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內新聞] 2010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

 關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新聞專員 發表于 2010-2-16 15:2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質檢量函[2010]5號


  2010年,全國計量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計量工作的有效性為宗旨,以建立完善計量法律法規體系、計量監督管理體系、計量技術保障體系、計量服務體系為目標,進一步深化能源計量工作實現器具管理與數據管理相結合,進一步深化民生計量工作實現重惠民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進一步深化法制計量工作實現監督與服務相結合,以“三個突出、三個圍繞、四個注重”為重點開展工作,進一步鞏固計量在促進經濟建設、保障國計民生中的重要基礎地位,不斷增強計量為經濟發展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一、突出民生計量工作,在健全長效機制上力求新突破
  1、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深化民生計量工作。用三年時間(2010~2012),在全國范圍內集中組織開展“推進誠信計量、建設和諧城鄉”主題行動。率先在集貿市場、加油站、眼鏡制配場所、醫院、餐飲業和商店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場所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開展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推動和諧城鄉的建設,全面促進和深化民生計量工作的開展,使計量工作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2、拓寬計量惠民領域,強化計量惠民力度。在“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各地要結合實際,把惠民領域拓寬到加油站、餐飲業、商店超市、糧食棉花等市場上來,嚴厲打擊市場上的計量違法行為,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計量環境;要進一步強化惠民力度,有條件的地區爭取把檢定費用納入當地財政預算范圍,建立以政府財政支持為主渠道的民生計量經費保障機制;要進一步創新惠民服務措施,注重向農村、鄉鎮轉移,注重向弱勢群體傾斜,切實減輕個體經營者和農民的經濟負擔,把計量惠民政策長期化、制度化。
  3、鞏固民生計量成果,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各地要結合地方實際,認真總結“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專項行動的成功經驗,大力推廣集貿市場“四統一”、“四落實”管理模式。要繼續擴大計量檢定合格公示制度的試行范圍,建立健全群眾監督制度,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把專項行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建立起計量長效監管機制。
  4、強化計量監督檢查,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繼續深入開展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重點安排涉及公平交易、安全防護等方面的計量器具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繼續在“五一”、“十一”節前安排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國家監督專項抽查;鼓勵、支持定量包裝生產企業開展“C”標志申辦工作,從源頭保證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計量準確;進一步加強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加油機、衡器、出租車計價器、民用四表以及醫用計量器具等的強制檢定工作,維護公平交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二、突出能源計量工作,在有效服務節能減排上力求新突破
  1、探索建立能效評價制度,全力推進能效評價試點。各地要積極開展能效評價方法的研究,制定能效評價規范。同時,各地要積極組織專家、計量技術人員選擇部分重點耗能企業開展能效評價試點工作,探索能源計量服務新思路,為以后的能效評價工作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2、健全技術保障服務體系,加快形成面向企業的能源計量技術服務平臺。及時總結城市能源計量中心試點單位建設經驗,分析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推動能源計量中心建設。要研究制定能源計量中心發展規劃,制定能源計量中心監督管理有關法規或規范。積極探索建立能源計量數據采集、監測和分析制度,逐步實現主要能源及能耗計量數據科學采集、綜合分析和有效應用,為政府節能減排和實施節能管理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加強能源計量技術研究、開發,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在節能減排中遇到的計量技術問題。
  3、開拓節能降耗服務活動新思路,幫助企業實現節能增效。在繼續深入開展千家企業節能降耗服務行動的基礎上,各級質監部門要積極組織計量專家、計量技術機構幫助企業開展能效測試、能源審計、能平衡測試等活動,幫助企業建立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分析節能降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節能整改措施,落實節能整改方案。
  4、選樹能源計量先進典型,推動能源計量工作向縱深發展。各地要在能耗較大行業、產業較為集中的地區樹立節能降耗標桿,推動重點行業開展能源計量對標達標活動。通過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對標分析會等,帶動企業向過程計量管理要效益,保證節能目標的實現。同時要在全系統開展能源計量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帶動質檢系統練內功,強素質,提高能源計量服務水平。
