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德計量合作意向書,應德國巴伐利亞州經濟部的邀請,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劉新民、趙燕、徐文見,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王華等18人于2007年12月9日至23日參加了由德國計量學院舉辦的法制計量研討培訓班,全體成員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對德國的計量工作都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德國計量基本情況
1.計量體制情況
德國計量體制分為三級,國家級部門為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該院是行政管理和技術合一的機構,隸屬于德國經濟部。地方各州(相當于我國的省)政府設有州一級的計量部門,一般歸屬州經濟部領導,按區域設置市一級檢定局,直屬州計量部門領導。1990年10月兩德統一后,全德共有16個州,每州設有1個計量局。從2006年起,進行改革,將柏林與勃蘭登堡州計量局合并、將漢堡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計量局合并。目前還有14個州計量局,全國共有76個市檢定局。將來發展的趨勢還有可能再合并某些州、市局。
另外,由于歷史上的原因,德國的計量部門還負責防彈玻璃和民用槍械和彈藥的檢驗。全德共有7個民用槍械彈藥檢驗局,分設在7個州的計量部門。
2.計量人員情況
德國人口8200萬,約每百萬人設置一個計量局,約每5萬居民中有一名計量檢定人員。全德國從事計量工作的人員約2700名,其中PTB有1500余人,各州有1200余人。計量人員中一半為公務員;一半為職員。公務人員每2年考核一次。在招聘時即分別設定公務員或職員崗位,崗位嚴格區分,上崗都要經過崗前培訓。每名檢定員檢定的業務范圍相對較寬,各項計量器具的檢定基本上都能操做。檢定員可以單獨到現場開展工作,檢定報告由其負責人批準即可。
3.檢定工作情況
在德國,檢定與型式評價的計量器具范圍一致。檢定的計量器具共有23大類,除水表、煤氣表、電表和熱量表由國家授權站檢定外,其它計量器具均由政府計量部門進行檢定。檢定由政府計量部門來實施,而校準則由社會上的各類技術機構進行,德國設有校準服務局(DKD),負責校準實驗室的認可。也有個別政府計量部門從事校準工作,在德國設在州計量部門的DKD校準實驗室共有7個,如巴伐利亞州的蘭茨胡特市檢定局有DKD的質量校準實驗室。
二、巴伐利亞州計量工作情況
近年來,經過了人員精簡和機構合并,巴伐利亞州計量局人數己減少了近三分之一。1995年為300人;2002年則為269人;現有在職人員220人,有30余名退休人員。原來該州每個市設置1個檢定局,近年來一些相鄰的市局經過合并重組,如慕尼黑市檢定局、蘭茨胡特市檢定局曾先后與相鄰的市局合并,目前還有7個市檢定局,每個市檢定局工作人員約20人,州計量局的編制由州經濟部和財政部來確定,業務工作一般隸屬經濟部負責管理,市局局長的人選由州計量局與經濟部協商確定,由州局任命。如蘭茨胡特市檢定局共20人,設正、副局長各1名,辦公室工作人員4名,檢定人員14名。近年來,該州計量收入一直保持在1200萬歐元左右。
1.定量包裝商品的監督管理
德國定量包裝商品的量限是5克到10公斤,或5毫升到10升。
巴伐利亞州目前共有3500家的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由于計量工作人員不斷減少,大概每年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檢查的數量只有一半。經統籌規劃,政府計量部門擬訂檢查計劃,配有專用定量包裝商品車,車上裝備計算機,相關的計量器具,攜帶相應的數據卡片(內含有全部廠家的相關信息),前往定量包裝商品的生產企業的生產現場或倉庫進行檢查,當場實施檢驗并出具結果報告。如遇有消費者投訴,可專門到生產廠家進行檢查。監督檢查不事先通知被查企業。檢查方法或為全檢,或為抽檢;一般用抽檢的方法,集中于重點產品及重點規格。檢定監管人員有一定資格的要求,接受過專門的培訓。定量包裝的檢查按規定收取費用。
2.處罰的相關規定
