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請教:是寫“一年”還是“1年”?

   關閉 [復制鏈接]
10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00:27:58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6 20:43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 ...

  古文中的確有你所說的“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但受當時科技發展和國際交流的約束或局限,只能完全使用中文表述科學技術中的量值。當代計量學領域表達量值是用一個計量單位和阿拉伯數字組合在一起,文學或社會科學領域用中文的數字和中文的計量單位表述,也許是可以的,但科技領域的量值是不可以的。這個規定在JJF1001-2011的3.20條定義“量值”時的例和注中已經表達得淋漓至盡了。
102#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00:49:35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00:01
  狡辯是沒有絲毫意義,段、遍、臺等在中文中雖然屬于“量詞”,但卻不屬于計量單位。“年、月、日、時、 ...

請教一下,檢定規程中經常見到“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這里的三次的次算不算計量單位?如果是,為什么不用法定計量單位?如果不算,為啥與數量有關的計量技術術語可以沒有法定計量單位?
103#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12:53:31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00:27
  古文中的確有你所說的“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 ...

你看懂我那個帖子了嗎?
“上面一段文字記載了我們祖先關于容量的計量基準,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研究計量的發展史也許有助于開拓思路,以助力未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想要用過去的計量單位計量方法?
文不對題
104#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12:55:00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00:27
  古文中的確有你所說的“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 ...

另外你回復我99樓,為何不回復98樓?

99樓我是對所有人說的,與這個主題是無關的,98樓是對你說的,是與這個主題有關的。
我真搞不懂你。
105#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12:58:49 | 只看該作者
真搞不懂,納稅人的錢都用哪去了
10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2:38:41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00:49
請教一下,檢定規程中經常見到“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這里的三次的次算不算計量單位?如果是,為什么不用 ...

  在100樓我回復96樓的問題中,已經提及了可測的量和可數的量,可測的量為可計量的量,是有計量單位的量,可數的量是靠數出來的量,沒有計量單位。文章、儀器,意見、包括你提及的測量次數,都是可數的量,而不是可測的量,因此“段”、“遍”、“臺”、“條”、“次”、“個”、“只”、“匹”、“頭”、……等“量詞”都不是“計量單位”。我們不能把可測的量與可數的量相混淆,把計量單位和量詞相混淆。測量三次,次是量詞不是計量單位,但“時間”是可測的量,有計量單位,“年”、“月”、“日”、“時”、“分”、“秒”都是“時間”這個可測的量的計量單位。
107#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23:17:1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2:38
  在100樓我回復96樓的問題中,已經提及了可測的量和可數的量,可測的量為可計量的量,是有計量單位的 ...

如果分可數的量和可測的量,好像是那么回事。
那么請問
1、計數儀器是用來數數還是用來測量的,有沒有計量單位?用不用溯源?如果溯源用什么法定單位?比如細胞計數設備
2、所謂可數的量,什么量不是數出來的?桿秤,米尺,年不是一天天數出來的?計量中有不可數的量嗎?當然這個問題可能不應該是對你問的,應該屬于探討,有問題也許是學術定義問題。
10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3:28:39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12:55
另外你回復我99樓,為何不回復98樓?

99樓我是對所有人說的,與這個主題是無關的,98樓是對你說的,是與 ...

