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質量興區促工業強區 重慶市萬州區質監局著力為區域經濟騰飛打牢質量根基 前不久,記者從重慶市萬州區質監局舉辦的大型質量公益宣傳活動中獲悉,今年的前7個月,該區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總產值138.2億元,同比增長57.2%,增速高于全市47.2個百分點,居全市首位。正是在萬州區質監局等部門的助推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該區的經濟實現了逆勢而上。就連曾經是萬州“短板”的工業經濟,也取得驕人的成績:工業投資完成50.6億元,工業招商現已簽約5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達17個。
近年來,萬州區質監局以“質量興區”促“工業強區”,引導和推動全區上下走以質取勝發展道路的成效相當顯著。
該局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自2005年開展“質量興區”活動以來,全區有中國名牌產品1個、重慶名牌產品19個,名牌產品產值已占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60%以上;全區產品標準動態覆蓋率保持100%,有7個產品獲重慶市產品標準獎,21個產品獲重慶知名產品稱號,注冊QC小組227個;查獲假冒偽劣產(商)品貨值3085.56萬元,全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從2004年的88%上升到92.9%,區域性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止。
根據今年年初國務院頒發的《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文件,萬州響亮地提出:利用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重點發展鹽氣化工、紡織服裝、機械電子、食品藥品、新型材料等5大特色產業,力爭到2011年,全區GDP達到500億元,建成“500億萬州”;到2015年,全區GDP達到1000億元;到2020年,全區GDP達到2000億元。
“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區域經濟發展而展開。萬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500億萬州’發展目標,不僅讓我們質監人精神振奮,更讓我們認準了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就是必須立足職能職責,向延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方面努力?!比f州區質監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今年以來,他們圍繞萬州工業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展了“深化幫扶企業年”活動,建立了“企業直通車”制度,與20家重點企業形成點對點聯系,主動及時解決好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與萬州區經委、萬州工業園區分別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職能優勢,采取各種措施,形成幫扶合力;堅持了全區產品質量狀況季度分析報告制度;督促企業通過整改消除質量和安全隱患120起;采取以會代訓的形式培訓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500余人次;開展“百千萬質量管理提升工程”,促成40家企業結對互助,專題培訓400名企業基層質量工作人員;為企業提供標準化咨詢服務250家(次);查獲假冒偽劣產品貨值526.32萬元。全區已形成了政府重視、企業參與、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質量工作新局面。
“品牌和質量意識還不強,品牌競爭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品牌經濟的規模還不夠大……”萬州區質監局上下并沒有回避全區質量工作還存在的問題,“為‘500億萬州’奠定質量根基,確保‘短板’不短,這是我們質監人的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