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被測量值(量的真值)與測量誤差的可能散布及其統計問題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njlyx 發表于 2014-10-26 18:1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10-26 18:31 編輯

如果不加絲毫簡略,任何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都會是一個“隨機變量”——與第i次“測量”對應的“被測量值樣本”不妨標記為
zi,i=1、2、…、N(→∞)      (1)
相應的,可實用標記
                     Z={z1 、z2 、… 、z∞}         (2)
正常情況下,任何成熟的測量方案C(按標稱要求使用一套測量儀器,意圖獲取某個被測量值的“方案”)的測量誤差E會是一個零均值的“隨機變量”——與第i次“測量”對應的“測量誤差樣本”不妨標記為
εi,i=1、2、…、N(→∞)        (3)
相應的,可實用標記
                E={ε1 、ε2 、… 、ε∞}        (4)
其均值:
μE=0                     (5)
用測量方案C測量被測量值Z,所得的“測得值樣本”不妨標記為
mi,i=1、2、…、N(→∞)          (6)
相應有
mi= zi+εi,i=1、2、…、N(→∞)          (7)
將“測得值樣本”{mi,i=1、2、…、N(→∞)}構成的“隨機變量”(總體)記為M,即
M={m1 、m2 、… 、m∞}             (8)
相應有
M= Z+E                        (9)
如果考慮最簡單的情況——假定Z與E都服從“正態分布”,即
Z~ N( μZ, σZ  )             (10)
E~ N(   0, σE  )             (11)
其中,μZ為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的“均值”;σZ與σE則分別為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的“標準偏差”與測量誤差E的“標準偏差”;(11)式是應用了μE=0的結果。
【特別說明:有許多實際情況是不合式(10)和(或)式(11)的“假定”的,譬如涉及‘閃爍噪聲’之類的情況便需要“阿倫方差理論”來描述?!?br /> 由(9)、(10)及(11),有
μM =μZ                    (12)
其中,μM為測得值M的“均值”。
通常情況下,應該可以合理的假定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與測量誤差E是“獨立無關的”,便可由(9)、(10)及(11),有
σM =√(σZ^2 +σE^2 )              (13)
其中,σM為測得值M的“標準偏差”。

在考慮最簡單的情況下:對于“常規測量”——對未知的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的“測量”,需求目標顯然是“μZ”與“σZ”; 對于“測量系統標定、校準”之類的“非常規測量”——對已知量值Z (“μZ”及“σZ”已知)的“測量”,需求目標則顯然是體現“測量方案優劣品質”的指標“σE”。
如果真能如理想所愿——測量次數N→∞,那么,(12)及(13)式中的μM和σM便可以“精確”獲得! 相應的,對于“常規測量”,即刻可得到“μZ”(在測量方案“成熟”的假定下——μE=0),在已知“σE”的前提下由(13)式也易得“σZ”; 對于“μZ”及“σZ”已知的“非常規測量”,(12)式便用于“誤差修正”,由(13)式可得“σE”。
然而,實際并非真能如理想所愿——測量次數N總是有限的,只能得到μM的估計值aM和σM的估計值sM
aM=( m1 +m2 +… +mN)/N                                   (14)
sM=√{[( m1- aM)^2 +( m2- aM)^2 +… +( mN- aM)^2]/(N-1)}       (15)
aM與μM難免有差異,相應的,aM與需求的“μZ”顯然也會有所“差異”。
為了“評估”aM與需求的“μZ”的“差異大小”,定義被測量“均值”μZ的估計值aZ
aZ  =  ( z1 +z2 +… +zN) / N                    (16)
考慮aM與aZ“差值”:
d = aM - aZ                          (17)
不難得到
d = ( ε1 +ε2 +… +εN ) / N                (18)
     如果N次測量的“測量誤差樣本”{ε1 、ε2 、… 、εN}相互“獨立”,那么,考慮aM與aZ“差值”d的“標準偏差”將為
σd =σE / √N                      (19)
     此σd就是那個所謂的“除以根號N的σ”。 其實質含義是:在一定條件下,有限個“測得值樣本”的“平均值”與對應“被測量真值樣本”的“平均值”之差的“標準偏差”! 其中——
① 被√N除的是“測量誤差”的“標準偏差”σE,而不是測得值M的“標準偏差”σM,也不是如(15)式所列σM的估計值sM?。?br /> ② 對于實際測量,N次測量的“測量誤差樣本”{ε1 、ε2 、… 、εN}相互“獨立”的“如果”是很難成立的,實際測量時會有
σE /√N ≤ σd  ≤σE               (20)


說明: 兩字符并列時,后一個字符是下標。

被測量值(量的真值)與測量誤差的可能散布及其統計問題_20141026.pdf

106.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積分: 金幣 -1

2#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10-26 20:19: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10-26 20:21 編輯

