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鳳岐 于 2014-11-12 22:22 編輯
基層計量工作者切不可閉目塞聽
建有龐大的計量網,擁有人員眾多的計量工作者隊伍,是中國大陸地區(qū)計量管理的特色之一。這些人員中,有處于天子腳下、中央計量機構的,也有處于窮鄉(xiāng)僻壤、縣級計量所的。一般來說,處于大城市、大機關的,技術設備齊全、先進,信息靈通;處于小地方、貧窮落后地方的,技術設備相對短缺、落后,信息閉塞。但他們在法律地位、人權人格、說話資格上是平等的,做好本職工作的職責都是不能含糊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即處于相對貧窮落后地區(qū)的專業(yè)人員乃至其單位領導,如何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加以彌補,“自己解放自己”。“計量”是我兼跨的工作界別之一。作為一名計量老兵,我向朋友們提出如下建議:
1.充分利用網絡。與一些基層尤其是偏僻地區(qū)的量友打交道,發(fā)現(xiàn)不少人居然不知道、沒上過(國防)計量論壇,沒見過我發(fā)表在該論壇上的較大塊的文章。眾所周知,“一鍵點全球”是當今的時代特點和標志,互聯(lián)網是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知識、信息浩瀚海洋,不知利用,不去利用,實在是太可惜、太傻了!基于本職工作所涉,大家首先想到和注冊、登錄、點擊的,肯定是計量方面的網站,這無疑是有道理的,但絕不可僅限于此。因為實際工作中所需的技術、知識、信息,絕大部分不在這類網站上。
2.正視計量類刊物的價值和局限。《計量技術》、《中國計量》都是辦得不錯的刊物,我也是兩刊的重要撰稿人和老朋友。但應該承認,基于部門眼界和局限,其中內容并非都是準確、恰當、符實的,有些甚至包含違背《計量法》及其下屬文件的錯誤。眾所周知,近20多年來,計量部門的工作與醫(yī)療器械、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有很多的交集、矛盾,一些朋友一看到與計量部門的觀點、視角不同的文字,就不想看、不去看,致使自己的視野、思路越來越窄。須知,你不想、不去看的東西,可能恰恰是你最應知曉、需要盡早知曉的,比如國家、中央政府、部委局一級的重大政策宣示,尤其是涉及計量、醫(yī)療器械、醫(yī)療衛(wèi)生三界之間的。
3.切忌思維僵化。由于多年的宣傳、強化,一些計量工作者對一些事物已經形成了某種思維定勢,似乎自己不承認的東西就不存在,沒道理。比如,20多年來,計量部門實施計量檢定的東西,是否都符合《計量法實施細則》和計量技術規(guī)范JJF1001中規(guī)定、國際公認的“計量器具”定義?國際上有無“醫(yī)學計量學”這一分支?應該勇于正視。應該說,只要跳出被人為劃定的思維禁區(qū),這些問題都可迎刃而解。須知,這些定義、概念,無論你承認與否都客觀存在著。早弄明白就可早解脫,早作思想和技術準備。作為基層工作者,你可能沒有行政權力,但你有權選擇自己的工作。這件不能干,還有很多事可干、要干;此處不便干,還有另外的地方、單位、部門可以干。在本屆政府治下,很多事情會發(fā)生重大的,甚至顛覆性的改變。但只要是人才,不怕沒處去。只要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彩。但無論身在何處,作何事情,都需要真本事。“既要低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多學、多干,多聽,多想,這是很多人的經驗之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