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希望相關部門加快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進程,以法律保障推進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的建設,實現對產品質量的全過程監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推進辦公室副主任陳曉穎在政協大會上說。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健全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嚴格執行生產許可、強制認證、注冊備案制度,嚴把市場準入關。提高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產品的生產許可條件和市場準入門檻。
陳曉穎委員說,近年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當下應盡快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以鞏固成果,而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正是實現長效監管的有力手段,能夠真正實現從產品生產源頭到流通環節的全過程監管。
據介紹,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系統是由國家質檢總局、中信集團和中國電信于2005年9月開始建設的。借助于這一系統的海量數據庫和每一件產品上的電子監管碼,不僅能夠從生產源頭把住安全關,還能在流通環節對產品質量實現動態監控。
截至今年2月,全國累計入網企業31304家,已經實現激活上市的6164家。監管碼激活量達到85288萬個,查詢量達到223萬個。
陳曉穎委員說,但現在仍有一些企業未加入這一監管鏈條,希望國家能加快相關立法進程,以法律保障切實推動這一監管網絡的建設。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已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力爭在2010年年底前使全國適合入網企業的產品全部加入電子監管網。食品、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動防護用品、電熱毯、化妝品等9大類69種重點產品將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電子監管,所有產品100%加貼電子監管碼才能上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