  5、加強供熱計量監管,切實做好供熱計量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對在用供熱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強化對熱量表安裝使用前首檢的監督管理;要進一步提高各地計量技術機構的技術服務能力和能效評估能力,為供熱企業提供供熱系統能效評價等計量技術服務;要進一步加強對供熱計量器具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加強對供熱計量器具的型式批準和制造許可管理,從源頭加強對供熱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的監管;為配合供熱計量改革,總局將會同建設部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供熱計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促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
  6、加強過程管理,推動企業建立和完善測量管理體系。要支持、引導、幫助企業加強生產、經營、工藝等過程計量控制管理,幫助企業加強測量管理體系建設,強化能源計量數據自動采集、有效應用。要將能源計量數據應用引入到企業的績效管理、能源成本核算,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指導幫助企業通過計量數據分析,發現和堵塞能源跑、冒、滴、漏現象,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企業通過測量管理體系認證,號召企業向計量要效益。
  三、突出法規體系建設,在加強計量法規體系建設上力求新突破
  1、加快計量法規修訂,健全行政法規體系。要繼續全力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和總局法規司做好計量法修訂工作。在完善法律條文修改等工作的基礎上,做好通過國務院法制辦、全國人大等立法機構審議的準備工作;繼續進行與修訂后《計量法》相配套的法規和規章的起草工作。穩步推進計量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增強計量法規體系的可操作性、適用性和權威性,構建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計量法規體系。
  2、加快技術法規制修訂,完善技術法規體系。要進一步研究計量技術法規構架,細化計量技術法規管理制度,明確計量技術法規制定指導原則。加強與計量器具產品標準的協調溝通,統一對計量器具的型式評價大綱和技術要求。對落后于計量基標準發展、修訂期過長、與國際通行的量值傳遞準則和溯源方式不兼容的計量技術法規要及時進行修訂;同時,要加強在線檢定、在線校準及方便快捷的檢測方法的研究,制定相應的計量技術法規,不斷滿足檢定、校準的需求。
  3、關注相關法規立法,重視與相關法規協調。要密切關注和跟蹤相關法規的制訂過程,突出立法宗旨,明確立法原則,維護法規體系的協調、統一和完整性,確保新制修訂的法律法規與計量法相融合。各地要加強地方計量法規、規章的制修訂工作,要通過完善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加強地方計量立法與國家計量法律、法規的協調,健全計量法律法規體系,為各項計量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四、圍繞社會熱點焦點,開展專項整治,提高計量監督的針對性
  1、開展重點計量器具專項整治。要繼續深入開展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工作,鞏固去年專項整治工作成果,針對整治過程中發現的突出問題,組織專家和技術機構進行研究并加以解決。各地要強化電子計價秤型式批準和制造許可的證后監管,對不符合要求的電子計價秤一律不得生產、銷售,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從源頭上提高電子計價秤產品質量。在全國范圍內集中組織開展汽車衡計量專項整治工作,切實提高汽車衡產品質量,嚴厲打擊利用汽車衡實施作弊的違法行為,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進一步加強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加油機、出租車計價器等專項監督檢查,規范市場計量秩序,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2、開展農資計量專項整治。各地要切實加強對化肥經營放開后的市場監管工作,緊緊圍繞“三農”,開展農資、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及棉花、糧食等收購環節的計量專項檢查,嚴厲查處缺斤短兩等計量違法行為,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3、開展商品過度包裝專項整治。要進一步加強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加大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監督檢查力度,全面啟動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計量監督檢查工作,從源頭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
     4、開展能效標識專項整治。對已實施能效標識管理的五批19類產品要分批開展能效標識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能效標識與實際能效的一致性,嚴厲打擊偽造能效標識、虛標能效標識等行為。要擴大能效標識的宣傳力度,向消費者宣傳能效標識的有關規定,引導綠色消費,提高全社會節能意識。
  五、圍繞科學有效管理,夯實管理基礎,提高計量管理的科學性
  1、加強計量資源統計,著力實現動態監管。要進一步摸清計量資源情況,包括各地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及各級專業計量站的人員、實驗室、經費、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數量、科研經費及項目情況,各地修理、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種類、數量及生產企業情況,各種強檢計量器具數量和檢定情況,全國重點用能企業計量管理情況等,健全信息化管理檔案,實行動態管理,為科學有效開展計量工作提供及時可靠的依據。