對于違規要進行處罰,首先分析原因,然后發出罰款通知。處罰企業根據違規生產產品的貨值來確定,有生產記錄的依據生產記錄;沒有記錄的,視同在此之前一直違規生產。
如進口產自歐盟成員國以外國家的定量包裝商品違規,則由進口商接受處罰。對違規的其他歐盟成員國企業生產的E標志產品不能直接進行處罰,德國與其他歐盟國家監督檢查的聯動機制比較復雜,如德國地方計量部門確認其他歐盟成員國生產的產品違規,需層層上報至德國聯邦政府部門,由其通報相應的成員國政府相關部門,最終由其他成員國政府相關部門對違規生產企業處罰。近期有望由德國州的經濟部直接與其他成員國的相關計量部門直接通報違規的有關部門情況。
三、關于德國授權站的情況
一百多年前,開始了計量授權方面的工作,授權的項目僅包括水表、電表、煤氣表和熱量表4類計量器具,這4類計量器具由國家授權站實施檢定,授權站站長要向州計量部門宣誓,并由州計量部門進行監督管理。目前,全國共設有370余個國家授權的4表站(即電表、水表、煤氣表、熱能表)。
1.授權站的申請
在德國,建立授權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實驗室環境條件;二是相應的標準器設備由PTB考核;三是合適的人員條件;四是保證授權工作進行的足夠的能力條件。五是有足夠的賠償能力。凡是對檢定授權感興趣的機構均可提出申請,同時允許四表的生產企業申請授權,但申請企業必須保證授權站的公正性和獨立性。授權站的建立要先申請,再經考核通過,在授權前還要經過現場確認。除標準器要到PTB送檢外,其他成立條件由州計量局考核。
2.站長與副站長的任職
授權站至少要有一名站長和一名副站長。經所在企業/申請方的推薦和確認,州計量局才能任命正(副)站長。正(副)站長可以兼職,但不允許參與經營性的活動。另有一些限制性任職條件:如正(副)站長不得為所在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未受過刑事處罰或近5年無不良記錄;還有學歷要求,站長要大學畢業并且獲工程師資格,副站長要大專畢業;專業知識方面,經由德國計量學院培訓并要通過學院的考試,方可宣誓就職。
3.檢定站的工作規則
實施檢定時,必須要有一名站領導值班。在檢定周期內,授權站要保存檢定相關的文檔材料,有些資料保存時間更長達30年。授權的檢定范圍非常明確;如需要擴項,要向州局申請并經考核,不得超范圍工作。在擴項考核中,PTB還要考核標準器,考核標準器要單獨繳費。授權站所在企業不得影響授權站檢定的公正性和獨立性,否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4.對授權站的監督檢查
巴伐利亞州計量部門每年對授權站監督1次,并收取年費。收取年費的數額按授權站檢定臺(件)數量收取,大約為1500至7900歐元。監督檢查內容主要是查驗證書,從倉庫取樣,進行檢驗,與現場檢驗人員進行交流,用自行所帶的標準器與企業的標準器進行比對,填寫檢查報告等。
四、關于歐盟計量器具指令(MID)
MID指令目的就是促進計量器具的自由流通,但只限于所涉及的十類計量器具產品的首次投放市場的相關管理;指令沒有規定的,由本國自行決定,體現了歐盟一貫堅持的由政府行使監督權力的原則。對于出現問題的產品,可以發出禁令,實施召回或禁止生產。如德國各州局對于出現問題的德國產品,需上報至聯邦經濟部,方可發出禁令;對于其他成員國的產品,則由德國政府部門報其他成員國的相關監管部門,由其發出對該生產企業的相關禁令。
歐盟計量器具指令所確立的指令的部門
MID規定,任何機構均有可能成為被指定部門,由各國政府決定被指定的部門,由歐盟委員會在公告中發布。
被指定的部門分為3類:第一類部門是被指定為型式評價機構的部門,如德國的PTB,現有指定的型式評價機構20多家;第二類是被指定為對生產十類產品的企業進行質量體系認證的部門,在對生產以上十類產品的企業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后,企業可自行對產品進行檢驗,打上CE標志,投放市場;第三類是被指定為負責產品檢驗的部門,如企業未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可由其對十類產品進行檢驗,然后打上CE標志,投放市場。
成為指定的部門需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能保持公正,要與產品的生產企業、產品開發設計者和產品的使用者無直接關系;二是具有獨立性和可靠性;三是有相關的人員和能力。
