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正式投產。自2007年3月此項目建設啟動伊始,廈門檢驗檢疫局即全程跟蹤無縫對接,對成套設備等貨物進口實行“項目管理”,截至目前,累計驗放該項目進口設備700余臺套,貨值達6億多美元。一是創新通關運作模式。對設備、材料、配件、備品、包裝物等,允許100%按照“整體報備、分批進口”和“口岸便捷通關,目的地快速檢驗檢疫”模式便捷通關。自廈門檢區流向泉州的進口設備,全部走報檢綠色通道并直通放行。二是創新執法協調機制。對內設立福煉一體化工程聯絡專員,實時優先解決通關問題。對外與福建檢驗檢疫局定期召開協調會,一攬子解決聯合執法通關問題。 據悉,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合資項目,總投資額達370億元。項目在原有400萬噸/年煉廠設施的基礎上,新增800萬噸/年煉油能力,同時新建一套8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一套8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一套4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和一套70萬噸/年對二甲苯裝置。項目全面投產后,每年可生產高品質的成品油746萬噸、塑料原料128萬噸、化纖原料70萬噸等。該項目將在閩東南帶動形成上千億元的石化產業集群和下游產業鏈,促進區域內第三產業發展,加快本地區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并進一步吸引臺資及境外投資,成為福建經濟發展可靠、穩固的支撐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