  我回復了你99樓的帖子,沒有回復98樓的帖子,對于你的批評我表示接受,并深表道歉。亡羊補牢彌補過失,我現在對你98樓的帖子談談我的看法,作為對你的帖子的一個回復,僅供你參考:
  你說“計量確實是基礎,要嚴謹。嚴謹的目的是數據具有可比性。”這一點,我完全贊同,沒有歧義。
  “4是數字,“四”是文字,也許我沒有說清楚。我說的意思是,語文和數學兩門功課代表著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數學使用的是阿拉伯數字,語文使用中國文字。4的確是數學使用的阿拉伯數字,而“四”也的確是語文使用的文字。當然,在中國古代沒有引入阿拉伯數字之前的時期應該例外。在當前,在現代,數字與文字有嚴格區別,自然科技領域中,與計量單位組合表述一個量值的大小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只有在表達“名稱”或有特殊要求(例如防涂改)時,數字才特許使用文字。
  你問四是文字,肆是什么?我的觀點是,四和肆都是中國文字,不是阿拉伯數字。銀行用“肆”結算,當然是嚴謹的。銀行結算表示數量多少的大寫文字只是為了人為制造一個難以更改的效果。但銀行結算的是貨幣,“說白了都是圍繞錢運轉的”,貨幣(錢)屬于可數的量,是數出來的,不是測量出來的,不屬于可測的量。錢沒有計量單位,只有量詞圓角分。與前述同樣道理,歸結到一點還是這句話:我們不能混淆中國文字四、肆與阿拉伯數字4的適用范圍,不能混淆可數的量和可測的量。
10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3:46:31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7 12:53
你看懂我那個帖子了嗎?
“上面一段文字記載了我們祖先關于容量的計量基準,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研究計 ...

  我自認為看懂你那個帖子了,如果沒有看懂,敬請指正。的確如你所說“上面一段文字記載了我們祖先關于容量的計量基準,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研究計量的發展史也許有助于開拓思路,以助力未來”。我認為這句話已經說得非常明白,的的確確是以史為鑒,以助力未來。你說的這些都對,我也都贊成。但樓主要求討論的問題是有效期該寫1年還是一年。此問題涉及有效期這個“時間段”或者說“時間間隔”,作為一個可測的量值,該使用阿拉伯數字還是中國文字,我認為應使用阿拉伯數字,不應使用文字,更不該想用啥就用啥那么隨意。正如你98樓所說“計量確實是基礎,要嚴謹”,在量值的表述方法上我們必須嚴謹。
110#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8:47:5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3:28
  我回復了你99樓的帖子,沒有回復98樓的帖子,對于你的批評我表示接受,并深表道歉。亡羊補牢彌補過失 ...

是數出來的,不是測量出來的,
請問用點鈔機點鈔,算數出來的,還是算測量出來的?

點鈔機類的計數設備用不用溯源?如果溯源其計量單位是什么?有沒有法定計量單位?
111#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8:50:03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3:46
  我自認為看懂你那個帖子了,如果沒有看懂,敬請指正。的確如你所說“上面一段文字記載了我們祖先關于 ...

你既然看懂了我那個帖子,那么你說說,根據那個帖子那段古文推算,那時候的1斗應該是現在的多少立方米?
112#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9:02: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狼煙 于 2017-11-18 09:14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7 23:28
  我回復了你99樓的帖子,沒有回復98樓的帖子,對于你的批評我表示接受,并深表道歉。亡羊補牢彌補過失 ...


數學使用的是阿拉伯數字,語文使用中國文字。
這個話說得,語文不能使用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不是特別的東西,也是文字,是阿拉伯文字中的子集,是阿拉伯文字中的數字,與中國文字中的數字等價交換,一一映射,沒有歧義。不管哪種文字都有數字,不是只有阿拉伯文字有數字,你能說別的文字的數字不是數字?能說中國文字中的數字不是數字?

數學使用阿拉伯數字是習慣,是計算方便,而不是為了記錄方便。數學不是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你回去找找,數學書中沒有用中文數字的嗎?這不能讓人相信。
證書是記錄,不是計算。記錄用不易篡改的數字種類更合理,所以如果為了嚴謹,反倒應該用“肆”而不是用“4”,甚至前面應該加上銀行那種防止增加位數的符號,不留空白,否則有人把4改成14用于騙人怎么辦?
即便計量法規要求證書中的數字必須用阿拉伯數字,也只能說明制定法規的人無知。
113#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9:29:43 |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辯論全都屬于語文,卻用了大量阿拉伯數字,甚至還有英文文字,不允許嗎?
文字是用于交流的,其目的是不產生歧義,便于讓人理解。而不是為了耍酷,也不是為了像孔乙己那樣迂腐。

有時間,多干點對人有意義的事,不要浪費了納稅人的錢。一個不產生歧義的問題探討6年,浪費了多少錢糧。
11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8 13:59:48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8:47
是數出來的,不是測量出來的,
請問用點鈔機點鈔,算數出來的,還是算測量出來的?

