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誤差不可算嗎?——五論不確定度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史錦順 發表于 2011-6-13 06:2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1-6-13 06:32 編輯

              誤差不可算嗎?——五論不確定度

                                                                     史錦順


   “誤差是理想值”,“誤差不可算”,這都是不確定度論的命題。不確定度論貶低誤差論,目的是要占領陣地。

真值是客觀存在,誤差也是客觀存在。誤差范圍是可以計算的。

-

一 經典計量學的作法

近代三百多年來計量業的作法,從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兩千年來,我國計量行業的作法,就是以計量標準的標稱值當真值,來測量和確定測量儀器的誤差。

計量標準的誤差用上一級標準確定,并一級一級上溯至基準。

這樣做,確定的誤差范圍有誤差。得到的是誤差范圍的實驗值。誤差范圍的實驗值比誤差范圍(有人稱其為真誤差范圍)略小??偟膩碚f,這樣做,是可行的、實用的、也是正確的。這樣做的理論基礎是等量代換原理與微小誤差準則。

誠然,這樣做是有缺欠的。估小了誤差范圍,是有風險的。這是經典誤差理論不足的地方。

筆者反對不確定度論,理由是它根本錯誤。不過本人認為不確定度論能夠誕生、能夠傳播,正是誤差理論的不足為它提供了便利。假定三十年前有“誤差方程”,也許不需要像今天這樣費口舌。

-

二 誤差方程的計算法

誤差定義為測得值與被測量真值之差,既通俗又確切。這是誤差的物理意義。然而用標準的標稱值當真值,實測的誤差值是誤差的實驗值,怎樣從誤差的實驗值算出誤差值(或叫真誤差值),這要靠“誤差方程”。(第12評已有。為強調該公式的重要,也為網友閱讀方便,修訂重寫如下。)

1 誤差方程的推導

M表示測得值,Z表示真值。Z(N).表示N級標準的真值,M(N)N級標準儀器的測得值。B(N)N級標準的標稱值。r表示誤差元,R表誤差范圍。

1檢驗測量儀器誤差`,要用N級標準測量儀器或N級標準器。

A 用被檢測量儀器和N級標準測量儀器同測一量(其真值為Z),被檢測量儀器測得值為M,N級標準測量儀器測得值為M(N)。

           M – Z = M – M(N) + M(N) – Z

           r = r(實驗) + R(N)

操作時,使差別最大;或綜合估計最大值,得誤差范圍。(下同。)

          R = R(實驗) + R(N)                                                                                1

B 用被檢測量儀器測量N級標準器,其標稱值B(N)、真值Z(N)

         M – Z(N)= M – B(N) + B(N) – Z(N)

         R = R(實驗) + R(N)                                                                                 1

(接下樓)

2#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1-6-13 06:38: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1-6-13 06:43 編輯

1#

2 檢驗N級標準測量儀器的誤差或檢驗N級標準器的誤差,要用N-1級標準測量儀器或N-1級標準器。

A 測同一量,N級標準測量儀器測得值為M(N)N-1級測量儀器測得值為M(N-1)

            M(N) – Z = M(N) – M(N-1) + M(N-1) – Z

            R = R(N實驗) + R(N-1)                                                                               2

B N級標準測量儀器測量N-1級標準器,其標稱值B(N-1)、真值Z(N-1)

           M(N) – Z(N-1) = M(N) – B(N-1) + B(N-1) – Z(N-1)

           R(N) = R(N實驗) + R(N-1)                                                                           2

C 測量N級標準器的誤差,要用N-1級標準測量儀器來測它

          B(N) – Z(N) = B(N) – M(N-1) + M(N-1) – Z(N)

          R(N) = R(N實驗) + R(N-1)                                                                             2

3同理可知

          R(N-1) = R(N-1實驗) + R(N-2)                                                                       3

          R(N-2) = R(N-2實驗) + R(N-3)                                                                       4

