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401.jpg (28.11 KB, 下載次數: 112)
下載附件
2014-8-24 13:05 上傳
資料圖:國產渦扇10發動機,經歷相當長時間的可靠性問題
7月24日,證券導報專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首次披露他對軍工改革、經濟轉型、解決航空發動機瓶頸問題、文化創意經濟等方面的若干精彩觀點。 航空技術要溢出到航空以外 創造效益 證券導報:中航工業資產證券化率大概55%,是中國軍工產業集團中很高的,您為什么如此看重資本運作? 林左鳴:軍工改革滯后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軍工帶有很重的國家保密色彩。因為它特殊的地位,軍工企業在過去的改革進程中,都處在被先放一放再說的位置,這使得我們的改革相對比較滯后。盡管如此,我們航空工業一直在往前沖,希望殺出一條血路。 中國航空工業最大的問題,是還不具備控制全球市場的能力。航空產業和別的產業不一樣,很難單靠一個國家的市場支撐其發展。比如中國的汽車市場足以支撐國內汽車產業,但航空產業不行,在國際上都是全球市場才能支撐,比如美國,單靠國內市場都支撐不了龐大的航空產業,它是把盟國、北約的市場都作為自己的市場。中國暫時不可能占有全球市場,中國要有獨立發展的道路。美國波音約50%銷售收入是軍品,50%是民品,所以波音還是屬于軍工企業。 中國航空工業要做好,一定需要擴展到航空以外,航空技術要溢出到航空以外,以這樣的溢出效應來創造效益;需要通過改革,實現軍民深度融合;通過進入資本市場,形成融資能力,形成商業競爭力。 中航工業的改革,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上市,進入資本市場,這是我們執著的追求。我們第一家上市公司飛亞達是非軍工業務,這是我們航空工業走向資本市場的試水。飛亞達是我們軍工進入資本市場很重要的一步。軍工改革的障礙往往來自于軍工本身特殊性帶來的。我國現代軍工從誕生起就是官辦的,而西方國家大部分軍工一開始都是商辦的,連日本也很快就由官辦轉為商辦。但在中國,無論清朝、國民政府、日偽政府,都是官辦軍工。我們的軍工體現國家意志,一涉及市場配置,天然就會有極大反彈。軍工改革的主要障礙,是由于軍工歷史地位、發展沿革所帶來的人們觀念的滯后,以及相應的行政干預,我們的改革就是要突破這樣的障礙。軍工企業改革如果不突破這樣的障礙、不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軍工本身不可能發展好。有兩種力量的博弈,左右軍工改革的格局。一方面軍工企業是整個國家工業的重要力量,主導工業發展方向,政府要有話語權;另一方面軍工企業機制不行,市場化程度低,削弱了軍工競爭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軍工改革創造了很好的環境,但我們還需大踏步前行。 軍工改革重點在做上市 做現代企業制度 證券導報:那我們中航工業有什么樣的措施促進軍工轉民用? 林左鳴:我們最大的體制機制創新還是做上市。最近我們成飛集成上市,其高管能持有股權。但是很遺憾,我們還有很多事業單位。按照規定,這些事業單位不允許上市,研發機構、設計所都進不了上市公司。盡管對把它們注入上市公司我們設計了時間表,但是這個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這不是我們一家能做的,首先必須是政府部門觀念到位。我們的改革重點放在做上市,做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運作上。做上市時,首先要考慮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要對高管、重要骨干人員進行股權激勵。 中航工業是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發展的企業,順產業鏈發展形成上下游一條線的業務鏈,這是全產業鏈發展。全價值鏈發展,則是利用技術同源的優勢,發展非航空產業,我們形容這就像用圓規畫個圓,形成一個面的價值集群。我們不但利用航空技術,還可以利用航空品牌價值,只要能對主業形成好的互動或助力的業態,我們就都可以做,這就是全價值鏈的概念。集團公司層面整體上市較難,因為業務太多。目前集團公司整體還不做上市,重點是對業務版塊做上市,集團公司整體主要通過中航科工在境外資本市場形成一個“影子”整體上市公司,重點做財務投資。 我們有幾乎全金融牌照的投資公司。我們做了很多高科技孵化的投入,一旦有回報,凈資產回報率夠,就裝入上市公司。