  2、加強技術機構建設,著力鞏固技術支撐。各級質監部門要高度重視計量能力建設,按照保證法定任務、優先科學計量、發展工程計量的要求,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全面實施計量保障提升工程。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計量技術裝備水平,切實提高計量技術服務和保障能力。要加強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實驗室建設,完善監管模式,提高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實驗室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大高、精、尖、大計量器具監管能力建設,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從源頭抓好計量器具質量打好基礎。以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生物安全等領域的有效測量和溯源能力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計量比對工作,確保各類機構在用儀器量值的溯源性和所出數據結果的準確一致可靠。
  3、加強技術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人才高地。充分發揮中國計量院的人才培訓基地作用,繼續做好省級計量院(所)選拔中青年業務骨干參加中國計量院課題項目和實驗活動的組織工作,為地方業務帶頭人接觸高端領域的研究,接受理論和實踐提供培訓;各地計量院(所)要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科研水平。繼續開展計量系統管理人員培訓,著力提高各級計量管理人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繼續推進注冊計量師制度,規范對計量專業技術人員的考核,會同人事部門啟動注冊計量師的資格考試工作,引導計量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實際工作能力的鍛煉與提高,引導相關中介機構、企業更有效地對計量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加強各級計量專業技術委員會建設,擴展計量專業技術委員會的組織構架,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相應分技術委員會或專項工作組;研究相應運做模式,有效整合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等社會計量技術資源,充分發揮計量技術委員會中各行業技術專家的優勢和作用。
  4、加強計量信息化建設,著力提升工作效能。要加強計量信息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地方“金質工程”建設和計量業務公眾信息網的建設,加強總局與地方局的業務信息互聯互通,提高計量業務資源的共享水平,增強信息化服務水平。
  六、圍繞規范行政行為,優化行政環境,提高依法行政的規范性
     1、大力規范行政許可,提高行政許可效率。發布新修訂的《制造、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考核規范》,明確計量器具現場考核細則,加強計量器具型式批準管理,規范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行為,提高許可證考核的可操作性。按照《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要求,進一步規范審核程序,嚴格現場審核,嚴格發證管理,加強對發證人員的監管,實行審核人員負責制,著力提高審核質量、發證質量。進一步簡化辦理環節,優化流程,縮短時限,提高效率和質量。要進一步完善效能責任追究制,強化一次性告知服務制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
  2、大力規范行政執法,提高執法公信力。要進一步推行執法公開,增強執法透明度。公開職權和責任,明確和細化處罰尺度,有效防止執法的隨意性。規范執法程序,嚴格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堅持程序合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嚴格按照行政執法依據,切實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體、期限明確。
  3、大力規范計量技術機構檢定行為,提高檢定質量。總局將組織對省級計量技術機構的交叉檢查,重點檢查計量檢定行為的規范性、合法性以及計量檢定人員的工作質量,檢查是否在授權范圍內開展計量檢定工作等。各省也要組織對本地區計量檢定機構的監督評審,促進計量技術機構不斷完善、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提高技術機構管理的科學性,進一步規范計量檢定行為。要加強對授權技術機構的管理,保證其科學性、公正性。
  七、注重服務延伸拓展,創新服務方式,提升計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1、改進服務理念,強化服務的系統性。要積極總結推廣各地的先進服務方式,加強服務能力建設,改進服務理念,在不斷拓展“一站式服務、貼心式服務、體檢式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著力提高服務企業的有效性。
     2、加強計量技術研究,服務科技和產業發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科技和產業結構特點,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整合相關計量技術機構、高校和企業的技術力量,努力解決相關計量技術問題,大力支持本地區產業發展。中國計量院和有條件的計量技術機構要積極開展生物、新材料與納米、新能源、信息、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和高新技術領域的有效測量和溯源能力建設,提高工業競爭力。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民生安全等領域為重點,啟動生物安全計量、能源計量等國家支撐項目,加強醫學計量、環境計量等領域的研究。對于各地取得的有重要價值的通用技術,總局將采取適當形式推廣應用。
