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檢測標準研制”階段工作匯報會在計量院召開
來源:計量院 發布時間:2007-11-26
11月6日,“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檢測標準研制”項目2007年度工作匯報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召開。科技部、國家質檢總局以及“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專項管理辦公室對此次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年度階段工作檢查高度重視。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王越薇處長、計量院段宇寧副院長參加了項目匯報會。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于欣麗副院長為組長的7位專家組成的專項總體組專家全部出席,以及專項管理辦公室羅虹主任等3位同志也到會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工作匯報。匯報會由我院科技發展與計劃(國際合作)部宋淑英主任主持。
該課題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關鍵技術標準推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十一五”期間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應對技術貿易措施,重點開展了對我國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安全的、當前比較突出、緊迫和帶有全局性的四個專題進行技術和標準研究。四個專題分別為: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測量標準裝置的研究、核酸和蛋白質測量技術標準研究、特種設備標準體系研究及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進出境動植物檢疫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通過對先進技術和標準體系建立的研究,解決我國在先進制造業、生物技術、國家公共安全以及人和動植物安全檢疫方面相關標準制定的技術瓶頸問題,促進我國技術標準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國家經濟和社會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項目于2006年在科技部立項,項目總經費800萬元,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主管,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總負責,并承擔其中兩項專題研究,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國檢驗檢疫研究院參與其他兩項專題研究。
項目總負責人我院長度所薛梓主任就項目2007年度總體執行狀況、階段成果以及下一年度工作安排向專家組做了匯報,其他專題負責人就本專題具體執行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與專家組進行了交流。
該項目2007年度研究形成的主要成果包括:
1. 完成超精密直徑和形狀綜合測量標準裝置的總體方案設計及技術指標分解;
2. 參加了CCQM BAWG 工作組組織的P55 “溶液中多肽和蛋白質含量測定的國際比對”以及“熒光定量PCR測量”國際關鍵比對;
3. 鍋爐技術標準(鍋殼鍋爐)與壓力容器技術標準(GB150鋼制壓力容器)已立項并開展研究工作;
4. 動植物檢驗檢疫方面25項行標和6項國標完成立項并開展了研究工作;與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建立雜交水稻出口示范基地一個。
專項總體組專家審查了項目組提交的相關資料,聽取了課題年度總結報告并現場問詢項目完成情況后,一致認為項目組完成了任務書中的年度計劃,通過項目2007年度工作匯報,并對下一年度項目執行提出了指導性建議:該項目的研究內容對解決目前機械制造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有重大意義,但難度大,時間緊,希望項目組要充分考慮項目中的難點,盡早規劃,不要怕失敗;同時希望計量院能夠加大標準研究力度,在行業內起到牽頭、指導的作用,完善我國的技術貿易標準體系,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專家組組長于欣麗研究員最后總結發言指出,該課題在技術上創新性很強,其研究成果可成為檢測標準的亮點,但還要加強和國際同行的交流,提高國際認知。下一階段,項目應該把技術成果與標準研制結合起來,從技術創新轉向標準的引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