MID對檢定的影響
MID實際上使部分計量器具的首次檢定有條件地交給政府計量部門以外的其他機構,在一定條件下企業可以首檢自己生產的計量器具(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從經濟角度上看,計量工作在過去與現在收支平衡。MID實施后,會受到競爭的影響而降低計量部門的首次檢定收入,導致首檢收入下降。但從巴伐利亞州計量局的實踐情況來看,與上述情況相反,隨著計量檢定服務的地域輻射范圍拓寬,業務量反而有所增加,從2007年情況來看,各項檢定收入共增收了100萬歐元。
五、幾點體會
盡管中德計量技術和行政管理體系有所差別,但是作為計量事業相對發達的德國,其先進經驗確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對此有以下幾點體會:
1、強制檢定部分業務的社會化值得關注
近年來,如何發揮社會化機構在檢定中的作用,尤其是私營機構的作用,引起了廣泛關注。如何能夠實現檢定的目的同時又減少政府開支,更大程度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優化,是歐盟不少成員國政府思考的問題。MID指令的出臺,就是一次重大改革,對十種計量器具的首次檢定已經有條件地交由社會化的機構實施。目前,周期檢定的權限還在歐盟各成員國,在保證周期檢定公正獨立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相對較低的行政成本,政府計量部門也有可能放棄周檢的技術工作,而只對從事周檢工作的社會化機構的監管。對此需進一步跟蹤和思考。
2、抓好人員的培訓工作
德國政府計量部門的計量人員較少,但是計量工作和監管到位,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注重抓好培訓工作,人員業務精,素質高。德國注重以人才培養夯實計量基礎工作,計量人員要參加崗前和在崗的培訓,培訓注重實效,檢定人員基本上能從事所有檢定項目的業務工作。第二,列入法制管理的計量器具種類少,業務比較單一,因此,各市檢定局的業務范圍就是從事計量器具的檢定和監督檢查,確保計量器具檢定到位。
3、政府部門之間溝通協作良好,建立高效便捷的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機制
良好的部門間協作,充分溝通、資源共享,節省了計量部門相對緊缺的資源,提高了計量管理部門各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了政府計量部門的監管成效。比如,建立了計量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如注冊成立公司或企業、進口商進口貨物等需要向政府相關部門備案的相關信息,計量部門都能及時得到,對其中有關計量方面的信息及時備案,實施監管。因此,倡導溝通協調,在尊重各職能部門業務流程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一套便捷、高效的信息互換機制將對計量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充分挖掘資源,探索資源的最佳配置方式
第一,整合政府計量部門的資源。如巴伐利亞州突出重點和優勢項目,在州內各市局的建設上統籌兼顧,不搞重復設置。發揮各市檢定局的專長,某些計量器具檢定任務常集中交由一兩個市級檢定局承擔。
第二,充分發揮授權站的作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四表(水表、煤氣表、電表和熱量表)的檢定業務全部交由授權站實施,減輕了政府計量部門的工作量,從而能集中做好其他計量器具的檢定。
第三,為了改善工作的有效性,節省行政資源,對政府計量部門進行了整合,州級的計量部門己整合了2個,對市級的檢定局也進行了整合。只有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明確各自職責,準確定位,優勢互補,實現檢定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才能促進計量工作的整體健康發展。
赴德研討培訓小組
二○○八年二月二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