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核能的“關于醫學計量”話題,有感而發,妄自匪薄簡單說下醫用三源中的放射源。 一談到這個話題,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老祖宗倫琴,正是他發現了X放射線才讓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有了放射性的話題。 提出放射線劑量這個概念是由紅斑劑量開始的,是指人體受放射線照射后產生紅斑所需要的量,這個量是比較難控制的,比如不知道這個斑到底有多紅才算,個體對放射性的敏感性也不一樣。可喜的是科技發展的福音同樣傳播到了放射領域,現在我們能夠用儀器測量的手段知道醫用放射線設備產生放射線的劑量,同時可以把相關信息進行反饋,對放射線設備的進行校準,以達到我們所需要的目的。醫用放射線設備和計量學的聯系由此產生。 先來談談診斷級與計量學的聯系。正是大家認為的放射線的有害性引發了對此類設備的劑量控制。診斷級中最常見的是醫用診斷X輻射源(俗稱X光機,作為以下簡稱),在攝片或透視過程中,X光機都會產生一定量的X射線,計量學上首要做的是控制照射到被檢人員身上的X射線的劑量在限值以下;另外我們在計量性能上對X光機進行質量控制主要為了避免拍好洗出來的片子的影像或深或淺,醫務人員就不容易掌握攝片的條件,自動洗片出來的片子可能情況就更糟糕了,直接影響讀片診斷。此項計量特性控制好了就能減少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并為被檢人員減少重復受照的可能性。除劑量準確外,重要計量性能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線性。在管電壓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管電流或曝光時間,產生的X射線的劑量應該是線性相關的,如果線性度不好,就不容易控制X光機的曝光條件了。為防止廢片、重復攝片,避免讓被檢人員受到人為多余的放射線照射,此項計量特性的控制同樣重要。 2、
輻射輸出的質。它反映了X光機所產生的X射線的穿透能力(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體現X射線的能量),在控制上是調節X光機的管電壓。如果調高管電壓,則所產生的X射線的能量就提高,X射線的穿透能力就增強,反之則減少。但事情總不會完全按照理想化的模式進行的,隨著X光機的使用日子漸長,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特別是球管老化,使得產生的X射線的能量不能如愿控制,即設定好管電壓,但產生的X射線的能量卻達不到要求(常規情況是偏低)。這時候就會有很大一部份低能X射線(亦稱軟射線)伴隨曝光時產生,由于其能量低,不足以穿透人體,容易在經過人體時被吸收,當低能X射線份額較大時,到片子的射線劑量不足,所成影像就偏灰,效果自然就差。醫務人員想要使片子感光足夠,就勢必改變條件,一般會采用增加X光機產生的X射線劑量。其實這樣的話,會讓受照者吸收到更多無用的射線。不能以為出了同樣的價錢受到較多的放射線照射是賺了便宜,對吧?這種讓受檢者多受照射的情況比較隱蔽,所以我們對此控制就更加嚴格,要把好這一關。 3、
分辨力。顯而易見,分辨力差的話,怎么去談診斷呀。為了獲得體內有無病灶的影像,我們都把放射線對人體的危害放在第二位了,如果出來的影像不清楚,豈不是如同觀察者失去了雙目,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樣要嚴格控制。 以上是關于醫用診斷X射線輻射源的幾個比較重要的計量項目,我們對診斷級進行的這些計量工作就是為了保障醫務工作者順利開展日常工作,不要由于設備本身的性能原因使工作充滿困難。因為設備自身的問題導致相關醫療事故的發生,這樣的影響所波及可能是更為巨大。同時本者以人為本的宗旨,減少廢片、反復攝片,增加診斷的成功性,減少受照劑量,這無疑是對受檢最貼心的保護了。
再來說下治療級。對于治療級的放射線設備通常用于治療腫瘤,它的劑量控制尤顯重要。不同于診斷級只要把劑量控制在某個限值以下即可,治療級要求“精確”控制由放射線設備放出的射線,即我們要求出多少射線就得出來多少,不希望多,也不希望少。醫務人員在照射前會計劃好對腫瘤區域用多少劑量的放射線,如果設備出來的放射線劑量偏低,則腫瘤細胞無法殺死、殺盡或控制,那么就會是無效治療;如果劑量偏高則可能較大地傷害到正常組織、細胞,產生較強副作用,甚至是造成新的癌變,再簡單地說可把人照射至死。所以劑量控制要求極高。通常認為劑量誤差在5%以上就會影響治療的療效了,在我們國家的檢定規程中要求把劑量誤差控制在3%以內。治療級放射線設備同樣涉及到其它的計量特性,那些就同診斷級的控制差不多了的,這里不再贅述。上面講得都是現在的狀況,下面再說幾句未來的發展方向。
未來診斷級別的發展是朝向高清晰、低劑量,二維變三維,靜態轉動態。比如CR/DR對劑量響應范圍增大,重復性和線性功能的體現漸弱,但從保護受檢者角度出發,劑量量值應更嚴格控制,對圖像的后處理要求更高了;治療級別的發展是少量多次、運動跟蹤(在放射治療的對象是動態的如肺,照射的放射線的劑量會自動增減,并動態定位),治療效果實時成像(在治療的過程中,保存圖像,便于觀察治療效果以及時制定治療方案)。同時都要自動建立(完全擺脫人為干涉)受檢者劑量積累量檔案,力求以人為本,真實復現放射線照射情況,保護受檢者的安全與利益,也為使醫務人員能夠將其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體現他們自身的價值。
結束語:未來希望我國的計量學與臨床更緊密地結合,能讓計量工作者的工作能在實際運用中體現出計量的價值,真正地解決一些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計量事業才可能蒸蒸日上。醫院跟放射有關,要面臨計量、衛生、環保三個部門的控制,讓人口服心服,計量要多練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