  可數的量是數出來的,可測的量是測量出來的,可數的量沒有計量單位,可測的量有計量單位,這應該是計量常識。錢的多少不是可測的量而是可數的量,我在前面已經講到。
  但計量學研究的“量”,除了可測的量也并不排斥可數的量,可數的量也在計量學研究的范疇。例如玉米種子定量包裝中的粒數,單位面積布匹中的線的斷點數,鑄造件中的缺陷(如夾渣等)數,變壓器輸入端和輸出端線的纏繞圈數,等等。你所說的錢幣的張數就是典型的可數的量,當然也是計量學應該研究的范疇。但并不因為某個可數的量是計量學研究的范圍,它也就變成可測的量,就有計量單位了。點鈔機對錢幣點數是“數”張數,和“測量”的概念有很大差別。你可以寫一千零二十張,也可以寫1020張,但如果對其質量進行稱量,假設每張重1g,你就只能書寫其質量是1020g,不能寫一千零二十g。
11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8 14:10:13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8:50
你既然看懂了我那個帖子,那么你說說,根據那個帖子那段古文推算,那時候的1斗應該是現在的多少立方米? ...

  樓主的問題是“有效期”這個量值的正確寫法問題,因此我說我看懂了你那個帖子,是站在樓主的這個問題的基礎上看懂了這段文字,如你所說文字是“記載了我們祖先關于容量的計量基準,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研究計量的發展史也許有助于開拓思路,以助力未來”,“以史為鑒”、“開拓思路,以助力未來”是你說的意義,而這段文字并不能說明正確書寫的意義,不能用來證明量值該用阿拉伯數字還是改用中國文字書寫。
  樓主的問題不涉及古代計量單位與現代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或量值傳遞關系,我認為在本主題帖討論重點在量值的正確書寫是用阿拉伯數字還是該用中國文字,沒必要討論古今計量單位換算問題。古今計量單位的換算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不僅僅涉及計量學,還涉及歷史學和考古學,如果確實需要討論,我們也可以作為一個專題,另辟主題帖深入討論古代的斗與現代的立方米的換算關系,避免沖淡本主題帖的討論主題。
116#
路云 發表于 2017-11-18 18:22: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1-17 22:35 編輯

樓主的問題本就是說“檢定周期”的表述,到了某版主的嘴里卻成了“有效期”的表述。我在96樓就已經說到:“有效期至×年×月×日”這才叫表示日期,某版主到現在還在瞎扯蛋,不僅把“檢定周期”說成“有效期”,還說這是“量值”。“檢定周期”到底是物理量還是非物理量,到底是數出來的還是測出來的,我估計除了某版主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位理解能力如此臭、既不認錯還死要犟嘴、學風惡劣的“學術流氓”。“某人40”是數出來的還是測出來的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八周年”是測出來的還是數出來的呀?“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是可測量還是可數量啊?檢定規程中規定的“檢定周期”到底是測出來的還是數出來的呀?“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1(或一年,或12個月)”到底哪一個是表示“量值”呀?

許多法定計量單位同樣有相應的“中文名稱”以及“中文符號”,“1020 g”在沒有統計意義的場合為什么不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呀?即使寫成“壹仟零貳拾克”都是無可厚非的。

11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8 21:00:25 | 只看該作者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09:29
我們的辯論全都屬于語文,卻用了大量阿拉伯數字,甚至還有英文文字,不允許嗎?
文字是用于交流的,其目的 ...

  我們的論壇是“計量論壇”,我們的討論應屬于計量學領域中各種技術問題的討論。本主題帖討論的是樓主提出的“有效期”這個量值的正確書寫的主題。討論離不開描述和交談,論壇的官方語言是中文,當然交談中離不開中文。可是,交談中使用中文,不等于說在辯論中不允許使用阿拉伯數字和英文。討論中可以使用中文、阿拉伯數字、英文,也不等于說“量值”的正確書寫也可以隨意使用中文、阿拉伯數字、英文的任意一種。量值的正確書寫還是應該用阿拉伯數字與計量單位相組合,而不應使用中文文字(具體說不應使用中文“數詞”文字)與計量單位相組合。(注:本帖兼回復111樓和112樓兩個帖子)
11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8 21:29: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7-11-18 21:43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17-11-18 18:22
樓主的問題本就是說“檢定周期”的表述,到了某版主的嘴里卻成了“有效期”的表述。我在96樓就已經說到:“ ...