     ……

          R(2) = R(2實驗) + R(1);                                                                                    5

          R(1) = R(1實驗) + R(0)                                                                                     6

R0是基準誤差,由基準給出。

以上各式逐一寫出,并用后式代替前式的最后一項,有

         R = R(實驗) + R(N)

         R = R(實驗) + R(N實驗) + R(N-1)

         R = R(實驗) + R(N實驗) + R(N-1實驗) + R(N-2)

         R = R(實驗) + R(N實驗) + R(N-1實驗) + R(N-2實驗) + R(N-3)

3#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1-6-13 06:48: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1-6-13 06:56 編輯

2#

以下再代換掉R(N-3)……,最后成為

                 R = R(實驗) + R(N實驗) + R(N-1實驗) + R(N-2實驗) + ……+ R(2實驗) + R(1實驗) + R(0)

量值傳遞關系決定的級間誤差范圍之比值(上一級比下一級)為系數q,將以上各級誤差實驗值表為R(N實驗)的倍數^表乘方,*表相乘)

                 R = R(實驗) + R(N實驗) + qR(N實驗) +q^2 *R(N實驗) +……
                             + q^(N-2)*R(N
實驗) + q^(N-1)*R(N實驗) +q^N *R(N實驗)

2項以后把公因子R(N實驗)提出,成為首項為1,比值為qN+1項的等比級數,

             R = R(實驗) + R(N實驗) [ 1+ q + q^2 +……+ q^(N-2) + q^(N-1) +q^N ]

等比級數求和,略去q的高階項q^(N+1)。

結果為

-

             R = R(實驗) + R(N實驗)/(1-q)                                             (7)

-

測量儀器誤差應納入系列(或優于),即有R(N實驗)=qR(實驗),代入得

-

             R = R(實驗) /(1-q)                                                                  (8)

-

(7)(8)就是誤差方程。R(實驗)可測量,q為已知量,故可算出誤差范圍。

-

2 誤差方程計算的例

因子計算

-

      q                     1/10                 1/5                   1/4                 1/3                 1/2

-

       1/(1-q)                  1.11                1.25                 1.33               1.50               2.00

-

值得注意的是誤差范圍實驗值對誤差范圍(真誤差范圍)的相對差

                [R(實驗) R] / R =R(實驗) / R 1 = - q

q1/10, 用誤差的實驗值代表誤差值,表達的相對差-10%,大致可以;q1/3, 誤差的實驗值相對差已達-33%,該認真計算了。

-

三 誤差方程的意義

推導中每步都用真值,但結果中不包含真值,實現了用標準值對真值的代換。

誤差方程完成的是上級標準值的功效到真值功效的過渡。

誤差方程實現了從誤差實驗值到誤差(即真誤差)的計算。

有了誤差方程,可以解除對誤差理論的疑慮了。誤差方程將在計量、定標各種場合廣泛發揮作用。

誤差方程出世了,誤差范圍(真誤差的范圍)可以計算了;不確定度論的“誤差不可計算”一說,該住嘴了。

4#
jhabcd 發表于 2011-6-13 12:47:59 | 只看該作者
史老師獨樹一幟
5#
whylhxf 發表于 2011-12-13 11:44:3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老先生了
6#
jsyzwgh 發表于 2012-4-3 15:04:40 | 只看該作者
根據誤差方程出來的,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它是在理想情況下得出的
7#
hingoh 發表于 2012-4-8 00:44:10 | 只看該作者
您鉆牛角尖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理论片在线|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老子午夜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护士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91视频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国产乱弄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欧美成人aa久久狼窝动画|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yy6080理论午夜一级毛片| 男人天堂999| 在线看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体验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线上免费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美女激情视频网站| 日本一道在线观看|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h电车侵犯动漫在线播放| 欧美老熟妇牲交|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被cao的合不拢腿的皇后| 怡红院成人影院|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777丰满影院| 日本加勒比一区| 公交车忘穿内裤被挺进小说白|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