1#有些地方考慮不周,修正如下——


如果不加絲毫簡略,任何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都會是一個“隨機變量”——與第i次“測量”對應的“被測量值樣本”不妨標記為
zi,i=1、2、…、N(→∞)      (1)
相應的,可實用標記
                     Z={z1 、z2 、… 、z∞}         (2)
正常情況下,任何成熟的測量方案C(按標稱要求使用一套測量儀器,意圖獲取某個被測量值的“方案”)的測量誤差E也會是一個“隨機變量”——與第i次“測量”對應的“測量誤差樣本”不妨標記為
εi,i=1、2、…、N(→∞)        (3)
相應的,可實用標記
                E={ε1 、ε2 、… 、ε∞}        (4)
用測量方案C測量被測量值Z,所得的“測得值樣本”不妨標記為
mi,i=1、2、…、N(→∞)          (6)
相應有
mi= zi+εi,i=1、2、…、N(→∞)          (7)
將“測得值樣本”{mi,i=1、2、…、N(→∞)}構成的“隨機變量”(總體)記為M,即
M={m1 、m2 、… 、m∞}             (8)
相應有
M= Z+E                        (9)
如果考慮最簡單的情況——假定Z與E都服從“正態分布”,即
Z~ N( μZ, σZ  )             (10)
E~ N( μE, σE  )             (11)
其中,μZ與μE分別為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與測量誤差E的“均值”;σZ與σE則分別是它們的 “標準偏差”。
【特別說明:有許多實際情況是不合式(10)和(或)式(11)的“假定”的,譬如涉及‘閃爍噪聲’之類的情況便需要“阿倫方差理論”來描述?!?br /> 由(9)、(10)及(11),有
μM =μZ  +  μE                  (12)
其中,μM為測得值M的“均值”。
通常情況下,應該可以合理的假定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與測量誤差E是“獨立無關的”,便可由(9)、(10)及(11),有
σM =√(σZ^2 +σE^2 )              (13)
其中,σM為測得值M的“標準偏差”。

在考慮最簡單的情況(即,符合式(10)和式(11)“假定”的情況)下:對于“常規測量”——對未知的被測量值(量的真值)Z的“測量”,需求目標顯然是“μZ”與“σZ”; 對于“測量系統標定、校準”之類的“非常規測量”——對已知量值Z (“μZ”及“σZ”已知)的“測量”,需求目標則顯然是體現“測量方案優劣品質”的指標“μE”及“σE”。
如果真能如理想所愿——測量次數N→∞,那么,(12)及(13)式中的μM和σM便可以“精確”獲得! 相應的,對于“常規測量”,在已知“μE”及“σE”的前提下,分別由(12)、(13)式易得“μZ”和“σZ”; 對于“μZ”及“σZ”已知的“非常規測量”,由(12)式可得“μE”—用于“誤差修正”,由(13)式可得“σE”。
然而,實際并非真能如理想所愿——測量次數N總是有限的,只能得到μM的估計值aM和σM的估計值sM
aM=( m1 +m2 +… +mN)/N                                   (14)
sM=√{[( m1- aM)^2 +( m2- aM)^2 +… +( mN- aM)^2]/(N-1)}       (15)
aM與μM難免有差異,考慮aM與μM “差值”:
            f  = aM-μM                      (16)
不難得到
f  = [( m1 -μM )+ ( m2 -μM ) +… +( mN -μM ) ] / N         (17)
如果N次測量的“測得值樣本與其均值的偏差”{( m1 -μM )、( m2 -μM ) 、… 、( mN -μM )}相互“獨立”,那么,aM與μM “差值”f的“標準偏差”將為
σf=σM / √N                   (18)
此σf就是那個所謂的“除以根號N的σ”之一。 其實質含義是:在一定條件下,有限個“測得值樣本”的“平均值”與測得值M的“均值”μM之差的“標準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實際測量,N次測量的“測得值樣本與其均值的偏差”{( m1 -μM )、( m2 -μM ) 、… 、( mN -μM )}相互“獨立”的“如果”是不可能成立的,實際測量時會有
σM /√N  < σf  ≤σM              (19)
其中的σM通常取如(15)式所列的估計值sM。
有時候,也可能要“評估”有限個“測得值樣本”的“平均值”aM與相應“被測量(真)值樣本”的“平均值”aZ的“差值”d
aZ  =  ( z1 +z2 +… +zN) / N                 (20)
d = aM - aZ                                         (21)
不難得到
d = ( ε1 +ε2 +… +εN ) / N                (22)
     如果N次測量的“測量誤差樣本”{ε1 、ε2 、… 、εN}相互“獨立”,那么,aM與aZ“差值”d的“標準偏差”將為
σd =σE / √N                      (23)
此σd是另一個所謂的“除以根號N的σ”。 其實質含義是:在一定條件下,有限個“測得值樣本”的“平均值”與對應“被測量(真)值樣本”的“平均值”之差的“標準偏差”! 對此,需要注意兩點:
① 其中被√N除的是“測量誤差”的“標準偏差”σE,而不是測得值M的“標準偏差”σM,也不是如(15)式所列σM的估計值sM??!
② 對于實際測量,N次測量的“測量誤差樣本”{ε1 、ε2 、… 、εN}相互“獨立”的“如果”是很難成立的,實際測量時會有
σE /√N ≤ σd  ≤σE               (24)



說明: 兩字符并列時,后一個字符是下標。

被測量值(量的真值)與測量誤差的可能散布及其統計問題_x20141026.pdf

114.5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積分: 金幣 -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4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日本道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一级电影| 91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乡村|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美三级91|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japan69xxxxtube|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播放网站|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客厅餐桌椅子上波多野结衣 |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五月婷婷六月天| 欧美亚洲另类综合|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波多野结衣aa|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视频|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色妺妺在线视频|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欧美亚洲天堂网|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亚洲第一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