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編制背景
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是用于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的測試設備。絕緣油的介質損耗因數和體積電阻率是判斷絕緣油的劣化與污染程度的有效預防性試驗,是保障變壓器、油斷路器等充油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手段。絕緣油的介質損耗因數和體積電阻率同時符合標準,才能判斷油品合格。目前,國內外生產廠商將油品的介質損耗因數和體積電阻率測量同時設計在一臺儀器內進行。目前,國內外關于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校準規范尚沒有統一標準,缺乏標準層面的有效校準規范,導致部分不合格產品在檢測機構中使用,大大影響了對絕緣油性能的判斷。為了規范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使用,統一校準方法,促進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規范應用,提高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可靠性。本規范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質檢量函〔2014〕79號)的要求,由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周秉秉時和賈紅斌為主負責起草了本標準。
二 編制主要原則
《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校準規范》遵循全面性、適用性和可靠性的原則,在總結以往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校準方法的基礎上,從公司生產和和使用部門的實際出發,對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專項校準項目、校準方法、校準內容及要求、校準結果處理和校準周期等方面的內容提出了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介質損耗因數測量范圍為(0~0.1);電容量測量范圍為(20~200)pF; 體積電阻率測量范圍為
( 10 MΩ?m~20 TΩ?m))的校準。
本標準格式按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
的規定編寫,標準中的術語和定義參照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的要求編寫,標準中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參照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編寫,標準中規定的校準條件和采用的校準方法參考GB/T 21216-2007 《絕緣液體 測量電導和電容確定介質損耗因數的試驗方法》和DL 421-2007 《絕緣油體積電阻率測定法》的要求,并參考相關的國家檢定規程和校準規范編寫。
三 與其它標準文件的關系
《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校準規范》屬于原創性標準。
四 主要工作過程
1. 資料搜集和調研階段
收集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相關的現行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查找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試驗的文獻資料,并與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生產廠家進行調研。
2. 校準規范草案稿形成階段
(1) 2014年3月~2014年7月,項目組學習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試驗的相關標準和文獻資料,研究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參數,經過內部交流討論,初步擬定《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校準規范》草案的框架結構,明確了計量特性、校準條件和校準方法等核心章節的編寫思路,確定了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校準方法和不確定度評定方法。
(2) 2014年8月~2014年10月,項目組邀請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相關生產企業、使用單位和計量系統的專家對初定標準草案進行了相關論證咨詢,經過交流和討論后,項目組對校準使用的標準裝置和校準方法進行了細化和修改。
(3) 2014年11月~2015年1月,項目組將修改完善后的草案稿再次邀請相關專家進行交流和探討,對標準逐字逐句進行了討論、推敲、修改、充實和完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校準規范》標準草案。
3. 征求意見階段
(1) 2015年01月形成征求意見稿并報送分委會秘書處。
五 標準結構和內容
本校準規范的標準結構和內容如下:
a) 引言
b) 規范內容本設9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
c) 附錄內容分4節: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示例、校準原始記錄格式、校準證書內頁格式和校準證書校準結果頁格式。
六 條文說明
1. 范圍
本節規定了本規范的適用范圍。
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介質損耗因數測量范圍為(0~0.1);電容量測量范圍為(20~200)pF; 體積電阻率測量范圍為
( 10 MΩ?m~20 TΩ?m))的校準。
2. 引用文件
本節列出了與本規范內容相關的標準。引用的原則為:對于本規范內容有關的主要GB、JJF、DL以及JJG均逐條列出。
3. 術語
本節對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涉及的校準項目給予了介紹和定義。以下定義主要規定了本標準校準對象的定義
介質損耗因數(簡稱介損)的定義參照GB/T 5654-2007中3.2款;
體積電阻率的定義參照GB/T 5654-2007中3.3款;
(相對)電容率的定義參照GB/T 5654-2007中3.1款;
正接線方式的定義參照DL/T 962-2005中3.2款。
4. 概述
本節主要介紹了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工作原理。
5. 計量特性
本節對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介損示值誤差、電容示值誤差、絕緣電阻示值誤差、溫度測量最大允許誤差、內附高壓電源技術參數作了相應的要求。對量程和分辨力、誤差表示方式等作了相應的要求。
6. 校準條件
本節對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校準條件作出了要求,包括環境溫度、相對濕度、供電電源和校準所需的標準設備、輔助設備。
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供電電源:
DL/T 962-2005中6.1.1款規定,介損測量環境溫度為15°C~25°C,相對濕度為(40%~65%),供電電源頻率(50±0.2)Hz,波形畸變系數不大于3%。
JJG690-2003中7.1節規定,絕緣電阻檢定環境溫度為17°C~28°C,相對濕度為(40%~60%),供電電源頻率(50±5)Hz。
由于校準過程中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對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測量影響大,故對于環境溫度要求為(20±5)°C,相對濕度要求為不大于75%。
由于試驗電源的頻率會對絕緣油介損測量產生影響,故對于試驗電源頻率的要求為(50Hz±0.1Hz),總諧波含量不應大于3%。
校準過程中不能出現對被校準測試儀性能產生影響的振動、沖擊及電磁輻射等。
校準用標準設備:
校準過程中使用的高壓介質損耗因數標準器的作用是提供標準介損值。高壓介質損耗因數標準器的要求:高壓介質損耗因數標準器測量范圍(0~0.1),最小分度值為0.0001,標準器允許誤差應高于被校測試儀誤差兩個等級。
校準過程中使用的標準電容器的作用是是提供標準電容值。標準電容器的要求:標準器允許誤差應高于被校測試儀誤差兩個等級,電容測量量程的上限不小于200 pF,下限應小于20 pF,量限范圍的選取主要參考絕緣油電容值的實際使用范圍。
校準過程中使用的高壓高阻箱的作用是提供標準絕緣電阻值。高壓高阻的要求:標準器允許誤差應高于被校測試儀誤差兩個等級,絕緣電阻值測量量程一般為1TΩ以內,量限范圍的選取主要參考絕緣油絕緣電阻值的實際使用范圍。
溫度測量點為90±0.5℃。參考絕緣油測量的實際工作溫度。
測量儀內附高壓電源技術參數:
交流試驗電壓范圍不小于(500~2200)V,基本誤差不低于3%。
直流試驗電壓范圍不小于(100~600)V,基本誤差不低于3%。
以上參考為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實際工作電壓。
7. 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本節給出了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校準項目,包括外觀和通電檢查、介損示值基本誤差、電容示值基本誤差、絕緣電阻示值基本誤差、溫度示值最大允許誤差、內附高壓源基本誤差。同時給出了各項目的校準方法。
8. 校準結果表達
本節給出了校準證書應包括的信息以及原始記錄格式。校準證書的格式可以參照附錄B、附錄C和附錄D,附錄A為不確定度評定實例。
9. 復校時間間隔
本節給出了絕緣油介損及體積電阻率測試儀的復校時間間隔。復校時間間隔由用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建議一般不超過1年,修理和調整后,應隨時校準。
|
-
-
jyyjs.rar
2015-6-5 17:0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114.7 KB, 下載次數: 79, 下載積分: 金幣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