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我加點威望吧!
第一題(20分)
某實驗室正在為一項計量標準裝置制定期間核查方案。該計量標準裝置開展一種單值實物量具的校準,預計年工作量6000件,每件出具一份證書。
實驗室制定的期間核查方案規定:每校準500件進行一次期間核查:如發現計量標準裝置超差,需對自上一次期間核查以來使用該計量標準裝置校準出具的校準證書進行復查。
經測試,一次期間核查相當于校準一件實物量具的工作量,對一份證書進行復查相當于校準2件實物量具的工作量。
問題:
1. 期間核查方案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2. 給出在期間核查結果超差時,應采取的措施。
3. 期間核查結果未出現異常時,估算此核查方案每年給實驗室增加的工作量。
4. 區間核查發現計量標準超差,估算此核查方案導致增加的工作量。
5. 簡述期間核查的作用。
第二題(20分)
A、B、C儀器均為多量值實物量具,都有相應的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根據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用A儀器作為主標準器建立的計量標準可以檢定B儀器,用B儀器作為主標準器建立的計量標準可以檢定C儀器。
鑒于C儀器在某縣應用廣泛,該縣計量所申請建立相應的本縣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以下是該計量標準考核過程的部分記錄。
(1)書面審查
考評員發現:①計量標準名稱為“C儀器標準裝置”;
②計量標準的技術指標用最大允許誤差表示;
③穩定性符合判據是“穩定性小于計量標準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
④用比對法進行檢定結果驗證,驗證公式為∣Уlab-У∣≤Ulab
⑤配備的B儀器測量范圍為(0~200),而開展的檢定對象C儀器的測量范圍有(0~100)、(0~200)和(0~500)等三種規格;
⑥提供的原始記錄中有兩個項目數據欄空白;
⑦提供的模擬證書均為校準證書。
檢定員解釋:
①該計量標準主要用于檢定C儀器,故命名為“C儀器標準裝置”;
②計量標準僅由B儀器組成。且檢定中用其實際值,所以采用最大允許誤差來表示計量標準的技術指標;
③計量標準在使用中加修正值使用。故以“穩定性小于計量標準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作為穩定性符合判據;
④因傳遞法驗證檢定結果成本過高,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比較法耿適合;
⑤配備的B儀器確實不能檢定(0~500)規格。計劃先建標,在資金到位,配備了新儀器后。再正式開展全范圍檢定工作;
⑥原始記錄中數據欄空白的兩個項目。其中一項為首次檢定項目,后續檢定可不檢定,所以未檢;所以出具了校準證書。
(2)現場考察
考評員:實驗室環境溫度怎么檢測?
檢定員:隔壁實驗室有一只玻璃溫度計,由于檢定規程對環境溫度要求較低,為(20±5)℃,所以實驗室均未裝空調,隔壁和這間溫度都一樣的。
問題:1.該縣計量所應該向哪一級計量行政部門申請該計量標準考核?為什么?
2.結合檢定員的解釋,考評員應如何判斷發現的7個問題是否符合《計量標準考核規范》的要求?說明原因。
3.實驗室環境控制和監視方法是否滿足考核規范要求,說明原因。
第四題(20分)
2013年某區域性計量測試中心組織了A和B兩項計量比對,比對數據如下表。
項目 實驗室 測得值 擴展不確定度(k=2)
A比對 主導實驗室 0.368 0.004
LAB1 0.369 0.010
LAB2 0.370 0.012
LAB3 0.366 0.006
B比對 主導實驗室 0.868 0.005
LAB4 0.869 0.005
LAB5 0.872 0.005
LAB6 0.870 0.005
LAB7 0.868 0.005
LAB8 0.867 0.005
LAB9 0.866 0.005
問題:
1. 在A比對中,計算以這四個實驗室數據確定的參考值及其標準不確定度。
2. 在B比對中,主導實驗室和參比實驗室的測量不確定度互不相關,傳遞標準在比對環節引入的不確定度忽略不計。
⑴用格拉布斯準則判別這七個實驗室的測得值是否有異常值。注:G(0.05,8)=2.032,G(0.05,7)=1.938,G(0.05,6)=1.822
⑵計算以這七個實驗室數據確定的參考值及其標準不確定度。
⑶用歸一化偏差法評價LAB5的比對結果。
第六題(20分)
某企業將一臺直流數字電壓表送當地計量所,要求對其示值進行校正,并表明該儀器并非其最高計量標準,僅為內部實驗用儀器。
業務受理人員檢索后確定,該儀器有對應的國家計量檢定規程,但未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故接受了其校準要求。
以下是儀器送到實驗室后的一些情況:
(1) 該所電學實驗室檢定人員小張通過與企業協商,決定依據直流數字電壓表國家計量檢定規程中提供的相關方法進行校準。
(2) 在實施校準過程中,實驗室突然停電,小張立即切斷被校儀器和計量標準裝置的電源,將已測得校準點的數據存放好,通知電工維修。一小時后供電恢復,小張重新啟動被校儀器和計量標準裝置,繼續進行其余校準點的校準工作。
(3) 在數據分析時小張發現有個別校準點的示值誤差較大,決定按規定的方法實施監控,對該直流數字電壓表再次進行校準,結果與數據一致。小張將數據對比結果作為監控記錄,交實驗室統一保存,并出具了校準證書。
(4) 企業拿到校準證書后發現其中一個校準點的示值誤差超出了該儀器計量要求。由于不使用該量程,企業希望能更換證書。不要給出示值誤差超出計量要求的校準點的數據,而以另一組常用點的校準數據替代。實驗室主任認為企業要求合理,答應了企業要求。
(5) 實驗室主任將原證書收回并銷毀;指派小張在客戶要求的范圍內補充測量了數據,撤換了原有記錄數據頁后保存;在對原證書電子版修改后重新出具了一份證書。新的證書刪除了原有數據,錄入了新數據,其他沒變化。
(6) 由于新證書變化不大,實驗室在原證書的副本上加上相關備注,作為新證書的副本保存起來。
問題:
1. 業務受理人員接受企業的校準要求是否合理?說明理由。
2. 在上述(1)、(2)、(3)、(4)、(5)、(6)各項活動中,實驗室人員行為是否合理?找出其中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3. 列出至少三種對校準結果實施質量控制的監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