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3-7-24 11:16 編輯
樓主問JJF1059-1999與JJF1059.1-2012的區別。最權威的答復就是JJF1059.1-2012 引言中講新版與舊版區別的那些話。規范的起草人已明確地作了說明,別人誰還能有另外的解釋?況且誰解釋都得作一番比較研究,除規范的起草人之外,不會有人干這種傻事。 我現專門考究不確定度論的弊病,但目標是GUM,而絕不去探究JJF1059版本的差別。因為JJF1059過去、現在、將來(如果有的話)都是抄自GUM。 現在廣泛談論“中國夢”。我認為就計量來說,就是要有中國人自己的學說、明白易懂的理論、簡單易行而又可靠的操作方法。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學先進”,而對錯誤的東西要堅決地抵制。 我在本網已發表大量文章(見《駁不確定度論一百六十篇集》),揭露不確定度論的錯誤與弊病。JJF1059的兩個版本,都是抄自GUM,都是宣傳不確定度論的,因而也都是錯誤的。我最近發表的《不確定度論的錯誤與弊病》,提到的四十條,在這兩個版本中都有。其要害有三條: 1 不確定度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是“真值不可知”。這是唯心論哲學家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的翻版。辯證唯物論認為:人的認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JJF1059是國家計量規范,必須服從我國的指導思想。 就物理學來說,物理公式都是無誤差的公式,都是實際值的公式,都是真值的公式。說“真值不可知”等于否定一切物理公式,這當然是絕對錯誤的。 就測量計量來說,因為真值可知,才去測量,才能計量;如果真值不可知,還要測量計量干什么? 2 “準確度”的概念,通俗而普及,必定是定量的。不確定度論(包括JJF1059)硬說“準確度是定性的,不能給出具體數據”。這是瞪眼睛說瞎話,是現代版的指鹿為馬。請網友注意:直到2013 年3月,美國的安捷倫公司與福祿克公司生產的各種測量儀器,指標仍是“準確度”,而在準確度欄中都給出定量的數據(在網上極易查到)。這表明,連美國的儀器公司,都不理會美國人主張的不確定度論,我國的國家規范為什么要宣揚那錯誤多多、弊病多多的不確定度論呢? 3 不確定度評定中混淆對象與手段,是不確定度論的致命傷。例如,評定檢定裝置的檢定能力,要測量被檢儀器來考核。這是把檢定對象的問題,錯誤地賴在計量標準上,是根本性錯誤。葉德培先生(《測量不確定度》一書的作者),在錄像講課中(優酷網),指出并譴責過這一點。老史認為,就憑這一點,不確定度論就沒資格流行在人世上。 - 本網上,老史抨擊不確定度論的文章夠多了,話說得太多了。那些參加制定國家標準的權威人物,卻沒有一個人出面反駁,難道都看不見嗎?請那些有權威的人士站出來說說老史哪一點說得不對。老史的估計是:你講不出道理來。來!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