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4-3-28 08:59 編輯
回復 1# solarup
(一) 【問】accuracy是啥,準確度?和最大允許誤差啥關系? 【史答】 accuracy = 準確度 = 最大允許誤差 - (二) ppm = 1/1000000 = 0.000001 ppm 是英文百萬分之一的縮寫。這個符號就代表0.000001這個數值,計算時,要把公式中的ppm代換為0.000001這個數值。這種公式表達法與百分數沒有關系。要先算絕對誤差,再算相對誤差。 10mA檔的直流電流測量,在10mA測量點的絕對誤差范圍(又稱準確度,最大允許誤差)是: ±(0.000001×300×10mA+0.000001×80×10mA) = ±0.0038mA 相對誤差范圍是 ±0.0038mA÷10mA = ±0.038 = ±3.8% 由上,你師傅的計算是正確的。我這里講明計算的道理,你就會算了。 - 請注意,測量點選滿度值,算出的相對誤差,相當于“引用誤差”即與一般電表的準確度等級對應的誤差。此數字表的誤差給法,各測量的誤差,比按引用誤差算,要小些,有利做標準。 - (三) 我在本網上發表了大量反對不確定度論的文章,有些網友不理解,反倒說我錯了。你提出的問題,感到的困惑,都是不確定度論造成的,是宣揚不確定度論的影響。你的例子,更增加了我反對不確定度論的責任心。 明明國家規范JJF1001寫著:準確度是定性的,不能給出具體數值;可看到的美國測量儀器的說明書,規格就是有數值的準確度。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在1993年正式推行不確定度論之前,我國的以及世界各國的測量儀器絕大多數都標有準確度指標。全世界數以億計的測量儀器,數以萬計的計量標準都標有準確度指標,都有具體數值。美國人提出不確定度論,為了給自己的出世找理由,就攻擊誤差理論說“真值不可知,誤差不能算”,又說“準確度是定性的,不能給出數值”。準確度本來是“定量的”,硬說是“定性的”,這是顛倒黑白,是現代版的指鹿為馬。奇怪的是,1993年國際計量委員會通過了不確定度理論;接著我國就大力推行。我國的計量規范,基本上是按國際規范VIM與GUM翻譯的。 我國的測量儀器,本來是標“準確度”的,躡于國際規范,就改成“最大允許誤差”了,其實,最大允許誤差與準確度完全是一個意思,沒有任何差別。 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幾個人說;“準確度是定性的,不能給數值”,中國的儀器界,多數都改成“最大允許誤差”,也有的叫“準確度等級”,也有照原樣叫“準確度”的。 美國幾個專家的主張,騙得了中國人,卻偏偏騙不了制造測量儀器的美國人。你的七位半數字表是美國的吉時利公司生產的,就是標“定量的準確度”;我知道的美國的著名公司,安捷倫公司與福祿克公司也是標“定量的準確度”。這幾個公司的作法,是在狠狠地抽打那幾個提出不確定度論的美國專家的嘴巴。打得好! 美國人也反對美國人的不確定度論,那些一時還相信不確定度論的中國人,該認真想一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