我們做這些資本運作,都是圍繞著主業的發展。 股市也是民生;投資航空股,也是航空報國 證券導報:您如何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股民購買航空股? 林左鳴:我曾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股市也是民生。事實上,股市已經成為我國廣大民眾主要的投資渠道以及主要的財產性收入來源之一,能夠在實現民眾資產保值增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認為股市連接著尋常百姓的個體利益與整個國家的民生全局,也關系著民生現實難題的破解與未來命題的解答。股市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影響和改善民生,這已被發達國家的實踐所證實。 我一直認為我們最優先上市應該是與軍工密切有關的。軍工產業是高科技產業,技術輻射到民用領域后帶動作用非常大,能夠有很大的溢出效應,我們希望將大量航空技術轉移到非航空領域,使航空產業和非航空產業交叉灌溉,融合發展,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技術流從航空領域向非航空領域轉移,現金流從非航空領域向航空領域轉移。因此我們認為所有的業務板塊都應該軍民融合,這樣就能夠更有利于把業務做好,更加容易保值增值,效益會更好,能夠更加吸引股民購買我們航空股,這一是對股民負責;二是可以實現軍民融合發展;三是可以為股民搭起一個航空報國的平臺。我們認為廣大股民投資航空股,也是航空報國。 這些年恰恰是因為發展了民品、發展了資本運作,才促進了軍品發展。我們用資本運作的錢支撐軍工產品發展,全集團利潤70%來自非航空,這是驚人的。 沒有群眾性的航空事業的基礎,就沒有下一步的世界航空強國 證券導報:通用航空在整個航空工業發展中占什么樣的地位?為什么這么多年以來航空事業沒能發動群眾,變成群眾運動?在提升國民航空意識方面,中航工業有什么新計劃? 林左鳴:通用航空是整個國家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發動群眾,把航空事業變成群眾事業,樹立國民航空精神,只有這樣航空才能成為關系民族振興的大事。二戰時最后戰爭勝利的一方,是具有最多飛行員的一方,比如美國和日本的對比就是這樣。日本打到最后,在塞班島之戰時,日本飛行員枯竭了,剩下少數只經過了起飛降落的訓練、根本沒有進行空戰訓練的新手,因為來不及。即使這樣,日本飛行員還是可以沖刺的。他們組成“神風”敢死隊,進行自殺式攻擊。美國在珍珠港被偷襲后,飛行員也損失嚴重,但美國幾個月內就組織了后續力量。美國有巨大的民間飛行員隊伍。這不僅僅是工業、經濟發展的象征,也是國防實力、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一個國家,像早期的大國荷蘭、西班牙,英國,成為世界大國,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航海技術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基礎,才成就了海上霸權。今天如果沒有航空技術,沒有群眾性的航空事業的基礎,就沒有下一步的世界航空強國。所以我們做航空工業,不是說僅僅為了多賺點錢,還必須為國家強盛多考慮。不過,作為企業,為了做好航空事業,則要努力多賺錢。 建2000個通用機場 關鍵是觀念要開放 林左鳴:我們一直不遺余力地推進低空空域開放,就是要解決通用航空發展的軟肋。我們最近搞了一個愛飛客俱樂部,希望通過全國網絡化的布局形成體系,培養航空愛好者和粉絲,最后推動國民航空意識的樹立,把航空事業的群眾基礎打牢。這些工作我們在全力推動,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目前推進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低空空域不開放、空域管理保守。比如中國的私家車,如果沒有發達的高速公路,要私家車有什么用?美國有15000多個機場,有5000多個臨時起降點;我們只有近300個通用航空機場和臨時起降點,加上運輸機場193個,兩者加起來也不到500個。據了解,美國有飛行駕照的人有將近70萬人,而且還有二三十萬人可以飛自己攢的輕型飛機。在美國,自己攢的飛機自己飛,只要不帶人,就是合法的。自己飛自己負責,那是可以的。所以,這樣加起來美國可以飛的人估計有上百萬人。我們整個國家飛行員大約才3.5萬余人。 我們發展愛飛客通用航空俱樂部,發展飛行學校、學員,將來要發展會員。現在已有幾個省在修通用機場,我們希望建2000多個通用機場,做到每個縣至少有一個。