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2008-02-14
2008年1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召開了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會議。會議結合國家標準委、中輕聯對標準化工作的要求,總結了衡器標委會2007年的工作,把重點放在《靜態軌道衡》、《非自動衡器》兩項國家標準送審稿的審查及其他制修訂中標準的執行情況;落實2007年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起草單位等項內容。參加本次會議的標委會委員、技術機構和制造企業的代表達五十余人,具有比較廣泛的代表性。1月8日晚召開了預備會議,曹立平主任委員、鄭麗梅、沈立人兩位副主任委員、秘書處掛靠單位范衛東副所長及邢超春秘書長就會議有關事項進行了商議。針對本次會議時間緊內容多的特點,大家同意把有限的會議時間落在實處,開成有效果的會議,并據此做出了會議日程安排。
9日上午,曹立平主任委員在主持會議時,向大家簡要介紹了預備會議的精神和3天會議的要求。接下來的30分鐘,邢超春秘書長介紹了國家標準委、中輕聯有關標準化工作的精神;宣讀了衡器標委會2007年度的工作總結和計劃狀況。隨后會議在邢超春秘書長主持下立即轉入了衡器2007年18項國標、行標起草單位的落實討論之中。會議逐一聽取了競爭擔任標準起草單位的代表的發言,并針對這次競選標準起草單位提出了五項評選原則:1.起草單位的技術、經濟實力;2.起草單位產品在行業中的地位;3.一個時期內,標準起草主筆不宜過度集中在同一個單位;4.考慮起草單位的積極性和對標準計劃地執行能力;5.代表推薦投票的結果。按照會議的五項原則,經過激烈的討論,會議最后確定2007年度計劃中的起草單位名單和待定項目的時間要求。會議還征集了2008年的標準計劃,提請有意參加起草的單位照程序提交計劃草案,以便匯總整理后,再征求標委會的意見。
沈立任副主任委員主持了10日和11日的標準審查會,重點審查《靜態軌道衡》、《非自動衡器》兩項標準,代表們在認真審查標準稿和聽取了上述兩項標準起草單位的修改意見和后,認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提出暫不形成報批稿。對于國標《靜態軌道衡》,主要起草人同意考慮兩次標準討論會議以來代表們提出的意見,抓緊時間,在會后一個月提出修改表,再提交委員們討論。對于國標《非自動衡器》的送審稿,代表們基本予以認可,但是考慮到該項標準采標的國際建議OIMLR76-2和國家《非自動衡器》檢定規程即將推出,為了取得廣泛的一致,會議決定在三四個月內,與《非自動衡器》國家規程起草組召開一次協調會后,爭取2008年上半年形成報批稿。
會議還聽取了《數字稱重儀表》、《家用人體秤》、《自動分檢衡器》、《配料秤》、《數字稱重傳感器》等標準起草單位的意見,了解了上述標準的進程。會議決定:對于《數字稱重儀表》,建議與《非自動衡器》國家標準進程保持同步;《家用人體秤》則要充分考慮制造及使用情況,吸收國內制造廠家的意見,形成適于國情的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而QB/T 2065-1994《人體秤》因有需求,所以繼續保留;《數字稱重傳感器》有待一個月后落實起草單位。對于《自動分檢衡器》和《配料秤》兩項標準,代表們提出可以化小標準覆蓋產品內容,以加強標準的可操作性,如配料秤可分成定量皮帶秤和配料料斗秤,自動分檢衡器還可細分出車載秤等等建議,均需會后在起草組內充分協商提出明確意見。會議要求在一個月后將反饋意見整理,再提交標委會決定。
會議結束前,曹立平主任委員代表標委會和全體與會代表感謝起草單位和起草人做出的貢獻。同時針對本次會議的情況,提出今后要重點解決標準制修訂的進度與質量;要求處理好起草單位與參加起草單位之間、起草工作組與標委會之間的相互關系,要發揮出雙方的積極性,在起草組內首先達成統一的意見,是加快標準制修訂和保證標準質量的先決條件。他還要求委員平時多從網上學習國家關于標準化工作的精神,要求開會要有實質性內容,會議的準備工作要細致,以行業利益為重,做好標準服務。代表們同意以上意見,希望今后規范地開展標委會工作,開出高效的標準工作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