-8 11:47
測量能力指數Mcp值評價推薦表
 檢  測                  Mcp能力評價               
 類   ...


MCP推薦數據是參考那本書?


針對測量的  一般精度     1.7~2            1.3~1.7       1~1.7         0.7~1         <0.7

我看到有幾個參考文獻建議數據是  1.3~1.5           1.1~1.3       0.9~1.1         0.7~0.9         <0.7

不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的?

另外MCP的建議是如何得來的? 是根據統計數據分析,還是權威部門根據國情確定?


附 參考文獻:測量能力指數Mcp值的工程應用  http://www.doc88.com/p-9455294752177.html
                      關于測量能力指數Mcp值的分析  http://www.docin.com/p-878896264.html

以上兩個文獻內的數據就是不同的。
10#
wll_8712 發表于 2017-3-26 13:43:51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7-8 00:49
  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推進企業計量定升級時,原國家計量局為評價企業計量器具配置的能力是否適用于該企 ...

“國家計量局按測量能力指數大小將企業的測量能力劃分了五個等級”,是說國家計量局的創新唄? 是中國特有的還是國際上還有其它國家也使用五個等級和MCP的推薦值?
1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3-26 16:02:04 | 只看該作者
wll_8712 發表于 2017-3-26 13:43
“國家計量局按測量能力指數大小將企業的測量能力劃分了五個等級”,是說國家計量局的創新唄? 是中國特 ...

  三分之一原則不是標準的規定,而是大家公認的公理,是標準要應用公理,因此你只能找到標準對1/3原則的應用,而找不到哪個標準規定1/3原則。
  按測量能力指數大小將企業的測量能力劃分了五個等級,是因為1/3原則的取值范圍是U/T≤1/3的取值范圍是1/3~1/10,將T寫成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的2倍,則U/(2MPEV)≤1/3時,U:MPEV=1:1.5,當U/(2MPEV)≤1/10時,U:MPEV=1:5,Mcp=1.5至5之間再細分為尚可、較高、很高三個級別。而小于1.5的不滿足要求提出了不足和嚴重不足兩個級別。
12#
wll_8712 發表于 2017-4-9 21:15:2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3-26 16:02
  三分之一原則不是標準的規定,而是大家公認的公理,是標準要應用公理,因此你只能找到標準對1/3原則 ...

三分之一是公理?公理后面也應該是有科學道理的吧?

我是想讓您回答下面的問題:

MCP推薦數據是參考那本書?


針對測量的  一般精度     1.7~2            1.3~1.7       1~1.7         0.7~1         <0.7

我看到有幾個參考文獻建議數據是  1.3~1.5           1.1~1.3       0.9~1.1         0.7~0.9         <0.7

不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的?
1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4-10 01:19:01 | 只看該作者
wll_8712 發表于 2017-4-9 21:15
三分之一是公理?公理后面也應該是有科學道理的吧?

我是想讓您回答下面的問題:

  你提供的兩組數據都不正確,要以原國家計量局的推薦意見為準。該推薦意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國家對企業計量定升級時考核我國企業測量能力的指標,指標分為“測量”和“檢驗與監控”兩種情況,分別為五個檔次。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所說的“測量”非常狹義,僅指不需判定合格與否的測量活動。凡需判定合格與否的測量活動稱為“檢驗”,需判定工藝過程受控與否的測量活動稱為“監控”,因此那時候的企業均有“檢驗科”,冶金行業、化工行業還有“計控科”,分別負責質量檢驗和工藝過程監控。
  原國家計量局對“一般精度”的“測量”推薦測量能力指數為:1.7~2;1.3~1.7 ;1~1.3; 0.7~1;<0.7五檔,對“一般精度”的“檢驗與監控”推薦測量能力指數為:3~5;2~3 ;1.5~2; 1~1.5;<1五檔。顯然,作為測量過程控制的重點應該是放在做符合性判定的“檢驗與監控”,作為測量過程的管理人員應該用3~5;2~3 ;1.5~2; 1~1.5;<1,因此你提到的兩種Mcp系列均沒有價值。其中1.5~2是測量能力“尚可”的最低界限,即馬馬虎虎基本滿足要求的測量能力,不出大事故的能力,企業的測量能力小于1.5無論如何都不允許。
  你的1.7~2 ;1.3~1.7;1~1.3;0.7~1;<0.7這組數據不知來自何處,我估計可能來自于“工藝能力指數”,是教科書上工藝能力指數>1.67 ;1.33~1.67;1~1.33;0.67~1;<0.67的近似值。因為測量結果要用于評判工藝能力是否受控,評判工藝加工的產品是否合格,決定了測量能力必須大于工藝能力,所以你的這組數據不能用于測量能力是否滿足要求的判定。
  Mcp≥1.5其實就是三分之一原則的具體應用,兩者完全是一回事。Mcp=T/(2U)≥1.5,則T/U≥3,也就是U/T≤1/3。
14#
wll_8712 發表于 2017-4-15 22:13:23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4-10 01:19
  你提供的兩組數據都不正確,要以原國家計量局的推薦意見為準。該推薦意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國家對 ...

“1.7~2            1.3~1.7       1~1.7         0.7~1         <0.7” 這組數據是從您 2015-7-8 11:47:57 的帖子中復制的。沒仔細核對,1~1.7應該是1~1.3。看來您認為“1.7~2;1.3~1.7 ;1~1.3; 0.7~1;<0.7”這組數據是原國家計量局對“一般精度”的“測量”推薦測量能力指數。

我在2017-3-26 13:39:37 發表的帖子中附了兩個參考文獻的鏈接,兩個鏈接的參考文獻內容是不一致的,因此有了前面的問題。我覺得很多文章不提供數據的出處和根據,不夠負責任!

“1.7~2            1.3~1.7       1~1.3         0.7~1         <0.7” 這組數據是根據什么確定的?既然“測量”不像“檢驗與監控”需要進行符合性判斷,那么這與誤判率應該沒有關系,那么與什么有關系呢? 原國家計量局不會不負責任地亂推薦,推薦的數據應該是根據某種計算分析的結果,可是我卻沒找到。
1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4-16 10:53:43 | 只看該作者
wll_8712 發表于 2017-4-15 22:13
“1.7~2            1.3~1.7       1~1.7         0.7~1         <0.7” 這組數據是從您 2015-7-8 1 ...

  據我的經歷和記憶,測量能力指數最先由原國家計量局和原遼寧省計量局有關領導陳渭先生和梁春裕先生提出,并由原國家計量局在企業計量定升級活動中加以推薦,兩位領導合著有關于測量能力指數介紹和應用方面的書籍,您可以檢索和查閱有關原國家計量局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相關文件和上述兩位領導發表的論文或合著的書籍。
  關于“1.7~2    1.3~1.7    1~1.3    0.7~1   <0.7這組數據是根據什么確定的?”我認為,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實施的“測量”也是一道工序,是一種生產工藝,因此也有自己的工藝能力指數Cp。“>1.67 ;1.33~1.67;1~1.33;0.67~1;<0.67”這組數據是工藝設計人員所熟知的工藝能力指數,根據就是《工藝設計》這本大專院校的教材,其近似值就是您提到的“1.7~2    1.3~1.7    1~1.3    0.7~1   <0.7” 。生產人員進行的生產(包括測量)工序,其能力指數達到1~1.3也就基本可以了。
  正如你所說,“原國家計量局不會不負責任地亂推薦”。我們可以這樣來想,要判定生產人員的產品質量或工藝過程是否受控,檢驗人員執行的“檢驗與監控”這種測量過程,為使判定正確無誤,其能力就必須大于生產人員進行測量的所謂“測量能力”。根據三分之一原則U/T≤1/3,稍作變換就是T/U≥3,再根據Mcp=T/(2U),很容易推導出Mcp≥1.5,Mcp=1.3也就顯然能力不足。因此,1~1.3用于評判生產工藝的能力,即用于評判生產人員的測量活動尚可,用于評判“檢驗與監控”這種質量檢驗人員實施的測量過程,則不可取。
  ≥1.5,當然是越大越好。Mcp越大,測量工程越安全,測量結果越可靠,但隨之而來的是測量成本的增加。像工藝設計必須考慮生產成本與產品質量要求的平衡一樣,測量過程的設計也必須綜合考慮測量成本與測量結果準確可靠性要求的平衡,也同樣像工藝能力指數一樣可劃分為五個檔次。我認為這就是原國家計量局推薦“3~5;2~3;1.5~2;1~1.5;<1”這組Mcp值數據與生產工藝能力指數“1.7~2    1.3~1.7    1~1.3    0.7~1   <0.7”這組數據相對應的原因。
  以上觀點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20 22:50:18 | 只看該作者
wll_8712 發表于 2017-4-15 22:13
“1.7~2            1.3~1.7       1~1.7         0.7~1         <0.7” 這組數據是從您 2015-7-8 1 ...

