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在最近召開的年會上作出決定,將能力驗證計劃提供者(PTP)認可納入到國際相互承認協議之中。
隨著社會各方對實驗室檢測和校準結果準確性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保證實驗室檢測和校準數據準確性的手段中,能力驗證(Proficiency Testing)已成為最主要的技術評價手段之一,并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
能力驗證是指利用實驗室間比對來判定實驗室能力的活動。實驗室客戶、管理機構和評價機構通過實驗室參加能力驗證的表現,可以了解實驗室是否有能力勝任所從事校準和檢測活動,監控實驗室能力的持續狀況,識別實驗室間的差異,為實驗室管理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實驗室通過參加能力驗證,可了解自身能力,可將其作為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的外部補充措施,從而滿足持續改進的要求。
鑒于能力驗證的重要意義,近年來,實驗室認可國際和區域性合作組織均已把能力驗證要求作為了簽署國際相互承認協議(MRA)的基本條件;也正因為能力驗證是判定實驗室能力的這種用途,使其本身的質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并由此產生了對提供能力驗證計劃的機構(被稱為能力驗證計劃提供者,縮寫為PTP)運作能力驗證計劃的能力的關注。ISO/IEC17011標準的出臺,則進一步推動了PTP的獨立發展和獨立提供能力驗證計劃的趨勢。在此趨勢下, ILAC經過兩年的探討和調查,在2007年年底召開的年會上,作出了將PTP的認可納入到國際相互承認協議之中。
隨著該決議的做出,我們可以推斷,在今后的兩三年中,PTP的認可活動必將得到進一步地推動和強化。
在我國,雖然能力驗證工作開展得時日尚短,但我國認可機構從2001年即開始了PTP的認可活動,該領域認可工作在國際上當屬前列。在近期的工作中,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將順應國際趨勢,進一步完善我國PTP認可體系,加大認可力度,向PTP提供更好的認可服務,并爭取早日申請加入PTP相互承認協議,從而為我國PTP提供的PT計劃更順利地走出國門,得到國際承認而構筑一座便捷的橋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