  “檢定周期”和計量器具的“有效期”同義,但“有效期”和“有效日期”不同義。“有效期”強調的是時間的期長,有時間間隔的含義,例如“有效期1年”。“有效日期”強調的是“日期”而不是“期長”,例如“有效日期2017年11月18日”。對“有效期”的解釋不同,和“死要犟嘴、學風惡劣的‘學術流氓’”式的罵街內容毫不相干,因為對“有效期”的解釋不同,就可以隨意罵人是“學術流氓”的人才是真正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禮貌道德格格不入的“流氓”。
  “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是用在政治歷史領域以及文學領域(社會科學)中的語言,這不是自然科學中強調的“量值”。同樣在社會科學中,我們可以在文學中寫成“一千八百噸”,但在自然科學中表示量值的大小,就只能寫成“1800噸”和“1800t”,兩者請不要混為一談。
  “1020 g”在沒有統計意義的場合為什么不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呀?即使寫成“壹仟零貳拾克”都是無可厚非的。但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即使寫成“壹仟零貳拾克”都無可厚非,原因正是“在沒有統計意義的場合”。擺脫自然科學領域的約束,進入社會科學領域,你怎么說都行。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加一等于零,也可以說一加一大于二,在自然科學中就只能1+1=2。同樣的道理,在自然科學中的“量值”一定具有統計意義,特別是在測量中和統計中,無論你怎么罵別人“學術流氓”,也無論你怎么狡辯,都必須寫為“1020 g”,不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或“壹仟零貳拾克”。
119#
狼煙 發表于 2017-11-18 22:33:01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8 21:00
  我們的論壇是“計量論壇”,我們的討論應屬于計量學領域中各種技術問題的討論。本主題帖討論的是樓主 ...

正式建議將此人版主撤掉。
理由:
1、理解力太差
2、不干正事,糾結于無歧義的問題多年,浪費論壇資源,不利于計量人員樹立正確的風氣,將引導壇友浮于格式,忘記本分

作為計量人員,看到一篇關于古人溯源的文章,不是首先想到古人是如何溯源的,卻在考慮古人用什么格式。
沒有弄懂整個文章,就大言不慚說看懂了。工作作風相當不嚴謹,卻在糾結格式的嚴謹,舍本逐末。

98樓:“上面一段文字記載了我們祖先關于容量的計量基準,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研究計量的發展史也許有助于開拓思路,以助力未來。
我解讀過,但是因為沒有討論,相當于數據不具備可比性,正愁著呢。
既然這里有閑人,那我就請教一下諸位,以上文字該如何解讀?希望諸位拿出閑時間研究,我們一起探討。”

這段文字誰能理解出來是對本帖主題的討論?這不是明明建議壇友脫離這個帖子的討論嗎?怎么會把這個帖子理解成是對這個主題帖的討論,長篇大論對98樓談起“檢定周期”?
120#
路云 發表于 2017-11-18 23:56: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1-18 04:14 編輯

“學術流氓”就是“學術流氓”,其秉性是這一輩子都改不掉的。

“檢定周期”和計量器具的“有效期”同義,但“有效期”和“有效日期”不同義

撞了南墻也不回頭,見了棺材也不落淚的某版主,看看下面的截圖證據吧:

這些紅框標示處到底是指“有效期”還是指“有效日期”呀?“檢定證書的有效期”是不是與“檢定證書的周期”同義呀?是寫“×年×月×日”還是寫“×年”呀?那到底前者是指“檢定周期”還是后者指“檢定周期”呀?