  3、完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服務和諧社會建設。要強化量傳體系建設,加大對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投入,建立健全較為完善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進一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計民生的需要,為保障貿易公平、節能減排、食品安全、醫療衛生及應對突發事件等提供有效的計量技術服務和保障。要進一步強化社會重點、熱點領域所需標準物質的有效測量和溯源能力建設,組織研究和推出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生物安全等社會重點、熱點方面急需的標準物質和測量方法,不斷完善化學計量的量傳溯源體系與管理模式,維護安全穩定大局。
  八、注重計量技術基礎,創新技術研發,提升計量技術的保障能力
  1、完善與提升計量基標準體系,探索計量發展前沿。要開展新一代量子基準研究、基本物理常數的測量和用于計量基準的量子器件的研制工作,加強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新一代計量基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探索使用最新的物理原理和科技成果,實現計量科技前沿的創新發展,力爭在量子物理基準研究領域取得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要不斷完善和提升計量基標準體系建設,建立更加有效的動態量、生物量以及多參數計量器具的量傳溯源體系,提高計量技術保障能力。各省計量院(所)要加強省級計量標準研制,加強計量技術創新,確保與國家計量基標準量傳溯源方式的兼容。
  2、服務突發性事件,開展新型計量技術研究。組織有關專家,加強對測溫儀器、呼吸機、X光機等計量儀器(設備)檢定、校準、測試技術的研究,研究便捷、有效的測試方法和校準模式,研究新型的校準儀器。要加強對計量防作弊問題的研究,提高計量執法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對涉及安全、健康計量檢測方法的研究,增強對突發事件的預判能力。
  九、注重國際交流合作,創新合作思路,提升中國計量國際影響力
  1、積極加強計量工作國際交流合作。要繼續深化與擴大雙邊、多邊的國際計量交流合作,穩步推進海峽兩岸計量領域的交流。在已經形成的計量國際合作框架內,尋找更多的重點、亮點,將計量合作逐步推向深入。積極拓展有益的合作對象,加強與擬開展計量合作經濟體的溝通與交流,以提升中國計量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2、積極參加計量國際比對,確保與國際上數據的等效性。提高參加國際比對項目的比率,以使我國的校準測量能力得到國際上的廣泛承認。要從各個環節進一步規范我國參加的國際比對工作,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使國際比對用傳遞標準出入更加便捷。加強對國際比對結果的分析與研究,進一步反饋、指導計量技術基礎研究工作,全面實現量值的國際等效和互認。
     3、繼續做好亞太法制計量論壇(APLMF)秘書處的工作。加強與APLMF各經濟體的溝通和交流,擴大中國的影響。協調、解決APLMF各經濟體提出的問題,精心組織辦好法制計量培訓及研討班,關注發展中國家人才的培訓。
  4、積極參與計量國際規則和技術規范的制修訂工作。進一步發揮在國際和區域性計量組織的作用,積極參與WTO/TBT的相關活動,發揮計量在促進貿易和科技發展方面的服務保障作用。
  十、注重宣傳范圍營造,創新宣傳載體,提升計量工作社會影響力
  1、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各地要充分認識到宣傳工作對營造氛圍、推進工作、樹立形象、促進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絡等傳播媒介,進一步拓寬計量相關法規和知識的宣傳面。進一步增強宣傳的計劃性和規律性,創新宣傳載體,豐富宣傳手段,圍繞“世界計量日”等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擴大宣傳效果,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計量工作的認知度,集全社會之力,共同推動計量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大力做好計量典型宣傳。各地要按照“培養一個典型、帶動一項工作”的工作思路,以“抓樹典型”為突破口,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表彰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范、帶頭、輻射作用,促進各項計量工作的不斷發展,進一步提高計量工作的有效性。要積極開展“搞一個課題、建一個聯系點、抓一個典型”活動,不斷總結計量工作經驗,加強基層建設,樹立先進典型,推動計量工作不斷滾動發展。要認真總結“十一五”計量工作經驗,總結計量工作成果,在此基礎上,制定全國計量工作“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導全國計量工作在“十二五”期間取得更大成果。
     3、做好《新中國計量史》的編撰工作。各地質監部門要認真重視、關心、支持《新中國計量史》的編撰工作,積極提供相關檔案、資料、圖片、撰寫史料,確保新中國六十年計量歷史準確、完整、科學、系統、客觀、真實,全面反映新中國計量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和成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0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梅瓶4在线观看dvd|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男人j进女人p里动态图|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一级做α爱过程免费视频|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四虎影视色费永久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本免费一本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 大香煮伊在2020一二三久应用|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jizz视频护士| 日本最新免费不卡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电影|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 |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大陆少妇xxxx做受|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