那就比較好。實現這個也不難,關鍵在觀念,要給政策,觀念要開放。不要想把所有的事都做成盈利,有些項目需要事業化的做。比如政府給政策,給你一片地,只要做通用飛機機場,就給你,這才是支持。美國很多機場是私人的,但是允許別人起飛降落,大家共享。 最近媒體談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視足球的發展。但我認為,我國足球的落后,主要是足球場太少,好的地都去發展房地產了,足球沒有足夠的群眾基礎,就難以發展起來,所以有足夠多的足球場,才能有足夠的群眾基礎,才能發展足球。乒乓球為什么能發展起來?你搞個床板、門板中間畫條線,下面墊幾塊磚支起來,就可以打乒乓球了,所以中國成了乒乓球王國,就是因為有群眾基礎。通用航空也一樣,群眾基礎有了,自然就發展起來了,這主要還是觀念問題。 在發動機領域 我們能有多少錢可以“打水漂” 可以不計效益地往里“砸”? 證券導報:在今年的全球財富500強排名中,中航工業排名第178位,收入和利潤都上升了,資本運作非常成功。但是核心技術,作為“中國心”的發動機一直沒有攻克,會不會有些人覺得中航工業某種程度上過于看重資本運作,而忽視了技術攻關? 林左鳴:(笑)不知道有沒有人覺得中航工業資本運作做多了?不過,這些年正因為資本運作,才使這么多新的軍品出來,不然有些新品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美國GE主業是干發動機的,它起家是靠電燈、電報,但是GE后來鎖定了航空發動機,不管業務怎么更替,航空發動機始終是它標志性的產業之一,GE賣掉了很多業務,但始終沒有賣航空發動機。還比如塑料,在全世界工程塑料最火的時侯,GE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塑料供應商,最后GE還是把這個業務賣了。GE還是全世界最大的醫療設備廠商,它在中國醫療設備市場占60%。它還做媒體,比如NBC是媒體界的大佬。它做的這一切也是為了核心業務發展。 我們發動機,這10年進步很大,但相對其他領域還是瓶頸。發動機的進步與否,主要取決一件事:錢!關鍵在于我們能有多少錢可以拿來“打水漂”,可以不計效益地往里“砸”。你要有很多錢,你就有機會成功。你既然考慮到要用錢“砸”這個程度,那就得想辦法在其他領域掙到錢。美國GE公司用發動機的概念,使得GE在美國股市上市盈率達到10多倍。美國金融的市盈率大多是個位數,一般是3、5倍,高的也就6、7倍左右,但是GE可以有10多倍市盈率。它的利潤大約有一小半來自以軍工為核心的制造業,另外一大半來自各種服務產業,包括金融、媒體等,但是它享受了發動機的市盈率,這個買賣很劃算,通過資本運作贏得效益,支撐核心主業,核心主業又回過頭來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所以企業搞航空發動機,非要有其他賺錢的業務做組合不可,否則僅僅靠發動機產業自身造血,其實難以為繼。 假如航空發動機非常容易賺錢的話 就根本不用我們操心 早就有人拼著命去干了 證券導報:按照您的廣虛理論,發動機屬于是實體經濟,金融、房地產等是虛擬經濟,一個是“皮”,一個是“毛”,結合起來成為“皮草”。 林左鳴:你剛才講的問題,是很多人不明白的。很多人以為高科技就賺錢,但實際上很多高科技是賠錢的。假如航空發動機非常容易賺錢的話,就根本不用我們操心,早就有人拼著命去干了。搞建筑就很容易嗎?搞摩天大樓的技術水平也是很高的啊!但為什么樓市從業者這么多?因為它太賺錢了。如果航空發動機容易賺錢,它早就不是瓶頸了,民營企業早就發了瘋般地爭著干了。這一點值得媒體好好挖掘一下,講GE的例子就行了。 我認為搞航空發動機,一定要會玩資本市場,只有賺到錢才能把發動機干起來。如果航空發動機產業自己就能賺錢的話,也用不著我們航空人操心了,全中國早就一擁而上都去干了。航空發動機是個實驗性技術,航空發動機的特點是產品的生命周期特別長,一般是50年左右。投錢極多,周期極長,短期內很難賺錢,整個研制過程靠實驗,最后才能得到成功的產品。投這么多錢,帶來的好處是壽命長。不像手機,遵循摩爾定律,18個月更新換代一茬,但是手機量大,很快收回成本,容易賺到錢。在這種情況下,發動機產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哪來的能力支撐持續的投入?即便是零存整取,也得持續地零存進去啊!如果沒有其他業態來互補不行,所以全世界搞航空發動機的,沒有單打一的。比如說早期英國的羅羅公司,搞勞斯萊斯汽車,2003年將其賣給了寶馬公司,此后羅羅公司再沒有開發一型像樣的新發動機,靠吃老型號過日子!GE什么都做。美國的UTC公司搞發動機,還做電梯、空調,都是大路貨,都是賺錢的,用這些業務來保發動機的發展。 