1020 g”在沒有統計意義的場合為什么不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呀?即使寫成“壹仟零貳拾克”都是無可厚非的。但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即使寫成“壹仟零貳拾克”都無可厚非,原因正是“在沒有統計意義的場合”。擺脫自然科學領域的約束,進入社會科學領域,你怎么說都行。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加一等于零,也可以說一加一大于二,在自然科學中就只能1+1=2。同樣的道理,在自然科學中的“量值”一定具有統計意義,特別是在測量中和統計中,無論你怎么罵別人“學術流氓”,也無論你怎么狡辯,都必須寫為“1020 g”,不能寫成“一千零二十克”或“壹仟零貳拾克”。

周期”本義就是指循環時間間隔的含義,而“有效期”本就沒有“循環”的意思在里面。某版主卻將兩者視為同義。“有效期”本就是“有效日期”的簡稱,本來就是同義詞,可到了某版主嘴里卻成了不同義。按某版主的邏輯,食品包裝上標注的“保質期”與“保質日期”不是同一意思,藥品包裝上標注的“有效期”也不是“有效日期”的意思。這種語文水平,也不知是哪位大糞教出來的屎。請問,“檢定周期1年(或一年)”到底是測量出來的,還是統計出來的?是用于測量還是用于統計呀?還“量值”呢,“量”個毛“值”啊。搞搞清楚,到底是誰在這里混為一談。


12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9 01:27:29 | 只看該作者
  開口第一句話就罵人也不嫌丟人,呵呵。如果“學術流氓”能認真一點,就一定會看到附錄A2的格式和附錄B的記錄與A.1.2.5的寫法并不相同,而是多了個“至”字。只要是中國人,人人都知道“有效期”和“有效日期”的區別。以某個檢定規程漏掉一個“日”或“至”字來證明“有效期”和“有效日期”同義是徒勞無益的。中國人都知道,“有效期”含有有效時間間隔或有效期長的含義,而“有效日期”指的則是“有效期”截止日期,與“有效期至”哪一天同義。因此,“有效期至”與“有效日期”可以表達同義,但與“有效期”表達的含義并不相同。例如有效期至2017年11月19日與有效日期2017年11月19日沒以區別,與有效期1年差別就大了,有效期1年需要根據檢定日期與這個1年的有效期期長推算有效截止日期,即推算“有效日期”,或“有效期至”的日期。
  “周期”本義就是指循環時間間隔的含義,而“有效期”的本義的確沒有“循環”的意思在里面。但請不要忘記現在討論的主題,不要忘記現在說“有效期”的條件或語境。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可能表達的意思并不相同。現在說計量器具檢定的“有效期”,這個有效期與檢定周期都是指計量器具合格證的有效期期長,都是指相鄰兩次檢定時間間隔的長短,都具有可“循環”的特點。
  “量”個毛“值”啊,這種低級語言與資深計量工作者身份極不相稱。有效日期和有效期至都是指日期,不指時間段、時間間隔。不管“技術流氓”怎么罵,都無法否定時間段是可測的量的客觀事實,這個可測的“‘量’個毛‘值’啊”,正確書寫方法只能用阿拉伯數字和計量單位組合。
122#
xqbljc 發表于 2017-11-19 08:58: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7-11-19 09:41 編輯

         
          某版主在22樓胡言亂語的“年、月、日、時、分是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時間單位
         
         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時間單位”(制外單位)

         大家對比看一下,不難發現,某版主“年、月、日、時、分是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時間單位”(制外單位)的胡言亂語,明顯就是與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唱反調。在時間單位這個范疇,明明只有“日(天)、[小]時、分”這樣三個“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制外單位),但到了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橫豎嘴里,就被扯繞擴展為“年、月、日、時、分”這樣五個“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制外單位)。那么,到底是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錯了?是GB3100“漏掉”了“年、月”的內容?還是自認為一貫正確的老東西在胡說八道的搗糨糊,進而忽悠、蓄意誤導公眾呢?!如此明顯的事情,還要信口開河瞎講一氣,難道這就是“真心參加討論”?由此可見,為老不尊之人被大家怒斥為“學術流氓”,這根本就不是罵人,而是“下里巴人、擰種”的咎由自取!呵呵,其是以“學術流氓”為榮耀的!
123#
路云 發表于 2017-11-19 10:34:23 | 只看該作者

