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01第7.15條“顯示裝置的分辨力”你認為不是區了“分模擬式還是數字式”,請你拿著顯微鏡對著模擬式儀器找出它的“顯示裝置”。既然有人說“無論是模擬儀器還是數字儀器,都是第7.15條所說的‘顯示裝置的分辨力’”,也請你翻箱倒柜找一下,哪一臺模擬式儀器不是用“標尺”讀出測得值,而是用“顯示裝置”讀取測得值的。 JJF1001第7條標題是“測量儀器的特性”,該條目下所有子條款定義的術語,前面未加定語的應均視為省略了定語“測量儀器的”,因此7.14術語“分辨力”即為“測量儀器的分辨力”。此術語并未特指模擬式還是數字式儀器,就明確告訴我們無論數字式儀器還是模擬式儀器都具有“分辨力”這個特性。而在“分辨力”前面增加了定語“顯示裝置的”,就是告訴我們這個術語(特性)限定了屬于“顯示裝置”,數字式儀器的讀數裝置是“顯示裝置”,因此“顯示裝置的分辨力”屬于數字式儀器。模擬式儀器的讀數裝置是標尺,因此它必具有“標尺間隔”,又常稱為“分度值”,模擬式儀器不具有“顯示裝置”,又何來“顯示裝置的分辨力”? 自己胡說八道,還不允許別人說。你怎么不去搬顯微鏡對著JJF1001第7.15條看看,啥時候限定了特指數字儀器呀?“標尺”不是模擬儀器的“顯示器”是什么?
a.png (355.74 KB, 下載次數: 735)
下載附件
2020-2-6 19:12 上傳
有沒有“顯示裝置”呀,無賴?你是規范的權威解釋人呀,沒有加定語,根據你的需要就是省略了“測量儀器”。加了定語“顯示裝置的”,怎么就不可以視為前面也省略了“測量儀器”四個字呀?這不是自拍腦袋的胡說八道是什么? 對于模擬式儀器的分辨力與其標尺“分度值”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分度值”是相鄰兩條標尺(刻線)代表的最小被測量值,絕大多數模擬式儀器用一個指針讀數。 “分度值”定義啥時候說了是相鄰兩條標尺(刻線)代表的最小被測量值呀?定義明明說的“是對應兩相鄰標尺標記的兩個值之差”,這是“最小被測量值”嗎? 每個人肉眼的估讀能力都不相同,但最佳估讀能力不會優于一個分度值的1/10。有的檢定規程為了確保測量工程的安全性,限定每個人都按分度值的1/4或1/5估讀,例如普通壓力表檢定規程就限定肉眼的分辨力為分度值的1/5。 這到底是“有效辨別的最小示值差”,還是“使示值產生可察覺變化的被測量的最小變化”呀?一個是“示值”的變化,一個是“被測量”的變化,兩個概念拎不拎得清楚呀?兩者之間一定是等量的對應關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