一種事情國人關注是好事,但有的人并不專業,他覺得你應該每天吃飽飯不干別的事,就只搞發動機,那當然也可以,但需要大量投入,前提是搞發動機得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否則很難成功。 發展文化創意經濟 背后想的是發展制造業 證券導報:從物本經濟到人本經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你一直倡導廣義虛擬經濟。廣義虛擬經濟的一個觀點是不僅要物質需求,更要滿足精神和心理需求。對于文化創意融入實體經濟,助力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中航工業有什么最新舉措? 林左鳴:要助推高端制造業轉型,我們首先仍然是琢磨賺錢。我們經濟要從出口主導型、投資主導型轉化為內需主導型,很重要的是培養新的業態。現在很重要的內需產業是房地產、汽車,僅靠這些業態不行,還應該有新的業態,有更能容納勞動力的新業態。創意經濟就是一個重點,這個領域包括醫療、保健、文化、娛樂、教育。這些業態會發生改革,比如教育產業,如果沒有重大改革,這個產業就做不起來。我們在推動這些事,但并不是讓所有的版塊都去搞創意經濟。 我們只是認為國家的經濟一定要轉為內需主導,這個過程中一定有新的機會,我們要抓得住。當我們做房地產時,有贏利就可以用來投入到發動機。現在我們為下一個更新的業態的產生做準備,以便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發動機上去。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考慮制造業發展,比如我們搞愛飛客,后面琢磨是賣通用飛機;搞愛游客,自駕車宿營地,背后是要發展房車;發展醫療養老產業,是為了發展醫療設備。我們再怎么做,萬變不離其宗,想的還是發展制造業的事。 互聯網是一種歷史性的回歸 證券導報:你去年和小米董事長雷軍等人一起獲得年度經濟人物獎。之后你在集團公司內力推小米式的互聯網改造,有什么進展嗎? 林左鳴: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需求越來越小眾化、多元化,整個產需一體化、產銷一體化,形成自工業化的特點,這是一種歷史性的回歸。人類歷史上最早是自生產的,自己種棉花,自己紡紗,自己織布縫衣裳,這一切就是自生產的農耕文明。后來大工業出現,出現社會化分工。現在由于互聯網技術平臺,又回歸到自工業的生產。這種自生產形態的實現,需要技術突破、商業創新。 我們確實需要補互聯網這一課。在國內制造業,如果說做制造業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我們做得還算不錯。今天研制新飛機,完全數字化,把數字直接輸到制造設備,這個水平我們在全國應該是領先的。但是這還不夠,我們剛開發了一個新平臺,叫中航聯創網,今后我們會主動在網上發布新飛機、新品種,在網上征集研究方案、制造工藝流水的方案,零部件的供應商等等。這種平臺和小米手機的眾創是一樣的。小米手機要簡單一點,主要是對設計方案、軟件的考慮,實現起來更容易些。我們這個產業涉及到航空高科技產業,組織形式更復雜。這種改革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有助于自工業化的變革。 航空“碰碰車” 互聯網方式制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證券導報:那你覺得在我們這樣的國有體制下,加上互聯網技術,能不能制造出像小米一樣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林左鳴:最近我們在開發一款運動型的通用飛機,我們已經實現了通過互聯網進行發布,征集方案。這種飛機成本希望控制在30萬以下,只要買得起車,就買得起這種飛機。這個飛機速度可以慢,百八十公里的時速,飛得很低,飛50米高,超低空。飛機做得好的話,會有廣闊的市場。我把它比作汽車進入家庭以前,曾經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流行的“碰碰車”。那時每個城市都有“碰碰車”,公園里搞了這樣的項目,大家在那里撞來撞去的,體驗開車的樂趣。我們這款飛機相當于航空的“碰碰車”,很好玩。飛30、50米的高度,飛不了多遠,有個幾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可以飛,當然也可以飛到上千米高,但再高動力就不行了。這樣的飛機公開在互聯網上征求意見,不斷升級、發展,有粉絲參與設計,如果被采納,他們會很開心,這就會形成用戶口碑。 投資網絡化 管理扁平化 互聯網精神打造新國企 證券導報:互聯網精神改造傳統產業,一個是技術,還有一個是管理思想,扁平化、快速反應。