120樓某版主已經做了一輩子“學術流氓”了,這一稱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已是不爭的事實,乃實至名歸。“有效期”本就是某版主在115樓偷換概念東拉西扯給扯出來的,進而又在118樓越扯越遠扯起了“有效日期”。看看樓主1樓的表述,啥時候扯到了“有效期”呀?啥時候扯到了“有效日期”呀?此時怎么不說偏離主題啦?不學無術的牛逼無賴,技術討論一旦深入,不是東扯西繞,就是答非所問,沒什么其他正經本事。啥叫“檢定周期”?看看規范是如何定義的吧:

某版主不是說“檢定周期”與“有效期”同義嗎?請把“有效期”的標準定義曬出來給大家看看吧。不是一天到晚說標準術語的權威性嗎?究竟是騾子是馬,現在該拉出某版主出來遛遛了。

將“年”、“月”說是“法定計量單位”,被量友識破后又改口說是“計量單位”。所有這些都是某版主信口開河拍腦袋瞎編杜撰出來的。至今也沒有見到任何標準,將“年”、“月”納入了時間量的計量單位。某版主沒有任何證據的瞎編杜撰,就是存心蓄意在論壇“攪屎”、誤導。

124#
xqbljc 發表于 2017-11-19 13:00:37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理窮詞絕的老東西又在裝聾作啞、裝癡賣傻了,其敢于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忽悠誤導廣大量友,也假惺惺被逼無奈的承認““年”是法定計量單位我說的可能過分了,的確不對”,但對其胡說八道的“年、月、日、時、分”是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時間單位”的規氏歪理邪說,怎么又沒有勇氣面對而去做“縮頭烏龜”了呢?是“嫌丟人”顧及面子嗎?老臉老皮的早已不要臉了,其就索性繼續破罐子破摔,繼續胡扯瞎繞、胡攪蠻纏就是了。為老不尊之人不妨明確告知大家,“年、月”并非“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時間單位”,而是規氏單位制中由為老不尊之“學術流氓”“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時間單位”,這不就得了。

補充內容 (2017-11-19 16:38):
將“.............時間單位”改為“..............時間單位”(制外單位)
12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7-11-19 13:51: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7-11-19 14:01 編輯

  哪里有技術討論,哪里必有世界聞名的罵街磚家出來罵街,這已經成為本論壇中的一個慣例,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了,對于罵人磚家的帖子我們用不著理睬。尚值得回復的是僅因向罵人磚家學習,沾染了罵人嗜好,但在其帖子中尚能與計量技術沾點邊的。本著這個原則,123樓的帖子我就擱置一邊,不屑理睬了,僅就122樓的帖子講點自己的看法。
  還是遵循一個原則,對于122樓違背中國傳統道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罵街行為就拒絕回復,就當其罵他面前鏡子中的那個人了。
  我們來看看他復制粘貼的JJF1002的5.11.3條:“檢定周期”是“能保持所規定的計量性能的最長時間間隔”。這里強調了“時間間隔”,這段文字下面的示例也明確指出某某的“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多長,還特別用小括弧注明了是“時間”。這個時間就是前面所說的“時間間隔”,用老百姓的話來說“時間間隔”的長短就是“期間”的長短,而不是日期,是“有效期”長短,不是“有效日期”,不是“有效期至”。對于122樓混淆“有效期”和“有效日期”的做法,用他的話來說,是騾子是馬,還用得著拉出來遛遛嗎?
  年、月、日是不是計量單位,人人皆知,唯有122樓包括他那個123樓的罵人磚家教頭不知道。也許在描述歷史事件時間長短這個量值時,他們不使用計量單位年,而一律使用計量單位秒,寫一個天文數字,呵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2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av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337p人体韩国极品| 欧美日韩国产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三卡四卡|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韩国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在厨房里被挺进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本视频www色|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波多野结衣导航| 日韩在线电影网|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黄毛片| 猫咪www免费人成网站|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 韩国r级春天在线无删减|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爽爽| 冬月枫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极品少妇被猛的白浆直喷白浆| 国产乱人伦AV麻豆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黑人xxxx日本|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