  實在對不起,現在我才看明白你14樓(2017-4-15 22:13:23 )所說的“‘1.7~2    1.3~1.7    1~1.7     0.7~1    <0.7’這組數據是從您 2015-7-8 11:47:57 的帖子中復制的。沒仔細核對,1~1.7應該是1~1.3。”的意思,是指我在5樓說的“1.7~2    1.3~1.7    1~1.3     0.7~1    <0.7”這組數據,的確是將1~1.3錯寫為1~1.7了。
  關于“1.7~2    1.3~1.7    1~1.3    0.7~1   <0.7這組數據是根據什么確定的?”,其實這組數據就是《機制工藝》教科書中的工藝能力指數Cp。在15樓我做了一個解釋,“生產人員實施的‘測量’也是一道生產工藝的工序,因此也有自己的工藝能力指數Cp”。而檢驗和監控是為了判定生產工序是否受控,產品質量是否達標,因此產品質量“檢驗”或生產工藝“監控”的能力指數就必須高于生產工藝“實施”的能力指數至少一個級別,不高一個級別就無法判定。“3~5    2~3    1.5~2    1~1.5 <1.0”這組能力指數比“1.7~2    1.3~1.7    1~1.3    0.7~1   <0.7”,大體上就高一個級別。需要注意的是,作為質量管理和計量管理要控制測量過程,就應該重點控制“說了算數”的“檢驗與監控”過程,要重點掌握“3~5    2~3    1.5~2    1~1.5 <1.0”這組能力指數,特別是總工程師、總設計師及各級負責簽批技術文件的領導,要重點記住Mcp≥1.5這個測量過程可行性最起碼的判別標準,滿足這個條件才能批準,不滿足這個條件就應該打回去要求工程技術人員重新設計測量方案。
  順便說一下,5樓給出的兩組數據來源就是原國家計量局在計量定升級活動時期推薦的測量能力指數,當時我國沒有“測量不確定度”的概念,U/T≤1/3這個判別式中的U指的是測量設備(當時是計量器具)的允許誤差,T是被測參數的控制限(允許的最大值減去允許的最小值,在幾何量計量中也叫公差)。
17#
justas 發表于 2019-5-21 17:50:37 | 只看該作者
說得比較清楚,關于過程能力指數,知網上有論文專門闡述。
18#
豌靈豆素 發表于 2024-4-24 14:28:06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3-26 16:02
  三分之一原則不是標準的規定,而是大家公認的公理,是標準要應用公理,因此你只能找到標準對1/3原則 ...

請教下老師,MCP值計算,理論上會不會大于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日本特黄在线观看免费|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烈血黄昏中视频| 91福利电影福利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在线免费观看污污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h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古代级a毛片在线| 在线看三级aaa| 最近中文字幕2019国语7|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一级片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欧美重口绿帽video|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色aⅴ大片| 国产swag剧情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a做受大片观看| 日本人视频-jlzzjlzzjlzz|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野花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最新 |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videos| 美国式的禁忌8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