那這種扁平化,在中航工業這樣的國企,有可能實現嗎? 林左鳴:關于這種扁平化思想,我們早就提了很重要的觀點:投資網絡化,管理扁平化。我們企業的層級首先是集團公司,然后是專業版塊,再然后是成員單位,這些是靠投資為紐帶的。但是有些業態很重要,需要集團公司直接進行指導,投資可以網絡化。根據業態不同、發揮作用的特點不同,有些業態可以上升到集團層面直管,管理可以扁平化,比如中航重機,因為已整體上市了,它原來是個4級公司,但是因為業態重要,其管理就上升到集團了。我們從組織管理上根據業態發展的需求,應該是可以做到管理扁平化的。 實際上我們早就提出來了“投資網絡化、管理扁平化”。我們根據市場的需要,考慮怎么能更好地發展,來確定管理層級。如果需要,可直接管,可上升到集團層面。 要實現中國夢 還有大量的非物質財富需要創造 證券導報:上次在廣義虛擬經濟論壇和你談話時,您說實現中國夢需要發展廣義虛擬經濟,廣義虛擬經濟如何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林左鳴:實際上我們用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的專業術語說的實體經濟,和通常說的實體經濟不太一樣,現在人們幾乎把什么都叫實體經濟,反而把虛擬經濟都說得很窄。比如,房地產,它是典型的廣義虛擬經濟,它賣的是使用權,從它的價值的上升,是凝聚到房產證上面的,它是廣義虛擬經濟。比如一些服務業,并不是物化的產品。比如保姆家政到底是什么經濟,在傳統的經濟理論層面可能會認為是實體經濟,我的定義是廣義虛擬經濟。 我看《證券導報》前幾期講虛擬經濟的價值,成思危先生就說金融是虛擬經濟,隨著金融出現很多衍生產品后,用虛擬經濟描述就更準確了。我覺得你們應該多宣傳成思危先生,他這方面研究得很到位。 我覺得現在我們應該重新理解一些問題。我們從財務角度看,現在經濟還有多少是用來創造實物財富的?對非物質財富,還是有偏見,難道創造實物的就是好的,創造非實物的就是不好的?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講的廣義虛擬經濟,更多從實物財富和非實物財富來講的。我們今天要實現中國夢,還有大量的非物質財富需要創造,要創造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產品。 要用品牌價值來籌集到相應的資源用以發展 證券導報:去年年底中航工業控股證券導報,是不是這部分也算廣義虛擬經濟的一部分? 林左鳴:那當然了。要支持軍工資產證券化,未來希望在這個領域有自己的話語權。包括我們在研究廣虛50指數發布上,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有自己的話語權。 證券導報:那我們對發展廣義虛擬經濟、發展文化產業,投入會怎么樣呢?比如王健林,他投萬達影院、收購美國AMC影業,2006年投《華夏時報》就投了7500萬,我們對廣義虛擬經濟類的產業投入會怎樣? 林左鳴:說實話吧,我們的錢主要投在航空里面。其他方面,我們要以小博大,發展的目的是為航空籌集資金。我們的做法是既然用廣義虛擬經濟的思維推動創意經濟的發展,那一定要用我們的品牌價值來籌集到相應的資源用以發展,再通過創意經濟發展贏得現金流來投入到航空主業中去,同時希望航空主業的成功的概念回過頭來又提升我們的品牌價值,使我們籌集到更多資源來發展。所以我們不會說拿大把的錢扔到創意里面,一定是四兩撥千斤,反彈琵琶創造效益,以期能有更多力量和資金投入到像航空發動機這樣重要的航空產業里面。 不掙錢的事不能干 可能其中有些部分不賺錢 整體賺錢就行 證券導報:文化方面,有的產業不能直接產生收入和利潤,你覺得通過文化空手套白狼能實現嗎? 林左鳴:不掙錢的事不能干。可能有些部分不賺錢,但是整體賺錢就行。 發展創意經濟是這樣,我們先啟動幾個版塊來做。比如我們通飛公司、資產公司,搞愛飛客、愛游客。還有中航國際,它本身是業務多元的一個版塊。集團大部分版塊還是干自己的事,我們也不會同意他去搞創意經濟,只有很少的版塊去做。 金融危機以后我們通過園區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各地政府給了我們好的政策和投資。現在又來了第二波發展浪潮,不出手就虧了。在發展創意經濟時,地方會有相應投入。比如我們在這個地方做了創意經濟,政府甚至會把一個地方國有企業的股權都交給我們,他們會支持我們,以換取我們通過航空產業幫助地方經濟發展,發展過程中我們整體還是賺錢的。 證券導報:那你這種做法有沒有成功案例? 林左鳴:說實話,創意經濟剛剛啟動,還處在“忽悠”的層面(笑)。通過“忽悠”,地方政府給的政策和資源,我們是要的,但會有所取舍。