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球17個主要經濟體的代表18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召開“主要經濟體論壇”,為定于年底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熱身”。 眾多氣候變化談判參與方希望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美國在哥本哈根大會前明確承諾減排目標。但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17日晚警告,哥本哈根大會可能失敗。
談判艱苦
本次主要經濟體論壇為期兩天,具體討論以閉門會議方式舉行,涵蓋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排資金和技術支持、防止森林面積減少等議題。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會前告訴媒體記者,論壇為減少各國間分歧提供一個重要平臺,英國“決心利用一切辦法”,以使哥本哈根大會成功達成一份減排協議,“這很艱苦,而且顯然非常困難,但我仍持樂觀態度”。
“距離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最后談判只有50天,我們必須加快步伐,”米利班德18日發表聲明說,“過去幾周,我們看到一些國家正在縮短相互間立場差距,印度、日本、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都已作出重大政策調整。隨著最后期限日益臨近,盡快減少各國間分歧就顯得更加重要。”
哥本哈根大會定于12月7日至18日舉行,旨在達成一項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新協議,以取代即將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17日晚警告說,哥本哈根大會“當然有可能不會達成協議”,因為“談判艱苦”,而且《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約190個締約方都參與談判,使得談判規模很大,“進展太慢”。
期待美國
不過,在許多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參與方看來,美國自己的動作也可謂“太慢”。
美國眾議院6月下旬以微弱多數通過《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規定美國到2020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17%。但這項法案眼下在參議院處于擱置狀態,外界預計,參議院不大可能在哥本哈根大會召開前予以批準。
美國政府解釋說,參議院內反對這項法案的聲音很高,導致批準過程非常緩慢。但這種說法并沒有說服氣候變化談判其他參與方。一些非政府組織批評說,即便法案生效,它設定的減排目標與發展中國家要求的40%仍然相距甚遠。
來自“地球之友”組織的環保活動家阿薩德·拉赫曼說,氣候變化已然對數以百萬計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參加主要經濟體論壇的富國們必須立即拿出新的資金,以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實現清潔的經濟增長并應對氣候變化后果”。
米利班德在本次論壇召開前夕說,“重要的是美國(在本次論壇上)盡可能多取得進步”,美方“帶著一個數字去哥本哈根”參會至關重要,意指美國應具體表明到2020年會達到何種減排水平。 他說,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等國家領導人參與哥本哈根大會新協議制訂過程“極其重要”。奧巴馬今年初提議把主要經濟體論壇作為討論氣候變化應對方案的非正式會議。這一論壇最大成果是于今年7月同意在2020年前把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英國政府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應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從預計中的480億噸減少至440億噸。
錢從何來
米利班德說,如何為發展中國家減排提供資金援助的根本問題是“本次論壇出發點”,與會方需要就此達成協議,但論壇“并非旨在正式出臺一份協議,而是減少分歧”。
美聯社報道,應對氣候變化一個關鍵議題是發達國家如何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援助,以幫助它們應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后果,如海平面上漲、干旱、洪水等,同時幫助他們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專家預計,這項工作每年需要耗資數以十億計美元,而如何募集、管理和分配資金,各方尚未達成共識。
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會議本月上旬在泰國首都曼谷結束。會議在技術層面取得一定進展,但與會方在關鍵問題上仍有較大分歧。美聯社報道,發達國家同意按照各自的標準減排,但科學家認為這些減排幅度尚不足以逆轉全球變暖勢頭。
“富國們只有勇于承諾用‘碳中和’以外的方式在2020年至少減排40%,同時承諾提供至少2000億美元資金,才能打破當前僵局,”環保人士拉赫曼說。
哥本哈根會議前最后一輪正式磋商即聯合國今年第五次氣候變化談判會議將于11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 |
|