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提出發展創意經濟,是因為我們判斷在我國經濟從投資主導向內需主導轉變過程中,一定有幾個新的業態要發展,其中一個是醫療保健,二是文化旅游娛樂,三是教育培訓。這幾個業態的大發展,將會比汽車、房地產發揮更加大的作用。在這樣幾個業態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在前期啟動階段,政府一定會有很多優惠條件,我們要爭取這些優惠政策,最終提升我們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確保主業能夠有足夠的財力不斷發展。 證券導報:最后,能不能請你為證券導報提一點期望? 林左鳴:噢,祝你們好運!祝你們成功! 附:林左鳴觀點 軍工改革的最大障礙是觀念滯后 我們的軍工體現國家意志,一涉及市場配置,天然就會有極大反彈。軍工改革的主要障礙,是由于軍工歷史地位、發展沿革所帶來的人們觀念的滯后,以及相應的行政干預,我們的改革就是要突破這樣的障礙。軍工企業改革如果不突破這樣的障礙、不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軍工本身不可能發展好。 股市也是民生;投資航空股,也是航空報國 股市也是民生。事實上,股市已經成為我國廣大民眾主要的投資渠道以及主要的財產性收入來源之一,能夠在實現民眾資產保值增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希望將大量航空技術轉移到非航空領域,使航空產業和非航空產業交叉灌溉,融合發展,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這樣就能夠更有利于把業務做好,更加容易保值增值,效益會更好,能夠更加吸引股民購買我們航空股,這一是對股民負責;二是可以實現軍民融合發展;三是可以為股民搭起一個航空報國的平臺。我們認為廣大股民投資航空股,也是航空報國。 我們做航空工業,不是說為了多賺點錢,還必須為國家強盛考慮 一個國家,像早期的大國荷蘭、西班牙,英國,成為世界大國,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航海技術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基礎,才成就了海上霸權。今天如果沒有航空技術,沒有群眾性的航空事業的基礎,就沒有下一步的世界航空強國。所以我們做航空工業,不是說僅僅為了多賺點錢,還必須為國家強盛多考慮。不過,作為企業,為了做好航空事業,則要努力多賺錢。 假如航空發動機非常容易賺錢的話 就根本不用我們操心 很多人以為高科技就賺錢,但實際上很多高科技是賠錢的。假如航空發動機非常容易賺錢的話,就根本不用我們操心,早就有人拼著命去干了。搞建筑就很容易嗎?搞摩天大樓的技術水平也是很高的啊!但為什么樓市從業者這么多?因為它太賺錢了。如果航空發動機容易賺錢,它早就不是瓶頸了,民營企業早就發了瘋般地爭著干了。 萬變不離其宗,中航工業以制造業為主導 國家的經濟一定要轉為內需主導,這個過程中一定有新的機會,我們要抓得住。當我們做房地產時,有贏利就可以用來投入到發動機,現在我們為下一個更新的業態的產生做準備,以便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發動機上去。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考慮制造業發展,比如我們搞愛飛客,后面琢磨是賣通用飛機;搞愛游客,自駕車宿營地,背后是要發展房車;發展醫療養老產業,是為了發展醫療設備。我們再怎么做,萬變不離其宗,想的還是發展制造業的事。 要創造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產品 我們今天要實現中國夢還有大量的非物質財富需要創造,要創造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產品。 獲取新業態產生過程中前期的優惠條件 我們判斷在我國經濟從投資主導向內需主導轉變過程中,一定有幾個新的業態要發展,其中一個是醫療保健,二是文化旅游娛樂,三是教育培訓。這幾個業態的大發展,將會比汽車、房地產發揮更加大的作用。在這樣幾個業態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在前期啟動階段,政府一定會有很多優惠條件,我們要爭取這些優惠政策,最終提升我們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確保主業能夠有足夠的財力不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